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吧 关注:140,906贴子:604,290

一位初一学生整理出的9种四代坦克,求大佬补充修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EMBT


EMBT全车重量61.5吨,发动机为MTU883,马力1500马(是否有附加动力未知),功重比为24.4,一贯的北约坦克机动,没有什么亮点可言。该车搭载了一门改进型120mmL52滑膛炮,即为勒克莱尔同款的加强型,弹药同样有所改进,可发射SHARD MK1或MK2尾翼稳定穿甲弹,配有自动装弹机。副武器方面可谓是武德充沛,该车配有一挺12.7mm同轴机枪(摆脱万年MG3),车顶安装了ARX30遥控武器站,可发射30mm榴弹,具有空爆能力,可用于防御无人机,车顶的车长镜都配有一挺同轴7.92mm机枪,备弹量不做赘述。 全车肉眼可见的加挂了大量复合装甲,其种类和厚度未知,种类的话可能与展览上展出的全新豹2附加装甲有关。该车搭载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性能不做阐述。根据展板内容,该车似乎搭载了激光防御系统,目前性能功能未知,可能用于激光对抗以及无人机防御,该车同样有360度告警系统(“风衣”探测雷达),感知能力极强。很难想象,作为搭载了自动装弹机的坦克,该车仍有四名车组成员,除开传统的驾驶员,炮手,车长外,该车还有一名子系统操作员,包括UAV操作(你没有看错,该车甚至可以发射UAV),RCWS操作等。总而言之,该车主要强化了火力系统,防御能力以及态势感知能力,并且全新加入了UAV系统,是一大创新点,打破了传统坦克的局限性,其效果仍待进一步实践。作为技术验证车,该车主要测试的是各项EMBT子系统,主要的火力系统(140mm滑膛炮)仍在测试中(虽然KF51已经搭载130mm)。在左前方,增加了一个系统操作员,这是一个在目前坦克上从未见过的功能,但它满足了作战人员的真正需要。他的作用是通过管理车辆的各种辅助系统来减轻坦克车长的工作:无人机、额外的传感器、遥控武器站、自我保护和电子战系统等。此外,EMBT可以将乘员的身高限制放宽到1.87米,与前几代车辆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改进,说明EMBT的内部空间要大得多。与2018年的EMBT相比,炮塔的外观变化巨大,炮塔内可以容纳炮长和坦克车长。增强型MBT炮塔除了保留了120mm滑膛炮、自动装弹机和12.7毫米同轴机枪之外,其他一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光电系统位于炮塔左侧,由Safran提供。它集与一挺7.62毫米机枪集成在一起,由坦克车长操作。EMBT则配备了Nexter全新的ARX30遥控武器站,由位于坦克车体前部的系统操作员遥控操作。ARX30装备了一门30mmx113火炮,与虎式直升机的火炮相同,能够发射穿甲弹、榴弹或空炸榴弹,能够对付无人机、工事和轻型装甲车辆。最后,对车辆的自我保护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除了经典Galix烟雾/诱饵发射器外,还安装了以色列Rafael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统。它的集成从设计阶段就开始了, “战利品”系统的探测雷达和拦截弹被完美地融入了炮塔的设计。

2.KF51

