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吧 关注:84,510贴子:1,768,782

江中专业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贴主要介绍江中开设的专业详情,信息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官网https://zsxxw.jxutcm.edu.cn/sy.htm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在官网内查看更多信息喵!
吧里老鼠鼠可以在每个专业介绍的楼层中给自己专业打分喵
5分:神中神,江中第一捏
4分:一流专业喵,就是好
3分:最喜欢的专业!
2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对它的喜爱
1分:不选这个专业的有难了


IP属地:广东1楼2023-06-23 11:36回复
    首先是临床学院喵


    IP属地:广东2楼2023-06-23 11:37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专业名称:中西医临床医学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熟悉中医经典理论,具备以中医思维为核心的中西医临床诊疗能力,能在医药卫生行业和健康服务产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卫生行政事业管理、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工作,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中、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中、西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的训练,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西医学和中西医临床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中西医临床的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疗技术;
      3.掌握全科医学思想,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预防医学知识和常见传染病防治原则;
      4.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
      6.熟悉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含旴江医学理论和热敏灸理论等;
      7.了解中西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诊疗和对危急重症进行诊断和救治的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患者和公众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诊断学基础、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拥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被列为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双语课程各1门、省一流课程2门。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业教师 44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百余项。
      本专业以培养高素质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为根本目标,注重中医经典(含旴江医学、热敏灸理论等)学习,同时加强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融会贯通;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注重学生临床能力,加强学生医学实践,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将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与临床实践有效融通,实现中西医结合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培养过程,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强化医、教、研三者协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预防保健、中西医教学科研、管理和对外交流等工作。


      IP属地:广东3楼2023-06-23 11:37
      回复
        2、医学检验技术
        专业名称:医学检验技术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热爱中医药文化,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概要、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有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备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科学研究的临床检验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
        实守信,忠于人民,自觉践行“双惟精神”,志愿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而奋斗。
        2.热爱医学检验事业,积极运用检验理论、检测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为祖国医学检
        验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奋斗。
        3.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基础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4.掌握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具有医学检验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
        5.熟悉各种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和检测方法与结果的临床应用。
        6.掌握常见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与评价,具有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7.具备与临床科室、受检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和调动其合作的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思维能力,具有医学英语、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9.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10.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以及创新实验和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核心课程: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医学概要等。
        专业特色:采取办学模式“系科合一”,教学资源丰富,实习基地实力雄厚,依托学校附属医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医学检验技能操作见习、实训,积极探索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积累与能力创新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临床基本功过硬、实验技能熟练的医学生。
        2021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现已招收学生189人。本专业师资队伍中拥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53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2人,其中5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9.5%。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55篇,其中SCI 7篇,EI 4篇,在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及其它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4项。主编论著2部(荣获华东科技图书二等奖一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论著及教材5部,申请发明专利1项。近年来,在省级医学检验技能竞赛中,先后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拥有学校与省内外的综合性医院教学实习基地105家(附属医院12家,教学医院30家,实习医院58家、社区医院5家),其中三甲医院44家,西医类医院50家,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广州、上海等省市,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医学检验理论和先进检验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体检中心、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关检验检疫、食品药品检测院、医疗器械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实验室研究、教育教学和医学检验设备试剂生产、研发、销售工作。


        IP属地:广东4楼2023-06-23 11:38
        回复
          3、
          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名称:中医骨伤科学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中医骨伤科学相关知识,满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求的各项标准,熟练掌握中医骨伤特色诊疗手段,具有独立诊治常见骨伤疾病的能力,熟悉现代骨科各项基本手术操作,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骨伤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科研等工作的中医骨伤人才。
          (1)知识
          1.中医药学与专业知识:系统掌握中医药学经典知识、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特色正骨、筋伤、骨病、创伤急救相关理论;熟悉人体解剖、骨伤科手术学、生物力学相关知识。了解骨伤科学的学术发展动态。本科毕业时达到通过中医执业医师的知识水平;
          2.人文社科: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优良的道德情操,明礼诚信、尊师重道、关爱患者、尊重和珍爱生命,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知识、医患沟通知识,熟悉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
          3.自然科学: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和分辩真伪的知识储备。
          (2)能力
          1.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全面的中医临床综合诊治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理论思维、临床辨证思维和分析能力,能独立处理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有处理急、危、重病症的能力。能够使用药物、手法、针刀、手术等方法治疗筋伤病、骨折、关节脱位和骨病等本学科领域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辅助处理骨伤科急、重病证的综合能力。初步具备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能力。毕业时达到相当于中医骨伤住院医师医疗水平;
          2.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熟练运用线上线下多种途径查阅资料,自我监督学习过程和检查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具备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敢于发现现有医学知识和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医学古代语言,能够熟练阅读中医古典医籍。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具备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文献检索与科研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古典医籍、临床各家学术思想及专业文献的研读能力和综述能力。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掌握相关领域科技研究发展动态的能力和结合临床实际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能力;
          6.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敢于沟通、勤于沟通、善于沟通;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与集体主义思想,在团队协作中敢于奉献、敢于担当,时刻保持谦虚包容的心态。
          (3)素质
          1.具有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高的医学临床水准,有意愿、有能力服务于社会;
          2.具有较强的批判思维、严谨的科学思维、开拓的科研创新精神;
          3.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健康的情绪、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
          4.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素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5.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能够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各项劳动实践,并从中汲取力量。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骨伤科手术学等。
          专业特色:
          (1)历史悠久本专业传承自以危亦林为代表的盱江医学骨伤流派,办学历史悠久。1986年我校在全国率先成立骨伤实验班,1987年成立针灸骨伤系,并首批获批中医骨伤专业招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2020年我校中医骨伤传承创新团队荣获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2)师资雄厚骨伤团队于2020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目前拥有临床教师81人,名医工作室2个,拥有国家名老中医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人,江西省国医名师1人,江西省名中医6人,拥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3人。
          (3)教学基地完善
          临床教学基地:学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资源丰富,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7人次、江西省名中医56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国家中医区域治疗中心2个、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3个。
          专科教学基地:附属医院为江西省骨科医院,拥有骨伤专科10个,病床400张,是江西省中医骨伤医疗中心,江西省膝痹病治疗中心,江西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临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联盟单位,为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等7个学会挂靠单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运动康复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诊疗、骨科手术、创伤急救、中医正骨、推拿治疗、中医骨科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IP属地:广东5楼2023-06-23 11:38
          回复
            接下来是中医学院的专业捏


