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吧 关注:39,626贴子:148,895
  • 4回复贴,共1

刚开始学针灸,问题太多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人体处于极度虚弱、元气不够时不下针,原因是什么呢?
刺激穴位,以外部力量来调动人体的对应自愈能力,人体虚弱时应该温和的恢复,而不是快速调用本不多的气力吗?
2.艾灸,针力不及之处。这又改如何理解,在日常场景中有没有大类可以分门别类的概括下?
3.艾灸的计量单位:壮,用手拿一撮,放到手掌心,双手搓艾草,成两头尖的棍状,从中间分开,左右各为一壮。
为什么要这么计量?有什么讲究么?还是说大道至简,自然界来的东西都有本身的调节能力,像实验室一样精确反而让人无法走出第一步?
有一起学习交流的吗?


IP属地:四川1楼2023-05-08 21:52回复
    把所有的先过一遍,是过一遍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5-09 19:47
    收起回复
      2025-07-30 07:44: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气虚者针不如灸。针是导,灸是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5-09 21:53
      回复
        1.人体虚弱气血优先照顾脏器,其次是大脑,最后才是四肢,这也是人体被冻后手脚先冷,然后大脑缺氧有昏睡现象,最后冻到脏器人就死了。同理人体虚弱时,气血都在脏器里代谢,你此时下针,就是把脏器的气血拿出来用在别处,你觉得此时你能好吗?
        2.中医治病方法很多,在黄帝内经“血气形志篇”有讲到,形体舒适但精神苦闷的人,疾病在经脉,治疗用灸刺,形体舒适精神也愉悦,病在肌肉,治疗用针刺或砭石,形体疲劳,但精神愉悦,病在筋,治疗是用热熨导引,形体疲劳精神苦闷病在咽喉部,治疗用药物,多次受到惊吓经络因气血紊乱而运营不畅,常出现肌肉皮肤麻木不仁,治疗用按摩和药酒。总结,针,灸,导引,药物,按摩,药酒6种方法。除此之外,根据所处地理环境不同,黄帝内经,异法方宜篇,有详解,东方靠海多食鱼,鱼属火,多食盐,咸味走血当地人大多皮肤黝黑肌肤粗疏宜患痈疡一类病,治疗用砭石刺法,砭石治病来自东方。西方多山金玉丰富,气候如秋有肃杀收敛特点,当地人性刚烈,穿皮毛睡草席吃鲜美食物因而多肥胖,由于吃的好穿的好,病多发内伤,适用药物治疗,药物源自西方。北方有冬季闭藏之气特点,地势较高,当地风寒凛冽,当地人喜欢游牧食用牛羊乳汁,在内脏受寒气时,容易换涨满病(所以肠胃有寒的人,喝牛奶就胃胀.但当地人多是用奶茶,咸的那种,不是南方那种,就不会出现胃胀现象,所以除了西北方的人,其他地方就不适合喝牛奶就好比让南方人吃羊肉,你看看上不上火),这类病用艾火炙烤,艾火炙烤来自北方。南方万物茂盛地势低常有雾露聚集,当地人喜欢吃酸味和腐熟食物,因此皮肤紧密而发红,宜的筋脉拘急肢体麻木的病,用微针针刺,九针治病来源于南方。中央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生活安逸,易患痿病,厥逆,寒热病,适用按摩导引治疗,按摩导引来源中央地区。由于西方是用药,其他方法费时费力,很多方法都已经被淘汰,目前只有针灸和药物留下来作为治疗方法。而药物更偏重针灸不能触及的内里。也可以理解为针,灸从外治,药物从里治。针灸是两个方法,九针和艾灸,九针是通过调节体内压力来平衡气血,艾灸是通过热去寒的方式治疗疾病。老师说过癌症都是阴实的寒症,所以使用艾灸,有奇效,这个我在现实中就遇到过,当然不是我治的。我只是中医爱好者
        3.古代没有现代的各种剂量方式,只是为了方便,易用。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现代西方科学的精准度来治病,但病人如果是急症,痛症,做医生的你难道还在称量艾绒吗?所以现代西方的科学方法是完善中医不足的,做辅助用的,而不是主导。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5-25 1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