据报道,该坦克重约65吨,这使得它比豹2主战坦克更轻。根据德国陆军的消息,最新型的豹2A7V的战斗全重略超过70吨。由于配备了相同的1475马力柴油发动机,这可以确保“黑豹”比豹2A7V具有更好的机动性。总体而言,“黑豹”比目前许多西方国家的主战坦克更轻,尤其是美国制造的最新型“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1A2 SEPv3战斗全重已经超过了70吨。不过,莱茵金属的设计师并没有选择更先进的动力系统,例如混合动力装置,这也许会有点令人惊讶,但选择这样的动力系统应该可以让“黑豹”的研制和生产更快、更容易。黑豹坦克采用了新推出的130mm/L51主炮,想必大家都听说了ta在带嘤挑战者2身上的测试,效果不错。而这款新型主炮本来就是莱茵金属已经完成的武器,并已经测试了一段时间。据阿明·帕珀格称,130mm主炮比“豹2”主炮效率高50%以上,并且具有“更远的射程”,除了常规弹药之外,还可以发射可编程爆炸弹药。其他武器还包括一挺12.7×99mm并列机枪和一个可选装的遥控武器站。炮塔后部设置两个可升降的倾斜发射架,能够发射HERO 120巡飞弹、无人机和未公开的导弹。未公开的导弹很可能是一种近程防空导弹,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及高射机枪。莱茵金属声称将为车组成员提供比“豹2”更好的保护,并采用主动、反应、被动等防护技术。莱茵金属“打击盾(StrikeShield)”主动防护系统将用于防御反坦克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等威胁。“打击盾”最初被称为APS-Gen3,是同类系统中第一个通过严格的独立安全评估的系统。 由于“黑豹”配备了自动装弹机,车组减少到三人:车长、炮手、驾驶员。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设置第四名车组成员,这名成员将是武器系统专家或坦克部队指挥官。(四人车组也不是不可以) 莱茵金属表示,新型52倍径的130公厘滑膛炮将采用自动装填系统,搭配全数位化座舱设计,威力和射程将比现役120公厘Rh-120滑膛炮增加50%,为了增加大口径火炮的稳定性,外观上新设计的炮口稳定装置也成为KF-51的特征之一。武装则为一挺12.7公厘同轴机枪,以及以色列UVision公司开发的Hero-120自杀无人机发射器,航程达60公里并可在空中盘旋60分钟。

工作状态的发射架,可以看到外露的无人机头部。
3.豹2A7


升级组件包括顶置FLW 20德国豹2A7主战坦克0遥控武器站,其上配装12.7毫米机枪和76毫米榴弹发射器;车体正面区域、车体侧后部和炮塔也安装附加被动装甲,腹部装甲也作为标准配置,以进一步提高生存力;所有车辆人员、车长、炮长和驾驶员配装增强热像仪,提高360度态势感知能力;为适应高温环境,炮塔尾部安装空调;底盘右后部安装辅助动力组件,使得车辆主要子系统能够在主发动机停止运转时工作;车体后部安装步兵电话机;如果需要,车体前部也可安装推土铲。机枪:1挺莱茵金属公司的MG3A1式7.62mm并列机枪,安装在120mm火炮左侧,最大射速为1200发/min;一挺安装在装填手舱盖环形支架上的MG3A1式7.62mm高射机枪,最大射速同样可达1200发/min,用于防空,高低射界为-10°~+90°。火 炮:德国莱茵公司120毫米滑膛炮,55倍口径Rh120-L55滑膛炮,炮口初速达到1730米/秒,使用DM63钨合金弹,在常温状态下穿深达1000毫米,而且精度相当高。标准射程5000米。火控系统先进,反应时间低于2秒。火控系统为EMES 15指挥仪式火控,车长周视仪为最新的PERI RTWL,性能优越,具有"猎-歼"作战能力,动对动状态首发命中率高达99%以上。弹药基数:7.62毫米弹4750发。炮弹42发。烟幕发射弹:16具
虽然装甲物理厚度较豹2A6未变,但采用了最新一代AMAP复合装甲,并大幅度强化了侧面及顶部的防御,其炮塔正面对动能弹防护能力可达1800毫米,对化学能弹也可达2900毫米,远超M1A2的防护水平,(与一些网上"豹二被T72像打黄油一样打穿","空心装甲"的流言相反,其实豹二系列防御力在和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坦克相比防御都更强,在竞标瑞典主战坦克时豹2A4击败了M1A1和勒克莱尔,在2003年出口希腊之前的实弹测试中两座拆掉附加锲形装甲的豹2A6炮塔,被16发威力相当于德制DM43的M833穿甲弹轮流攻击并全部命中,仅在防护弱区被击穿1发,相关信息均可以找到可靠来源或者官方文件,都说明了豹二以及德国复合装甲的实际性能优异。