清末属于非要用马车去跟汽车比飙车。可能刚开始还能比比,汽车完善了马车就凉了。
首先是生产力完全跟不上。日本政府财政收入跟清朝接近,其中土地税占75%,但是日本人口只有清朝的十分之一,土地税收入却跟清朝一样,也就是日本土地税人均十倍与清朝,但是日本农民生活却远好于清朝农民。
其次近代化财政水平完全吊打。整个甲午,日本准备了2.5亿日元的战争预算,做了甲乙丙三套(半年1亿,一年1亿,1年半1.5亿)预算方案。可以说甲午完全按照日本的预算打的。最终甲午日本花费2亿日元。最可怕的是这些钱都是日本从本土筹集的(对内发行公债一次性筹集了1个亿日元),没有借一分钱外债。反观清,甲午期间才凑出8400万日元(6009万两),其中一半是借外债来的,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被吊打了。
最后是战争准备。甲午爆发日本迅速扩军40%(16个陆军联队扩充到28个,同时新建21个炮兵,骑兵,辎重联队)也就是说,日本在战前至少囤积了一倍与当前陆军装备的库存。再看清~~~~~~去朝鲜的部队武器都是其他部队移交凑出来的。
数字上看不太直观。总结一下,甲午战争仅仅日本陆军消耗的军费就相当于清军全军花费。考虑到兵力差距,一个日军的弹药储备大概是清军的10-15倍,枪支储备是清军的6倍,火炮是清军的4倍(质量完全吊打,平壤战役,清军只有35门炮其中16门75MM炮,日军有58门75MM炮),伙食水平是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