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7日之都吧 关注:302,744贴子:13,949,803

回复:一句话教你写七都角色(第一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能说老师太厉害了,醍醐灌顶啊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4-06 01:45
收起回复
    埃索林:神明有一千种面相
    ——
    如果是要写埃索林,把她的神性写出来基本上就完成一大半了。神性这东西并不难写,一种随意掌控局面的底气,再加上慢条斯理和气定神闲地讲理就好了。
    埃索林有很多身份,每一个身份对于对应人物的反应都不一样,这才是这个角色比较难抓的点。
    一般来说有三种形象,对于暗托、哈尔克和希罗这样破坏规则的人,她是严格的秩序维护者;对于少年希罗、指挥使和里见茜这样的普通人,她是一个善良的长辈;对于塞拉菲姆,她是对青春期小孩怒其不争的老母亲。
    暗托就不用说了,埃索林三番五次找暗托麻烦,甚至还派出了尤里埃尔。在哈尔克承担记忆之宫的职责之前,埃索林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对待希罗更是希望把他骗进海底都市彻底抹杀。
    对待指挥使和一无所知的里见茜,埃索林是极尽温柔的。她会把指挥使的记忆还给他,并且提醒指挥使会过载。对于里见茜能直接称呼我的孩子,并且帮她减少痛苦。
    对于少年希罗,埃索林最初只是像照顾指挥使和塞拉菲姆一样照顾希罗,会牵起摔倒的希罗的手,会和希罗一起喂鸽子和讨论问题。自称为不合格的老师,和成为神明的时候不一样,反而喜欢说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并且非常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反观隔壁碇司令,哎)
    然后再讲讲希罗当番外吧。希罗与其说是喜欢埃索林,不如说他更喜欢埃索林身上的知识。希罗不是萝莉控也不是大胸控,他更像是一个智性恋。终其一生,他追求的不过是真理和认同,他只想成为一个英雄。
    更有意思的是,在埃索林问希罗是否相信“人人幸福的世界都存在”的时候,希罗给出了和塞拉菲姆一样的答案。
    ——他们都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
    ——
    对塞拉菲姆需要单独列出来,埃索林几乎所有的炮火都是对准塞拉菲姆本人。你觉得埃索林特别像反派的时候,那对面不是塞拉菲姆就是暗托,暗托是一种默默抹杀,能让埃索林激情开麦的只有塞拉菲姆。
    师徒二人因为理念不同激情对喷。
    埃索林最开始对着喷塞拉菲姆设想的世界根本不存在,对着希罗喷自己与叛逆期的塞拉菲姆很难相处,就算是风起之时,她都能对着环庭蛇喷自己塞拉菲姆设想的理想世界根本不存在。
    喷的同时还亲自下场,设各种复杂的棋局,让环庭蛇去捞自己的学生。
    这里抛出一个合理的设想——埃索林是塞拉菲姆的养母。
    七都的童话可以说是对七都里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浪漫化的总结,里见茜身死的那个故事可以说就是埃索林和塞拉菲姆之间的故事了。塞拉菲姆就是那个很聪明又不喜欢麻烦别人的小孩,冰雪女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埃索林,朋友就是指挥使。
    埃索林说从小给你讲睡前故事,哪家导师是从小到大陪着你,关系好到能给你讲睡前故事的。还称呼里见茜“我的孩子”
    这是亲妈啊!
    埃索林作为一个学者不认同自己的母亲身份,让塞拉菲姆称自己为导师也不是很怪。
    就回收上面跟希罗吐槽自己的学生跟吐槽叛逆期的孩子一样,跟环庭蛇喷那样的世界不可能又转身让环庭蛇去捞自己的孩子一样。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
    实际上以母女相处,以师徒相称。这在七都也不是没有先例。(司篁和萝月打了个喷嚏)


    IP属地:四川20楼2024-04-06 09:57
    回复
      世界观:
      世界观并不像是主流游戏中经常,是架空的大陆,另一个次元的地球,主角主要是通过地图上的移动来拓展世界。七都别出心裁地采用两层不同的世界,有层次地来拓展游戏的深度与广度。
      游戏分为箱庭世界和神明世界两个世界。其中神明世界是上位世界,而箱庭世界是下位世界。
      箱庭世界又分为主世界和异世界,两者通过“黑门”这个异常现象联通。在2017年也属于开拓性的二次元手游剧情模式。
      这样有浓厚的《海猫鸣泣之时》的影子,其中上位世界的行动能够直接影响到下位世界的故事发展。举塞拉菲姆的例子,在上位世界作为神明中被拉下棋盘,于是在棋盘中多了一个名叫塞拉菲姆的游戏主播。
      当然对《海猫》的借鉴也仅限于棋盘世界与神明世界,并未涉及到《海猫》中的现实世界。或许在最后一幕中有打破第四面墙的操作,但那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映射。
      箱庭世界
      箱庭世界主要的表现为单元剧,因为七日轮回的设定,所以可以永无止境地在一个城市里上演各种各样的故事。这样抛弃了传统游戏上对于空间(地图)方面的拓展,而把剧情的故事压缩在一个城市里各色各样的角色们。
      “重复”是游戏最吸引人的手段。无论是对于成就感的重复,对于“心流”的重复,获取角色的重复,都是游戏体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都》的重复在于空间上的重复,游戏的名称是城市,游戏的UI界面是城市,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无数次走过的街道上。
      《七都》用四年的时间构建了一座让人有归属感的城市,这无疑增强了核心受众的粘度,也让故事连载的单元剧的理解成本降到最低,有利于后期的剧情连载。
      “城市”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讨巧的场景,它是人类文明驯化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的故事和“人”的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真实的大都市立体而丰富,是一座可待挖掘的宝藏。
      背景设定在滨海大城市交界都市,有青春活泼的学校,有神秘莫测的原住民,也有繁华的市中心,也有维持秩序的军营。复杂多变的矛盾可以两两组合结合成一个故事。
      而箱庭世界的具体故事而言,最开始连载的剧情是通过某种道德困境展现的。
      最早期受好评的剧情大多数都有道德方面的诘问——这种写作手法比较类似于虚渊玄。
      人物的冲突不是单纯的立场、善恶,而是人物代表的两种价值观在互相倾轧。而这两种道德上冲突作为故事的主线,某些人物既是具体有血有肉,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的抽象代表。
      当面对无法调和的冲突时,游戏里非常聪明地把道德难题抛给了玩家。通过游戏内的选项和多结局模式,把一些富有争议的剧情化为玩家自己的选择。
      神明世界
      “上位世界”在日本ACG中广泛流行,在中国的文艺作品中出现频率较低。可能与中日两国主流“唯物”与“唯心”的文化传统有关。
      不少游戏会设定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反派组织,却很少看见有游戏将不同层次的“世界”视为世界观的一部分。不是地图的一部分,而是阶层的一部分,而且不是背景中的设定,真实地作为剧情推进的线索而塑造出来。
      游戏里的玩家只能通过只言片语去拼凑,在连载过程中,玩家依据当前信息拼凑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一起拼凑的过程构成游戏体验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上位世界的存在为游戏的剧情提供了延伸度,并且给故事发展带来了唯心主义的因素。