发动机: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型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虽已问世多年,但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发动机之一。发动机功率:1100千瓦(1500马力)最大行程:1200公里最大速度:72公里/小时。具有比较好的加速及油耗性能,从零加速到36公里/小时仅需6秒。在车体后部安装有1部电视摄像机,其监视器可使驾驶员更安全地倒车,并使用了基于陀螺技术和有全球定位系统支持的混合式导航系统,使坦克在任何作战环境中都能导航。
4.艾布拉姆斯X


艾布拉姆斯X”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为竞标陆军下一代主战坦克项目打造的技术验证车,具有以下技术特点。混电动力。“艾布拉姆斯X”配备一套新型混电动力系统,较“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使用的燃气轮机更高效,坦克的最大行程因此更长。同时,混电动力允许坦克在主发动机关机情况下静音行驶,具备明显的战术优势。无人炮塔。“艾布拉姆斯X”采用尺寸较大的扁平炮塔,炮塔上没有舱盖和众多光电观瞄设备,而是用更先进的周视观瞄系统代替,这一设计与俄T-14主战坦克无人炮塔设计类似。同时,大尺寸无人炮塔拥有更强的防护能力。双炮系统。“艾布拉姆斯X”无人炮塔上配备一门XM360型120毫米滑膛炮。炮管采用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材料和玻璃纤维制成,仅重1860千克,有效减轻了车体重量。炮管上装有炮口制退器,可减轻后坐力。炮塔内装有自动装弹机,火炮射速可达到12发/分。除主炮外,炮塔上还安装了一套“保护者”RS6遥控武器站。值得注意的是,遥控武器站上配备的并非12.7毫米重机枪,而是威力更大的30毫米机关炮,主要打击轻型装甲车辆与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对空对地作战均可。智能操控。“艾布拉姆斯X”的车长、驾驶员、炮长并排位于车体前部,通过3个舱盖进出。车内装有大尺寸显示屏,闭舱行驶时可显示车体外图像。车上配备的下一代电子系统可连接不同车载设备,并能与友军共享战场态势,同时加强坦克与无人装备协同能力。此外,“艾布拉姆斯X”采用灰色的城市迷彩涂装、锯齿状阴影裙板,加装模块化干扰系统、分布式视频感知系统等新技术,特别是分布式视频感知系统,使乘员能够全方位观察车外情况。它的炮塔明显有其他东西的插槽,可以安装主动保护系统(APS)和分布式相机系统(DAS),以提供乘员360度的即视四周环境。这被称为“透视系统”,从而在态势感知方面实现重大飞跃。目前“艾布拉姆斯X”的细节还很少,更多的信息可能会在10月中旬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美国陆军协会年度会议上进一步公开。车体有2个舱门,很可能乘员都集中到车体,这样的设计与俄罗斯T-14类似。类似狙击手灰色的城市迷彩,沿锯齿状裙部带有阴影,也赋予了它非常未来主义的外观。“艾布拉姆斯X”的动力系统也做了大幅度改造,现采用混合动力电池组,而这很可能是它最令人兴奋的特征,这将节省高达50%的燃料。采用混合动力电池组是迎合美国陆军的动力电气化战略,重量较过去更为减轻,还能有效降低噪音,以及红外线讯迹,对于战场生存率很有帮助。通用动力表示,“艾布拉姆斯X”的耗油涡轮发动机长期以来一直涉及物流与性能之间的重大权衡,这种混合系统还将允许“艾布拉姆斯X”在闲置时静默运行,并可能在低速下短时间运行,这将提供巨大的战术优势。通用动力表示,“艾布拉姆斯X”具备依托下一代“催化剂”电子架构的“人工智能杀伤”能力、先进机动性和目标获取能力,以及与有人/无人单元和各类自主系统的组队作战能力目前的M1A2“艾布拉姆斯”SEPv3(也称M1A2C)升级包括炮塔及底盘装甲、防地雷爆炸物和IED干扰等防御能力及发动机、变速箱和APU等动力、电力部分,SEPv4(也被称作M1A2D)升级则着重升级测距仪、摄像头、车载网络等态势感知和信息化及火炮等火力部分。当然,这些只是 AbramsX 计划的部分主要功能,其中还包括与无人驾驶地面车辆合作的能力。