            IP属地:广东6楼2023-06-23 11:39
            回复
              1、中医学
              专业名称:中医学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胜任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系统掌握扎实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专业实践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相关工作的中医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诊疗技能,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治法、方药和诊疗技能,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对常见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熟悉中医经典理论;
              2.掌握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备中医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具备熟练阅读古典医籍和查阅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5.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和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6.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7.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主干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
              专业特色:我校中医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开创了书院式教育模式,不但注重中医思维的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的训练,也着力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中医文化的熏陶和学生发展潜力的塑造。开办中医摇篮班、中医科研实践班并开展师承教育,全方位地为学生早临床、早实践奠定基础。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诊疗、预防保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IP属地:广东7楼2023-06-23 11:39
              收起回复
                2、中医养生学
                专业名称:中医养生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中医学和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既有较强的中医临床诊疗能力,又有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院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健康养老、医养结合、健康管理、健康传播、教学科研等工作。培养有志于建设“健康中国”,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全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和中医养生学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医诊疗、养生保健、营养调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1.掌握中医学和中医养生学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运用中医养生及中医临床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大众养生指导和个体化养生方案制定,具有推广普及中医养生文化、传播大众健康知识、专病专养的能力,能够从事临床医疗、养生保健、营养调理、药膳食疗、健康咨询等工作;
                4.具备主动获取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科技发展动态的能力和从事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医养生学
                核心课程:方剂学、中药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方法技术、中医食疗学、养生各家学说、中医健康管理等。
                专业特色:中医养生学是基于中医理论,综合运用中医临床、中医养生、中医体质学说等理论和方法,全面促进人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本专业通过强化中医人文素质培养,加强中医经典研读,加强中医思维训练,加强养生实践能力,培养既有扎实养生学功底,又有较强临床能力的复合型中医药养生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养生企业、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咨询、中医养生科学研究和健康养生保健产品生产、研发、销售等工作。


                IP属地:广东8楼2023-06-23 11:4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3、预防医学
                  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5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检疫、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能够开展相关科研、教学、公共卫生实践并具有中医药运用能力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卫生检测技术、疾病控制与监督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卫生防疫、疾病监测,制定防治措施控制人群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指导人群保健,实施卫生监督和执法等能力;同时具有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药学等的基本理论和卫生检测及疾病控制与监督工作的基本能力;
                  2.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检测和监督;
                  3.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
                  4.制订预防疫病和增进人群健康的措施与计划;
                  5.运用中医药知识技能进行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控;
                  6.具有识别、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社会医学、妇幼保健学、健康教育学和中医疫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等。
                  专业特色: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指导思想,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疾病为目的的一门科学。本专业在此基础上增设了中医学基本知识、中医疫病学和治未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实现中西医在疾病预防方面的优势互补。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健康服务行业的生产、建设、管理、科研和服务一线,培养能掌握预防医学职业岗位(群)所需的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具备疾病预防控制、食品药品卫生监督、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研究等工作。