      IP属地:四川21楼2024-05-09 18:26
      收起回复
        dd大佬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13 09:28
        回复
          说到世界观,玩了群星后总是不由自主代入了沃陶姆现实透孔仪,并且我忘了某条线提到“箱庭之外”有埃索林,菲姆,另外两个声音(猜测其中一个是啊指另外一个是雷切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05-21 11:09
          收起回复
            btw,说到中国和日本设定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日本非常喜欢,但是中国不怎么使用的设定。
            这也跟中日两国的“唯心”“唯物”有关
            ——通过开发大脑的未开发部分来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超能力(类似电影超体)
            举例是小林泰三的《醉步男》。日剧也有不少沿用了这个设定的。
            按照中国人的观点,大脑死亡,大脑功能失去了,无法正确认识世界,死亡。
            但是日本人认为大脑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就像是小林泰三的《醉步男》,大脑只是一个容器,大脑破坏之后还是可以有一个观察世界的超威视角
            虽然没有说灵魂,但基本上是可以说这是日本人的灵魂观了。


            IP属地:四川24楼2024-05-22 15:59
            回复
              来点私货时间
              七都的优点是对角色有针对性的plot的使用——支线部分。
              研究了不少游戏之后发现,所有剧本(包括游戏剧本)的人物塑造都是通过plot(小段情节)来塑造的。
              比起支离破碎的人物档案,人物背景故事或者说人物语音信息。就算是塑造得再完备也无法拥有一段专属高光情节。包括人物的定位,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细节只有在情节中才能体现出来。
              比如说《沉默的羔羊》,为什么大家喜欢吃人魔汉尼拔教授,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表演。也因为在他跟克拉丽丝的剧情里,他占据的不是杀人魔的形象,而是一个在克拉丽丝彷徨无措时的“导师”形象,不是一个对观众来说危险的存在。
              如果转换成二游的话,很容易把汉尼拔塑造成一个吃人魔形象。多在角色语音里塞几句吃人的语音,或者在视觉上设计一些优雅的血腥要素。
              可是他真正的魅力不只在这里,安抚克拉丽丝的话,还有最后给克拉丽丝留的电话。
              七都的支线是个很好的切入口,一开始选择这样一个剧情模式是正确的。(当然维系这个剧情模式也很辛苦,好几百万字不是一个简单的活)
              其中我比较喜欢瑞吉安的支线,是少数几条能让我觉得有美感的支线。
              前期优雅解决赝品难题,说明他艺术上的造诣,中期用观月绫的名字说明他的事业不受认可,而那个碎掉的茶壶是他一生的隐喻。
              隐喻和情节串得刚刚好,而所有推进线索都是围绕着赝品这一条线(而不是临时起意去开一个故事)而这个线索又跟瑞吉安的主题扣合。
              作者就算不写二游,写传统RPG也足够合格了。(想到仙剑4了)


              IP属地:四川25楼2024-05-22 16:21
              回复
                有人说仙剑4是命题作文,扣着“寻仙”的主题写,通过琼华派——三寒器——羲和望舒这一条线索,在主题上几乎从各个角度阐释寻仙的艰辛和弊端。也为琼华派的结局埋下伏笔。
                比古剑1好多了,古剑1在剧情线索安排上差了不少。玉横线索是通过听说的占卜师说出来的,尹千觞是在路边偶然遇见的,铁柱观是被天墉城随便找地方丢进去的,雷云之海是不小心跌进去的。
                仙剑4的线索是一种必然的推导,古剑1就是乱七八糟的元素通过巧合撞在了一起。
                虽然主题是重生,但是各种乱七八糟的导致没有重点。
                大家都在关心百里屠苏、风晴雪的爱情故事,但是很少有人去深挖重生这个命题之下呈现怎样的悲欢离合。
                至少每个男角色都有一次重生,方兰生的青龙镇雨,尹千觞的失忆,百里屠苏甚至直接死过一次。但剧情里也没有怎么去深挖“重生”应该有的重量。
                (虽然青龙镇雨真的很虐,但我不认为这是“重生”的部分,更像是“责任”而不是“重生”)


                IP属地:四川26楼2024-05-22 16: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