5.T-14

在2A82-1M型火炮上,俄罗斯既然放弃了增大口径的尝试,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其在弹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新弹种,尤其是新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相比老旧的3BM42存在较大优势。但从俄制坦克弹药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其相当有限的关键技术引进来看,新弹种在采用非贫铀弹芯的情况下,应能达到2000米650毫米的穿深,与中国96式坦克装备的二期穿甲弹同级。而如果2A82-1M具备了这种威力,则真正,实际上也是首次具备了与西方顶级坦克进行对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中国先于俄罗斯十几年就具备了。除了传统的穿甲弹,尚无证据显示T-14坦克的2A82-1M坦克炮是否具备发射炮射导弹的能力。事实上,如果2A82-1M坦克炮具备了以穿甲弹击毁西方主战坦克的能力,那么也就不需要炮射导弹获得有名无实的射程优势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日后发射炮射导弹不再作为T-14坦克的核心性能,但2A82-1M坦克炮毕竟是日后将越来越多的参与城市战、山地战等复杂作战的T-14坦克的核心火力输出,其必须具备发射其他类型弹药的功能,如多用途榴弹、混凝土穿墙爆破弹以及可编程的多用途弹药(类似美制AMP炮弹,据称该型炮弹具备6种功能)。有鉴于此,尽管2A82-1M坦克炮相比2A46,射击精度提升15%至20%,射击密集度提升1.7倍,炮口动能大于"豹"2A6的55倍径120毫米炮,但受制于俄罗斯坦克弹药研发方面的传统局限,T-14若想具备相比西方第三代坦克具有跨代优势的火力,难度的是较大的。基于上述原因,俄罗斯为T-14准备了2A83型坦克炮。据悉,这款坦克炮的口径达到了152mm,由原计划装备T-95"黑鹰"坦克的152mm坦克炮改进而来。据俄罗斯专家介绍,这款152mm坦克炮的膛压约有7500Brm,是当今西方主流坦克的2倍左右。在发射传统152mmAPFSDS的前提下,炮弹出膛初速约为2000m/s,足矣击穿当今现役所有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但缺点也很明显,2A83型坦克炮由于其口径过大,使得它所能携带的炮弹数量稀少。即使是按照T-80为蓝本所改进出来的T-95坦克,能携带的弹药量也不过40发,更别提车体更小的T-14了。在T-14坦克的炮塔被帆布包裹的时候,但其炮塔上醒目的突起结构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首款装备主战坦克的俄制遥控武器站,但除去帆布后,人们发现该结构只是与遥控机枪(12.7毫米)进行整合的车长周视仪,该结构此前已装备了T-90MS型坦克。关于T-14坦克其他性能的更多资料还未公布,但仅是这一技术特征就决定了号称"世界首款第四代坦克"的T-14很可能仅是虚有其表。因为对于新一代主战坦克而言,适应更复杂多样,尤其是城市战与丘陵山地战是对其最核心的要求,而遥控武器站是提升坦克在这类环境中作战能力的核心装备。将遥控机枪与车长周视仪进行整合实际上是俄罗斯在无法研发高性能遥控武器站时的无奈之举。尽管从理论上讲,这种布局能令机枪伴随车长周视仪获得360度的全方位射界,同时车长周视仪全方位的视角也能为遥控机枪提供较之常规遥控武器站更强的观察能力。