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Monika会变得这么受欢迎,但也挺合理毕竟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游戏的主角。她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对立角色(antagonist), 我会叫她对立角色因为在典型叙事中她就是这样一个定位。(注:对立角色(antagonist)和反派(villain)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泛指在剧情中与主角对立,使剧情产生戏剧性冲突的角色,而后者指邪恶的角色)
Monika,很明显,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个游戏,一个为玩家娱乐而准备的游戏。而Monika的错误就在于她认为你和她对这个游戏的看法是相同的,这只不过是一个愚蠢的游戏,其中的角色也是不重要的。她尝试去得到你并希望得到一些共识。但是很可能在这个时候你会更加的关心其他的角色,所以讽刺的事就发生了,你和莫相当于互换了位置。之后Monika就开始删角色并把你困在一个教室里。
三周目的Monika我一开始是想将她作为游戏的最终boss,她的对话被设计成心理上令人不安的,使其成为游戏的心理大boss。直到你把她删了然后继续游戏。但我发布游戏之后却惊讶的发现竟然有很多人不想删她然后和她永远呆在一起?!(观众哄笑)所以我想他们是得到了自己的结局(再次哄笑)可能对他们是件好事吧。我一开始有点不敢相信,但我后来投降了并加了几句比较温和的对话比如说和Monika在雨中相拥而抱。你知道,为了安抚那些可怜的灵魂。(哄笑并鼓掌)
但除此之外Monika是有机会成为游戏中定位变化最大的角色的,因为她打破了自己的角色属性有了细微的差别。你意识到了可怕的事情正发生在她身上,她做了她做的事情作为对那些可怕事情的反应。在三周目结尾她展现出后悔的情绪是因为她应该爱你但却毁坏了你的游戏体验(所以不要再说三周目结尾她是为了杀死她朋友而感到自责了,别误会我其实是莫厨,但我认为如果“她们都是假的”这一个观点只不过是莫的借口而非真实想法的话我不太会原谅她),所以最后她恢复了游戏。

Monika,很明显,她知道这一切都是个游戏,一个为玩家娱乐而准备的游戏。而Monika的错误就在于她认为你和她对这个游戏的看法是相同的,这只不过是一个愚蠢的游戏,其中的角色也是不重要的。她尝试去得到你并希望得到一些共识。但是很可能在这个时候你会更加的关心其他的角色,所以讽刺的事就发生了,你和莫相当于互换了位置。之后Monika就开始删角色并把你困在一个教室里。
三周目的Monika我一开始是想将她作为游戏的最终boss,她的对话被设计成心理上令人不安的,使其成为游戏的心理大boss。直到你把她删了然后继续游戏。但我发布游戏之后却惊讶的发现竟然有很多人不想删她然后和她永远呆在一起?!(观众哄笑)所以我想他们是得到了自己的结局(再次哄笑)可能对他们是件好事吧。我一开始有点不敢相信,但我后来投降了并加了几句比较温和的对话比如说和Monika在雨中相拥而抱。你知道,为了安抚那些可怜的灵魂。(哄笑并鼓掌)
但除此之外Monika是有机会成为游戏中定位变化最大的角色的,因为她打破了自己的角色属性有了细微的差别。你意识到了可怕的事情正发生在她身上,她做了她做的事情作为对那些可怕事情的反应。在三周目结尾她展现出后悔的情绪是因为她应该爱你但却毁坏了你的游戏体验(所以不要再说三周目结尾她是为了杀死她朋友而感到自责了,别误会我其实是莫厨,但我认为如果“她们都是假的”这一个观点只不过是莫的借口而非真实想法的话我不太会原谅她),所以最后她恢复了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