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量受制于换乘系数不确定,受制于分流灌流的不好说,估计的误差范围较大。
相较而言,进站量基本取决于覆盖人口密度,也就是百度热力图。
从19年春天126公里到今年277公里,新增5 6 9 14四条完整线路,151公里,热力图红区约40公里。选取19和23周五进站量,由图可知,进站量从206万,上升到263万,增加263-206=57万。
而从277到422公里,新增145公里,热力图红区在38公里左右,和56914相当,进站量增加50-55万是比较合理的。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印证米宗他们之前的估计(50万),至于某人所说145公里的进站量只能增加30万,基本可以确定属于无稽之谈。
为什么19年和23年的参考数据错开了2个月?主要是进站量数据不是一直有的,好不容易翻到了这两个。而19年周五290万客运量,23年周五405万客运量也比较具有代表性。
至于有人说越到后期,增加相同公里带来客运量增加越来越少,首先西安还远没到后期,三期才完成骨干线路,其次,8号线是公认的未来客流前二,145公里进站增量从57万大幅缩减并不符合常理。
各位吧友看看用这样的对比估计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较而言,进站量基本取决于覆盖人口密度,也就是百度热力图。
从19年春天126公里到今年277公里,新增5 6 9 14四条完整线路,151公里,热力图红区约40公里。选取19和23周五进站量,由图可知,进站量从206万,上升到263万,增加263-206=57万。
而从277到422公里,新增145公里,热力图红区在38公里左右,和56914相当,进站量增加50-55万是比较合理的。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印证米宗他们之前的估计(50万),至于某人所说145公里的进站量只能增加30万,基本可以确定属于无稽之谈。
为什么19年和23年的参考数据错开了2个月?主要是进站量数据不是一直有的,好不容易翻到了这两个。而19年周五290万客运量,23年周五405万客运量也比较具有代表性。
至于有人说越到后期,增加相同公里带来客运量增加越来越少,首先西安还远没到后期,三期才完成骨干线路,其次,8号线是公认的未来客流前二,145公里进站增量从57万大幅缩减并不符合常理。
各位吧友看看用这样的对比估计法,有没有一定的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