但问题在于,车长周视仪是坦克整体的观瞄设备,其使命是为火炮搜索目标,令其与机枪并联无疑是很大的技术浪费,同时与机枪并联也将影响车长周视仪的灵敏度,如果两者可以自行旋转,那么近在咫尺的机枪也将严重阻碍车长周视仪的视线。除了以上这些局限外,这种机枪与车长周视仪并联的结构后也使T-14坦克难以像传统遥控武器站那样装备更多其他辅助武备,这对于在复杂环境中分别打击不同种类的目标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曾数度鏖战格罗斯尼的俄军绝不会缺少城市作战的经历与需求,T-14坦克采用这种布局无疑在各个层面上都难以满足俄陆军的实际需求,而一款全新装备如果难以满足部队的核心需求,则其不仅远无法用划时代或引领时代来形容,甚至能否被认为是一款成功的装备都值得怀疑。在以往的历次防务展上,俄制坦克一直都是最活跃的坦克装备,加速从斜坡上飞起并开炮一直是他们的保留节目,但即便如此,其未达到1500马力的动力装置却始终使俄制坦克被斥为动力不足的典范。事实上,即使对于俄罗斯这种世界级的坦克大国,从头研发一款坦克动力装置也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柴油动力装置始终在B2系列发动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始自T-64的燃气轮机尝试,也完全能用多灾多难来形容。随着T-80U的回归柴油机,俄罗斯似乎认识到了以其技术力量以及实际需求,柴油机是最合适的坦克动力装置,而在划时代的T-14主站坦克上,俄罗斯终于抛弃了死抱了几十年的B2系列柴油机,研发装备了全新的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这款柴油机不仅功率达到了1500马力,还具备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压到2000马力的潜力。但是这款柴油机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这是俄罗斯首次采用X型布局的柴油机,技术的大跨步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90周年阅兵彩排期间,T-14坦克曾一度出现因为发动机熄火而使得坦克瘫痪的尴尬局面。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装甲运输车的车族化发展早在冷战时期就经历了诸多尝试,但受制于不同车辆在整体结构方面的巨大差异而接连失败。但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战车技术,尤其是动力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即使战车无法车族化发展,高度通用的动力装置却可以有效的提升不同装备间的关键部件通用性,进而提升陆军主要装甲装备在战场上的维护性能,此前德国MTU公司为"豹"2系列主战坦克配备的MB873Ka-501型柴油机正是这方面的典范。MB873Ka-501型柴油机在开启第三代主战坦克动力装置的1500马力时代,其在技术上与此前"豹"1坦克装备的MB838CaM-500型柴油机、"黄鼠狼"步兵战车装备的MB833Ea500型柴油机的技术关联性很大,核心配件通用率很高,即使是"美洲狮"配备的最新型MT-892型柴油机(该系列柴油机还配备了美军EFV远征战车)也与其有高于50%的部件通用率。与MB873Ka-501型柴油机类似,T-14装备的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正是这一"家族化"技术的种子,以车族化理念研发的T-14主战坦克、T-15重型步兵战车、"库尔干人"25型步兵战车、"回旋镖"轮式装甲运输车以及"联盟"自行火炮的动力装置均源于A-85-3A型12缸X型涡轮增压柴油机。比发动机更关键的是变速箱,T-72坦克采用的是双侧行星变速箱,起步慢、档位多、需要频繁换挡。而西方第三代坦克均采用综合液力机械变速箱,起步快、行走平顺、档位少、不需要频繁换挡,而且拥有无级转向、自动换挡、方向盘操纵功能。中国通过多年努力,也在近年的99大改、MBT3000外贸坦克上用上了综合液力机械变速箱。至于阿玛塔坦克是否采用了综合液力机械变速箱,还不得而知。不过即便用上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提升估计还需要使用时间积累,尽管从技术成熟度的角度来看,动力装置或将成为T-14坦克技术体系中的弱项,但无疑也是最具发展前途与潜力的一部分。
