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到刘邦,都说刘邦杀功臣
其实整个汉初、刘邦真的没杀多少功臣,100多名功臣就杀了个位数
至于为啥刘邦会给人留下杀功臣的印象,主要也是因为韩信
但人家刘邦对韩信真的够好了。可以说找遍古今中外都找不到像刘邦这么好的老板了。
你韩信一文不名,又没有背景,投奔刘邦,刘邦就因为萧何就给了你大将军,这个恩情大了去了。
定三秦和彭城一系列历史上都是刘邦自己指挥的(暗度陈仓是元代戏曲编的)韩信立功是从灭魏开始。而灭亡魏赵,兵和将都是刘邦的。甚至刘邦还让自己的老大哥,河北一哥张耳做你副将。因为有张耳,整个河北战场对韩信都是单向透明的。灭齐的将领是刘邦的,军队骨干是刘邦的,兵源是赵王张耳征集的。甚至刘邦还派了从没有隶属过韩信的周勃军来接受韩信指挥,攻齐刘邦是下了大本钱的。
而且从刘邦和张良对话中,他们一开始就是准备让你做诸侯的。要知道其他王都是有地盘有队伍或者有历史传承的,属于带资进组,唯独韩信是刘邦一手破格提拔上来的,刘邦不可谓不厚道。
结果郦食其事件就不提了。逼封假齐王事件就有点过分了,属于要挟老板,用老板的资金和员工要挟老板让你做合伙人。刘邦不爽是正常的。但是这样刘邦还是封了你做真齐王。你要是真的有点良心或者有点逼数,至少派兵支援刘邦,你呢继续摸鱼,放刘邦鸽子、刘邦能不气嘛,你这就是白眼狼行为。
至于后来打完项羽夺走韩信帅印,说真的仗打完了,联军就要解散了,把你这个主帅职位拿走太正常。
然后就是齐王改封楚王,不但给韩信加了封地,还把他封到家乡,让他衣锦还乡。除非韩信一直就打算依靠齐地造反,否则理论上还有什么不满的。
然后韩信怎么办的,窝藏钟离昧、这个行为说真的已经接近造反了。
就这样,刘邦也只是把他从王降到侯,很厚道了。然后他各种不配合,刘邦也没有为难他。
最后韩信谋反有争议,如果是真的,那他真是猪狗不如了。如果是栽赃,其实真迫切想杀他的不是刘邦是吕后。刘邦活着,韩信翻不出他手掌心,刘邦完全可以等自己快咽气了再下诏杀韩信。但吕后角度不同,她知道自己和刘盈控制不住韩信,所以倾向趁老公健康时除掉这个潜在威胁。
其实整个汉初、刘邦真的没杀多少功臣,100多名功臣就杀了个位数
至于为啥刘邦会给人留下杀功臣的印象,主要也是因为韩信
但人家刘邦对韩信真的够好了。可以说找遍古今中外都找不到像刘邦这么好的老板了。
你韩信一文不名,又没有背景,投奔刘邦,刘邦就因为萧何就给了你大将军,这个恩情大了去了。
定三秦和彭城一系列历史上都是刘邦自己指挥的(暗度陈仓是元代戏曲编的)韩信立功是从灭魏开始。而灭亡魏赵,兵和将都是刘邦的。甚至刘邦还让自己的老大哥,河北一哥张耳做你副将。因为有张耳,整个河北战场对韩信都是单向透明的。灭齐的将领是刘邦的,军队骨干是刘邦的,兵源是赵王张耳征集的。甚至刘邦还派了从没有隶属过韩信的周勃军来接受韩信指挥,攻齐刘邦是下了大本钱的。
而且从刘邦和张良对话中,他们一开始就是准备让你做诸侯的。要知道其他王都是有地盘有队伍或者有历史传承的,属于带资进组,唯独韩信是刘邦一手破格提拔上来的,刘邦不可谓不厚道。
结果郦食其事件就不提了。逼封假齐王事件就有点过分了,属于要挟老板,用老板的资金和员工要挟老板让你做合伙人。刘邦不爽是正常的。但是这样刘邦还是封了你做真齐王。你要是真的有点良心或者有点逼数,至少派兵支援刘邦,你呢继续摸鱼,放刘邦鸽子、刘邦能不气嘛,你这就是白眼狼行为。
至于后来打完项羽夺走韩信帅印,说真的仗打完了,联军就要解散了,把你这个主帅职位拿走太正常。
然后就是齐王改封楚王,不但给韩信加了封地,还把他封到家乡,让他衣锦还乡。除非韩信一直就打算依靠齐地造反,否则理论上还有什么不满的。
然后韩信怎么办的,窝藏钟离昧、这个行为说真的已经接近造反了。
就这样,刘邦也只是把他从王降到侯,很厚道了。然后他各种不配合,刘邦也没有为难他。
最后韩信谋反有争议,如果是真的,那他真是猪狗不如了。如果是栽赃,其实真迫切想杀他的不是刘邦是吕后。刘邦活着,韩信翻不出他手掌心,刘邦完全可以等自己快咽气了再下诏杀韩信。但吕后角度不同,她知道自己和刘盈控制不住韩信,所以倾向趁老公健康时除掉这个潜在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