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损坏
光束参数
光束功率:40 TW 目标
处的光束直径:60 m
光束持续时间:3.06 小时
光束能量:440000000000 MJ
环境参数
环境温度: 300 K
环境压力: 0 Pa
材料特性
密度:2650 kg/m3
熔化热:167 kJ/kg
汽化热:9.75 MJ/kg
热容:679 J/(kg K)
熔融温度:1273 K
沸腾温度:2503 K
摩尔 蒸气质量:0.06009 kg/mole
导热系数:2.5 W/(m K)
粘度系数:1273 K
时为 100 Pa s 表面张力: 1450 K
时为0.3 J/m 2 极限强度:175 MPa
剪切模量:34 GPa
腔体强度:812 MPa
声速:6 km/s
绝热指数:1.2/s
钻井条件
蒸气压:2.45MPa
表面温度:2824 K
熔体厚度:3.21 μm
蒸汽喷射速度:643 m/s
材料损坏
材料可能已经是环境温度下的蒸汽
蒸发速率:3.18E-91 m/s
钻孔速度:45.3 cm/s
汽化速度:45.3 cm/s
熔体喷射速度:2.85E-15 m/s
孔深: 4.98 km
钻孔时间: 3.06 小时
纵横比:83.1
警告:纵横比非常大。结果可能无效。考虑增加光束光斑尺寸或减少光束持续时间或功率。
40太瓦,60米直径光斑,连续照射三个小时就能烧穿,但前提是隔壁融化的岩浆不会流过来给它再填上
只能说没啥意义,40TW的自由电子激光以及硬X射线反射镜的魔法程度且不说,K1.5只是有那么多功率,规模大,不等于能把那么多功率叠到那么小的范围内,卡达谢夫指数和具体技术水平之间没有固定的换算关系
实际上更可能搞出来的是一亿台400KW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