6.T90m

T-90M主战坦克基础参数,车长9.53m,车体长6.86m,车宽3.78m,战斗全重48吨,全新的V-92S2F多燃料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达到1130马力,配备手动变速箱,最大公路速度60-70千米/时,越野速度50千米/时,推重比22.6马力/吨,航程550千米,依然是使用操纵杆驾驶。使用新型焊接炮塔不再是老旧的铸造炮塔,主要武器为一门2A-46M-5型125毫米滑膛坦克炮,主要使用3VBM22和3VBM23穿甲弹,配用3BM59(铅-1)贫铀弹芯和3BM60(铅-2)钨合金弹芯弹药基数内装22发炮弹,一部UDPT05BV-1遥控武器站,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3BM59以及3BM60铅系列稳定脱壳穿甲弹,它们分别可以在2公里距离上可击穿的60°倾角放置的740毫米和640毫米匀质钢装甲,炮弹出膛速度为1750m/s。还可以发射9M119M“映射”导弹,导弹使用4.25千克装药破甲弹头,最新改型串列成型装药破甲弹头,飞行速度达800米/秒,最大射程达到了5000米,击穿700毫米的均质钢板,需要炮长将瞄具内的激光照射器持续照向目标不具备发射之后不管的能力,降低了导弹命中率。防护方面除了使用了新型的复合装甲之外,坦克还换装了化石重型爆炸反应装甲,炮塔正面防穿能力达到了接近700mmRHA的水平,抗破能力超过1000毫米,炮塔一圈和发动机附近还安装了金属链网和格栅装甲主要用于防御RPG这样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其中还安装有T14同款阿富汗石主动防御系统,同时保留了窗帘主动防御系统的激光检测装置,整套系统安装有相当先进的雷达,可以在15~20米的距离内有效拦截来袭的各类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炮弹。火控系统方面使用卡琳娜猎-歼火控系统,包括炮长多模式昼夜瞄准镜与PK PAN车长周视镜、1B528-2战术计算机和1B216-2弹药选择器、制导武器控制装置、电力驱动稳定系统、控制台和控制面板、坦克营(ASUTB)自动指挥系统、卫星导航系统等组成。益于强大的火控系统,配合系统搭载的数字弹道计算机,坦克可以自行瞄准敌方目标开火,探测距离方面白天可在5500米外、夜晚2000米外发现坦克类目标。俄军还给T90M主战坦克使用了“披肩”复合伪装网,“披肩”可以让红外制导的弹药的命中率从70%~80%降低到4%~1%,这型伪装网还可以快速拆卸和组装,加快车辆散热融入周围环境,减少被别人发现的可能性。
7.挑战者3

一,是具有网络功能的数字主战坦克,具有最先进的杀伤力,更高的生存能力以及世界一流的监视和目标捕获能力根据目前公开的升级信息,“挑战者”3主战坦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换装德制120毫米滑膛炮。“挑战者”3主炮由英国特色的L55A1线膛炮替换为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将会是RH-120/L55A1型坦克炮,实现与北约盟军的炮弹通用,同时还可以发射威力强大的DM6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DM11可编程高爆弹,对硬目标和多用途目标的杀伤力大幅度提高。2.换装德制动力组件。