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育娃攻略吧 关注:7贴子:127
  • 5回复贴,共1

如何用不内卷的方式去获得内心平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喜欢深夜刷抖音,我现在的抖音号基本上算是练成了,会给我推一些有深度的视频。我昨天看到一个关于内卷的视频,当年内卷开始爆火就是起源于他的一篇文章。作为对内卷一词有着执念的他,对内卷一直进行着思考。然后用时间去做沉淀,最终一语点醒我。

原本我以为的内卷就是只要教娃上进,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学业就都是内卷,而他的视频却将内卷的本质进行了深挖,进而缩短了内卷的范围,即内卷的本质是僵化和刻板。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那些如上战场般的慷慨激词,或者是老师坚信不疑的死套公式和题海战术。那么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流水线锻造出来,拼的是谁少上几次厕所,谁多做几道题的话,确实是悲哀中的无奈,但是又无可指责。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把百家争鸣当成是内卷,我觉得这就是破题所在:求同存异。

如果上层发现一个好的东西,想要推广,最好的方式是给出指导思想然后按照不同地域的实情,因地制宜。但是历史上直接拿来就用,死板硬套,然后大面积的去覆盖,就变成了内卷。而正真做好的往往是赋予了某某特色的什么什么之路。因此我喜欢求同存异,然后走出我自己特色的道路。

求大同,存小异。走出属于自己的育娃之路。让娃能够有所不同。


IP属地:天津1楼2024-06-11 10:33回复
    二楼自抢


    IP属地:天津2楼2024-06-11 10:40
    回复
      高考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现在得高考局面历史厚重,不仅有几十年得沉淀,伴随着世事变迁,还有文化得传承。其实不只是高考具有结果导向性,现在得年轻人也越来越焦虑和务实。一方面是开朗豁达得性格以及逐渐觉醒得认知,一方面又是对未来得未知和无奈。最近关于钝感力这个词,热度也越来越高,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上一代人的幸福感的源泉。所谓慢一步去对待事情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就是钝感力要表达的。因为在育娃的过程中,会发现步调会越来越快,思路和情绪也会越卷越快。以至于很多人奔溃后彻底佛系,或者在佛系和内卷的临界点深受折磨。


      IP属地:天津3楼2024-06-11 10:52
      回复
        理科生是不会愿意长篇大论的,理科生觉得符号公式或者逻辑性的简述最能清晰反应问题。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好了。所以我觉得我最近的表现不符合理科生的习惯。我现在经常性地写帖子,也会总结一大段话来阐述,甚至都没有想好每一段话的标题。但是即使这样都没有办法焦虑,就如同我早上是几乎不可能工作的,我在不停的找平衡点。如果游戏占用了我的时间,我就去退游。如果育娃占用了太多时间,我就去压缩和简化步骤。我一定要让我的每一天都有体验感,这样会有种正真活着的感觉,为自己而活的感觉。我希望我的娃能够更早的进入这种状态。但是沮丧的是,这种状态需要一定的前提基础,因为精神建设要以物质建设为基础,所以要解决独立的生存问题。目前来看,即使是做牛马也是有门槛的,因此读书或者说读书的能力是人生必经之路。


        IP属地:天津4楼2024-06-11 11:00
        回复
          最近在抖音很火的两个剧,一个是大明王朝1566一个是雍正王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偶像剧什么的不感兴趣,二十对这类历史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康熙王朝的单薄,而更喜欢雍正王朝。我的点大致也差不多,我和大家的审美也差不多的,唯一不太一样的是,我喜欢海瑞的怼人场面,也喜欢李卫的人生。
          真是淡定无过于海瑞,洒脱无过于李卫。我希望自己能有有海瑞的淡定,有李卫的洒脱。



          IP属地:天津5楼2024-06-11 11:07
          回复
            在后边的帖子里,我会把海瑞和李卫性格里闪光的地方和育娃联系起来单独写一篇。回归主题:求同存异,育娃而不内卷。内卷为什么会僵化,因为有一系列的绑定关系。其实在逻辑上他们之间的绑定并不牢固,只不过拿捏了家长们的心理。这边还是建议,能用的要拿来,而强关联的就舍弃就好。同时僵化的另外一个层次是忘我,因为习惯了既定模式,所以舍弃了自己的路子。
            我现在的平衡点就是语数外,同的方面是从高考的维度上来说,语文英语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数学需要开悟。我的应对就是形成积累的习惯,用种种子的方式或者说数学刺激的方式来让我自己开悟。异的方面是我不太认同目前的育娃套路,无论是超前学习也好还是迅速积累也罢,在我看来就是揠苗助长。每个孩子的资质是不同的,同样的模式不会让每个娃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IP属地:天津6楼2024-06-11 1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