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章,臣子怎样才能变成大器?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恒德乃足,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故大制无割。
译文:
明白刚强处事的利弊,却保持柔弱的态度,做天下的小溪,收纳天下的好品质。收纳天下的好品质,常规的品德就不离开自己,让自己的品行如婴儿那样纯真。
深知事物的利益所在,保持吃亏精神,成为天下人的模式。成为天下人的模式,保持常规的品德不出错,原则性的品德才更加稳固,自己的品行就回归到众人能感知的最高处。
深知荣耀的可贵,甘愿默默无闻,为天下人的山谷,容纳百物。能容纳百物,常规性的品德就十分稳固。常规品行十分稳固,自己的修为就到了朴的地步。
淳朴的修为发扬光大,就成为可以造福民生的大器,受到圣人的使用,就成为管理一方的首领。
所以,制作大的人才,这几条不能分开。
分析:
1,本章讲修成大器的三个步骤:常德不离身→常德不出错→常德很深厚。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不会犯“以身轻天下”的荒谬错误。
2,大制的意思,就是大的制作,制作大的人才。
制作大器,都是一步步来完成,不能少任何一个环节,所以叫大制无割。
3,一个大器,不尽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德行方面,要达到“朴”的地步。如果德行不够,才能越大,祸害越大。
4,无极:往上再没有极点了。一个人的品行,达到了无极的地步,众人一眼就能看到他品德的高尚。
5,一个人的品德,达到朴的地步,就没有了华丽的光芒,看上去平淡无奇。
6,个人品德的三重境界:婴儿→无极→朴。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恒德乃足,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故大制无割。
译文:
明白刚强处事的利弊,却保持柔弱的态度,做天下的小溪,收纳天下的好品质。收纳天下的好品质,常规的品德就不离开自己,让自己的品行如婴儿那样纯真。
深知事物的利益所在,保持吃亏精神,成为天下人的模式。成为天下人的模式,保持常规的品德不出错,原则性的品德才更加稳固,自己的品行就回归到众人能感知的最高处。
深知荣耀的可贵,甘愿默默无闻,为天下人的山谷,容纳百物。能容纳百物,常规性的品德就十分稳固。常规品行十分稳固,自己的修为就到了朴的地步。
淳朴的修为发扬光大,就成为可以造福民生的大器,受到圣人的使用,就成为管理一方的首领。
所以,制作大的人才,这几条不能分开。
分析:
1,本章讲修成大器的三个步骤:常德不离身→常德不出错→常德很深厚。只有达到这种程度,才不会犯“以身轻天下”的荒谬错误。
2,大制的意思,就是大的制作,制作大的人才。
制作大器,都是一步步来完成,不能少任何一个环节,所以叫大制无割。
3,一个大器,不尽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德行方面,要达到“朴”的地步。如果德行不够,才能越大,祸害越大。
4,无极:往上再没有极点了。一个人的品行,达到了无极的地步,众人一眼就能看到他品德的高尚。
5,一个人的品德,达到朴的地步,就没有了华丽的光芒,看上去平淡无奇。
6,个人品德的三重境界:婴儿→无极→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