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逛贴吧的时候,琳琅满目的是各种推销广告,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大学生入学的时候,总有一些思想超前、晓得自食其力的伙计们搞创收,可现在好像嗑P的居多啊,所以这次来发点儿不一样的东西——这是前提
刚进入职大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我怎么就考到了一个专科学校,别人提起来大学几年级的时候,我感觉那应该是本科以上才算是大学吧?满脑子都是专科,就只能称为专一、专二、专三,落差感真的很大,毕竟当初的帝高(某个师市的重点高中,现在也不得行了)毕业生,还是有着一丝丝自己的傲气,我用了很久的时间,差不多一年半吧,才适应了我是一个专科生的身份,也认清了现实。
新生报到的第一天,记得很清楚,综合楼东侧支了一堆堆的帐篷,一个个牛气上天的“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学校和自己的“产业”——电话卡(号称可以当饭卡使用),私人被子(比学校招标的便宜不知道多少,质量也就差强人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个学生会主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人带路,你可能需要自己背着一个馕(新疆特产),走一天,才能把学校逛完”。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我们宿舍楼在整个校区最东侧,过去的路上学校基本也就看完了。
夜幕降临,一个班的学生坐在一起开班会,第一次见到班主任,第一次见到代班(新物种,专二学生而已),还有一个专三的学生,记不清是什么名头,总而言之一副流里流气的模样。
班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大概事宜,具体是哪些没记住,但我听到了终点,专科三年,弹指一挥间,可能但觉上一秒还是萌新,下一秒就变成老鸟,要飞出去了;专科也是可以升本科的,继续考试,本专业排名前五就行。那时候我豪情万丈,那我就继续升本科!
待班主任走了以后,专三学生告诉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学生会主席,你们以后都听我的,有啥事儿我也能罩住你们,但是!别叫我什么学长,烦得很,刚才那个代班怎么叫我的,你们都知道吧?”猜猜我们这群萌新怎么称呼他?“*总!”,姓后面加个总,感觉就很高大上,地痞气息十足。
后来的生活稀松平常,学院的学生会招新,不想去,社团招新,也不想去,因为我们专业课老师很严谨,传说加入学生会基本都会挂科(因为学生会纯属混子,地痞味十足,具体情况后面再讲),社团也没什么实质性用处,不过是表面功夫,围棋社、书法社、街舞社、轮滑社、航模社,基本没有经费,社团活动也大多是三三两两的人玩儿一会儿,也就回宿舍打游戏了。
专科三年,除了周末没有晚自习,貌似顿顿都有晚自习,所以我除了跟着义工联盟去干点儿活,赚些义工积分(苦力),顺便加了某个**(也是一个团体,提出来就有人认出我了),其余的课外事项一概不参与。
那时候选的专业也不错,有种重返高三的感觉,做不完的作业,画不完的图,根本没有谣传的大学生活那样“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我就总结出来了,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胜高考。好在那时候学习成绩还不差,高数劲儿使劲大了,考了98分(刚才找了一下职大的教务管理系统,发现访问不了,有点儿遗憾,还想截个图呢)……这也是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
大二那年吧,同学们渐渐一个二个开始搞起自己的副业了,宅在宿舍打游戏的,疯狂找女朋友磕P的,聊S的(更有甚者,某个同院儿不同专业的姑娘,一个人吊着我们班三四个小伙聊S,他们互相还不知道),和辅导员保持***,还有木讷,除了学习就是休闲的,各种校园生活淋漓尽致,总而言之,只要你能保持初心,不要乱搞,守好自己的钱包,别被人洗脑疯狂买买买(千万别接触校园贷款,尤其是分期乐!),职大的老师们还是很nice的,为你操心找工作,帮你毕业!
大三的时候吧,同学们大多都在实习了,我和几个同专业的同学们,留在学校,一遍操持着同学们的实习、毕业事宜,一边醉心于我们专升本考试。
后续待更新……
刚进入职大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我怎么就考到了一个专科学校,别人提起来大学几年级的时候,我感觉那应该是本科以上才算是大学吧?满脑子都是专科,就只能称为专一、专二、专三,落差感真的很大,毕竟当初的帝高(某个师市的重点高中,现在也不得行了)毕业生,还是有着一丝丝自己的傲气,我用了很久的时间,差不多一年半吧,才适应了我是一个专科生的身份,也认清了现实。
新生报到的第一天,记得很清楚,综合楼东侧支了一堆堆的帐篷,一个个牛气上天的“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学校和自己的“产业”——电话卡(号称可以当饭卡使用),私人被子(比学校招标的便宜不知道多少,质量也就差强人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某个学生会主席,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人带路,你可能需要自己背着一个馕(新疆特产),走一天,才能把学校逛完”。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因为我们宿舍楼在整个校区最东侧,过去的路上学校基本也就看完了。
夜幕降临,一个班的学生坐在一起开班会,第一次见到班主任,第一次见到代班(新物种,专二学生而已),还有一个专三的学生,记不清是什么名头,总而言之一副流里流气的模样。
班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大概事宜,具体是哪些没记住,但我听到了终点,专科三年,弹指一挥间,可能但觉上一秒还是萌新,下一秒就变成老鸟,要飞出去了;专科也是可以升本科的,继续考试,本专业排名前五就行。那时候我豪情万丈,那我就继续升本科!
待班主任走了以后,专三学生告诉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是学生会主席,你们以后都听我的,有啥事儿我也能罩住你们,但是!别叫我什么学长,烦得很,刚才那个代班怎么叫我的,你们都知道吧?”猜猜我们这群萌新怎么称呼他?“*总!”,姓后面加个总,感觉就很高大上,地痞气息十足。
后来的生活稀松平常,学院的学生会招新,不想去,社团招新,也不想去,因为我们专业课老师很严谨,传说加入学生会基本都会挂科(因为学生会纯属混子,地痞味十足,具体情况后面再讲),社团也没什么实质性用处,不过是表面功夫,围棋社、书法社、街舞社、轮滑社、航模社,基本没有经费,社团活动也大多是三三两两的人玩儿一会儿,也就回宿舍打游戏了。
专科三年,除了周末没有晚自习,貌似顿顿都有晚自习,所以我除了跟着义工联盟去干点儿活,赚些义工积分(苦力),顺便加了某个**(也是一个团体,提出来就有人认出我了),其余的课外事项一概不参与。
那时候选的专业也不错,有种重返高三的感觉,做不完的作业,画不完的图,根本没有谣传的大学生活那样“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我就总结出来了,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胜高考。好在那时候学习成绩还不差,高数劲儿使劲大了,考了98分(刚才找了一下职大的教务管理系统,发现访问不了,有点儿遗憾,还想截个图呢)……这也是我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
大二那年吧,同学们渐渐一个二个开始搞起自己的副业了,宅在宿舍打游戏的,疯狂找女朋友磕P的,聊S的(更有甚者,某个同院儿不同专业的姑娘,一个人吊着我们班三四个小伙聊S,他们互相还不知道),和辅导员保持***,还有木讷,除了学习就是休闲的,各种校园生活淋漓尽致,总而言之,只要你能保持初心,不要乱搞,守好自己的钱包,别被人洗脑疯狂买买买(千万别接触校园贷款,尤其是分期乐!),职大的老师们还是很nice的,为你操心找工作,帮你毕业!
大三的时候吧,同学们大多都在实习了,我和几个同专业的同学们,留在学校,一遍操持着同学们的实习、毕业事宜,一边醉心于我们专升本考试。
后续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