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思录吧 关注:1贴子:7
  • 1回复贴,共1

俗思录开篇:思想求索是必然,也是必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的话:
人,始终在自我的认知中活着。
个人的一切,逃离不了自我认知的限制;若想达成心中所想,首先便需勤耕思想,扩展自我认知。
但,一个底层的普通人,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俗人,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将何去何从?

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已久,但始终不想或不敢提笔记录。原因很多,可能最大的原因是怕成为孤行者,找不到一路相伴的友人;直到今天...
这一系列的文章无意说教,无意丑化,更不会刻意焦虑;如果非要有一个主旋律,大概是悲观的乐观主义派。
观点或许会有失偏驳,甚至错误;但胜在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我们践思,践行,以求短暂一生,不枉此行。

作为普通人,作为大千世界中的渺小俗人,我们的力量极其有限,我们甚至连自己的小环境也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或许只有自我。
因此,这一系列的文章,大约会沿着聚焦自我而展开。
世界的格局,社会的变迁,文明的进步,这些,都留给那些精英们去实现吧!
我们,一个月收入只配支撑基本生活的俗人,还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到自我之中去吧。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自私主义。
但个人不这么认为。
我们只是沙砾,做好一个沙砾应该做的事,就是对自己,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请参与进来,一起讨论,践思践行。

作为沙砾俗人,我们短短的一生大约主要有八件事情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曰:学习;二曰:生活;三曰:锻炼;四曰:交友;五曰:事业;六曰:爱情;七曰:抚养;八曰:赡养;
这八件事情,将贯穿我们的少年、中年,以及老年。
或许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或者每个人的重要排序不同,甚至有些人可能只有少年,而丢失掉中年和老年;但不管如何,认真对待它们,是我们作为沙砾俗人的觉悟。
有人或许会很喜欢读史,期待着有朝一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万人景仰。
但让人悲哀的是:你所能看到的历史,都是记录另一个阶层的,它与我们沙砾俗人的生存、生活相隔甚远。
也许个别的沙砾俗人会逆天改命。
但对于多数沙砾俗人而言,折腾过后,往往只剩下悲凉。
因此,对于个例,我们不会去讨论:那种极端的偶然性,即使让他本人重来一次,也做不到一样的成功。

也有人喜欢去接收别人的观点,与自己认识同的,便赞成;不同的,则反对。
久而久之,我们丢掉了作为人的优势——思维的能力。
我们活在他人的影子下,怡然自得,而不自知其害。
教员在《论持久战》中,有一小节为“能动性在战争中”,他阐述道:思想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
这话无论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个人的阅历感悟来看,无疑都是正确的。
而这,也成为了我们这些沙砾俗人行事的指导思想:行动建立在思想之上,正确的行动才能带来正确的结果,而它,又依赖于正确的思想。

是时候让思想求索成为我们人生的主旋律了。
如果说思想先行是必要条件,那么物质追求已到瓶颈,则成为了必然条件。
或者换一种说法,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该移更多一点精力给后者。
有人会说:社会文明不就是精神财富吗?我们之所以感觉精神财富少,不就是丢失掉了优良的传统了吗?
其实这点无需担心。
你随便点开一个问题或事件的评论,依然能感受到多数普通人的三观是正的,字里行间里,有着一脉相传的真善美。
或许会多一些自嘲式的调侃,或喊666的打趣,但这无伤大雅。
这就够了。
五千年来,祖宗们刻印在我们普通人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说你想去掉就能去掉的。
哪怕它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有了某种限制,但它,依然会这么顽强的传承下去。
这是习惯的力量,亦是传承的力量,无人可以改变。
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本质。

可是,这种大同的文化传承,对于个体而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个体而言,于我们自己的精神财富的提升,作用甚微。
我们陷入了对物质财富的极致追求中。
在十几年、几十年前,我们狂热的、专注的追逐着它。
巨大的共识及惯性,让我们把一切事物,都贴上了与它相关的标签。
判断一个人的成功,看他能赚多少钱;
衡量一个人的幸福,看他能有多少钱;
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得看他爸或妈能有多少钱;
看一个人潜力大小,就看他能付出的财富代价是多少;
有钱人放的每一个屁,都必须且一定是香的。
...
然而,当潮水退去,当高潮结束,残酷的现实赤裸裸的摆在眼前:于大多数人而言,终究逃不掉底层的束缚。
狂热的年代遮蔽了双眼,当别人吃肉自己喝汤时,依然感受到了莫大的满足。
只是,当汤没有了后,甚至,喝下去的还得吐出来时,迷茫、无助与恐惧,迎面而来。
于是乎,那紧绷的弦,戛然而断!

有人说:这是社会的大问题,非个人之过。
也有人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不可抗衡。
这些都没有错。
但,有一个严肃的问题却摆在你我面前:当收入越来越少时,你如何保证你余下的人生,还能活得像个人?
你是否明白: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成功’人士,他的能力并不比你强多少?他的经验,大概率是不适合你的?
你是否明白:人一生,18吨食物后便是终点,更何况现在吃得越多,死得越快?
你是否明白:当脑子空荡得只会刷抖音、刷视频时,自己已与一滩烂肉无异?
你是否明白:其实与你有关的,只有那八件事,对于其他,操更多的心,无非耗费自己更多生命而已?
你是否还明白:别人说的(包括此文)一切都不重要,关键你自己怎么想?你真的是这么想吗?
过于清醒不一定是件好事;但不清醒,一定是件坏事。
我相信,和我有着同样忧虑、想法、希望的普通人,他们可能还不多,但一定就隐藏在某个角落。
期待与诸君相遇。
《俗思录》:关注自我,让自己的人生多一点意义。


IP属地:四川1楼2024-04-15 14:39回复
    就算客观事实再怎么过于残酷也是无法否认的,就像万物都无法避免化为灰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27 0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