                  IP属地:广东9楼2023-06-23 11:40
                  收起回复
                    然后是针灸推拿学院喵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6-23 11:40
                    回复
                      1、针灸推拿学
                      专业名称:针灸推拿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5年制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针灸推拿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热敏灸特色技术,具备应用针灸推拿技术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诊疗的能力,能从事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及相关社会工作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完成针灸推拿临床技能的专业训练,具备运用针灸推拿技术进行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方面的素质和基本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基本知识;
                      2.掌握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针灸推拿学术思想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3.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 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针灸推拿专业诊疗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临床治疗技能治疗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5.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知识,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医学知识、药理知识和临床治疗技能治疗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
                      6.熟悉必要的心理学与医学伦理学知识,了解减缓病痛、改善病情和残障、 心身康复及生命关怀的有关知识;
                      7.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8.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9.尊重患者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差异,保护患者的隐私,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在保持针灸推拿专业原有特色与优势的同时,以江西热敏灸医院、南方灸疗研究中心为依托,融合针灸推拿、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专业特色,形成了医、教、研为一体的教学科研平台。以具有鲜明中医针灸特色,在全国形成“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格局的热敏灸技术为依托,构建了热敏灸特色课程体系。依托2个国家级、3个省级科研教学平台优势,建立了“科研平台-技术成果-教育教学”联动机制,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以江西热敏灸医院为核心,拓宽了学生实践基地,目前辐射省内48家,省外3家,海外4家分院。以热敏技术推广为抓手,建立了海外热敏灸中心,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拓展中医药国际合作,向世界展示热敏灸这张闪亮名片,热敏灸研究现在已经进入标准化、现代化、产品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对本专业特色的构建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举措,已形成了专业技能熟练,特色优势鲜明,继承创新意识强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诊疗、针灸推拿治疗、预防保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


                      IP属地:广东11楼2023-06-23 11:41
                      回复
                        2、康复治疗学
                        专业名称:康复治疗学
                        报考科类:理工
                        修业年限:4年制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通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扎实的康复知识与实践技能、一定的中西医结合的技术优势、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等能力,使之成为能胜任康复评定与治疗、康复教育与研究、运动与健康指导、伤残预防与机能维持、康复设备研发与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康复治疗、中西医学与相关学科知识,接受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技能训练,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素质与能力: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协作、百折不弃的良好品格与医学人道主义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与身体素质;
                        2.立志康复事业,以维护健康、防治伤残、消除病痛为己任;以促进病伤残者的功能恢复、回归家庭、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为职业追求;
                        3.熟悉中医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掌握现代康复治疗与医学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4.采集信息资料、分析结果、做出判断、制定康复计划、合理使用治疗技术与设备的能力,有执行、总结与调整康复计划的能力;
                        5.在工作中通过有效的沟通,取得信任、交流经验、解决分歧、协调合作并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6.传播康复知识,并通过指导科学运动,促进健康与维持机能的能力;
                        7.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一定的科研与写作能力;
                        8.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与科学态度,一定的职业前瞻意识和创新创业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对未来科技与康复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主干学科: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中西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整脊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认知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江西中医药大学医、理、文、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平台,在凸显国家级康复重点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院针灸推拿学的学科优势及热敏灸原创技术的技术优势,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多学科交叉,在教学实践中注重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针灸、推拿、运动训练、心理治疗、音乐治疗等多种治疗技术的融合,有助于学生以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融合的应用能力,认识伤残,解决康复与健康问题,成为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熟练、专业视野宽阔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康养机构、康复设备生产与贸易企业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康复教育教学、康复设备研发与销售等工作。


                        IP属地:广东12楼2023-06-23 11:41
                        回复
                          3、中医康复学
                          专业名称:中医康复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5年制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中医康复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兼具现代医学与康复医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与康复诊疗能力,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能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等从事中医康复工作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基本知识,完成中医康复临床技能专业训练,具备运用中医康复技术进行预防、保健、诊疗、康复等方面的素质和基本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具有运用中医理论和康复技能全面、系统、正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具有运用中医及中医康复理论和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和康复的能力。
                          (3)具有运用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具有运用临床医学及现代康复医学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能力。
                          (4)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及康复等方面知识宣传教育的能力。
                          (5)具有阅读中医药古典医籍以及搜集、整理、分析临床医案和医学相关文献的能力。
                          (6)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利用图书资料和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新知识及研究医学问题。
                          (7)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主干学科:中医学、中医康复学
                          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等。
                          专业特色:我校中医康复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该专业中、西医学的教育教学实力雄厚,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相结合,专业特色鲜明。该专业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主要临床教学基地,可以为学生培养创造良好的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教学条件。该专业注重学生守正创新能力的培养,着重中医学及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力求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康复、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养老等多领域相关工作能力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中医类医师资格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机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康复治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IP属地:广东13楼2023-06-23 11:42
                          回复
                            下面是护理学院喵🦊


                            IP属地:广东14楼2023-06-23 11: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护理学
                              专业名称:护理学
                              报考科类:文理兼收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护理学、基础医学、中医学和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及护理原则;
                              5.具备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能力;
                              6.具备初步配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7.具有与护理对象和相关专业人员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8.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知识;
                              9.熟悉不同人群卫生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10.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1.了解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12.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
                              13.具有创新思维及评判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理念;
                              14.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15.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16.具有尊重他人、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
                              17.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具有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人体形态学、生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医护理学基础等。
                              专业特色:依托学校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专业优势,在培养学生具备现代护理能力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的中医护理能力,使学生成为能从事中、西医临床护理、家庭社区护理和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复合人才。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预防保健机构等单位,从事中西医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护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90%以上的毕业生签约“三甲”医院。


                              IP属地:广东15楼2023-06-23 1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