“挑战者”3将采用1500马力MTU883柴油发动机组和Renk变速箱,以及全新的冷却系统和液压悬挂系统,虽说全重增加,最大时速将达到60英里(90公里),不但速度更快,并且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为火炮设计提供更加稳定的平台。3.全面提高防御能力。“挑战者”3将继续强化防御能力,使用新型模块化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将引入Dst开发的世界领先的新型模块化装甲,凭借其模块化设计能够应对世界范围内可能遇到的任何战场威胁,战斗全重由64吨增加至66吨,以防御能力见长的“挑战者”防御能力进一步加强。4.更强的观瞄能力。“挑战者”3换装了一套全新的瞄准具,来自于“阿贾克斯”装甲侦察车,集成了新型红外图像仪,自动目标检测和跟踪系统将用于识别威胁,为车长提供增强的昼夜瞄准能力。依靠新型瞄准具具有独立的昼/夜全天候猎-杀能力,比潜在的对手更快地捕获并打击目标。“挑战者3”坦克是英国陆军未来十年内向陆军装备投资30亿英镑庞大计划的一部分,将与“阿贾克斯”装甲侦察车、“拳师犬”8x8轮式装甲车组成一支现代化、适应性强、作战能力强的远征战斗部队。英国媒体认为,“挑战者3”将带领北约装甲部队在现在和2040年前的战场上拥有最强的杀伤力和生存能力。毫无疑问,升级后的“挑战者3”坦克性能与美国的M1A3、德国“豹”2A7、法国“天蝎”型的“勒克莱尔”看齐,又一次恢复到了世界一线的水平,但是在美欧洲已经开始下一代的研制。
8.“天蝎”型“勒克莱尔”


火力:“莱克莱尔”XLR 将保持与“勒克莱尔”坦克相同的CN 120-26 型52倍径120 毫米滑膛炮主炮,并未采用耐世特公司正在试验的140毫米滑膛炮。“莱克莱尔”XLR将能够发射三种新型120毫米弹药,第一种是初速可达1790米/秒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初速如此之高穿甲能力大幅度提高,应对新型装甲的出现;第二种是初速为1100 米/秒的高爆穿甲弹,能够满足穿甲和打击轻型装甲目标的需求,两者都使用装有双基固体推进剂的半可燃弹壳;第三种耐世特公司研发的M3M智能高爆弹,引信可以设置为触发、延迟和空爆功能,能够适应各种目标的打击。除此之外,其在炮塔顶部配备一部配备7.62毫米机枪的遥控武器站,以减少在城市等复杂地形中的伤亡。防御:“莱克莱尔”XLR在基本基础上升级了一个新型装甲包,包括车体和炮塔上增加的额外模块化装甲,船体侧面的前部由厚厚的被动装甲保护,而后部装有铁丝笼装甲,以保护发动机舱免受RPG等火箭筒的攻击。升级之后的“莱克莱尔”XLR战斗重量为57吨,炮前长9.87米,宽3.71 米,炮塔顶高2.53米。“莱克莱尔”XLR 除了强化防御能力,还增强了城市作战中抵御简易爆炸装置和火箭榴弹的防御水平。动力:“莱克莱尔”XLR将继续使用与标准型“勒克莱尔”相同的动力组,即1500马力的SACM V8X-1500 Hyperbar柴油发动机和SESM ESM 500全自动变速箱组成,具有五个前进档和两个倒档以及静液压传动。最高公路行驶时速72公里/小时,越野时速50公里/小时,最大续航里程615公里。最大 1.25米的垂直障碍物、60%的坡度、30%的侧坡和最大3米的工程沟渠。信息化:“莱克莱尔”XLR最大的改进和亮点是其信息化能力和对观测、瞄准、火控系统的改进,其配备了全新的“蝎子”信息和指挥系统(SICS),以及开放式电子架构的“接触”战术无线电系统,可以实现法军多种装备联网协同作战,包括新型的“捷豹”装甲侦察车、“狮鹫”装甲车、VBCI步兵战车等车辆,下车战斗的数字化士兵,以及“虎”Mk3型武装直升机,同时交换语音和数据。“莱克莱尔”XLR还将配备“弹幕”反简易爆炸干扰系统、“蝎”式诊断测试装置、惯性导航和GPS耦合的定位系统、新的车长和炮手的人机界面、重新设计的主系统计算机以及健康和使用监控系统。“弹幕”反简易爆炸干扰系统是新一代干扰器,可防止简易爆炸装置被遥控引爆,检测到简易爆炸装置的那一刻,可以在不干扰友军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干扰各种频率的无线电信号。激光警告系统与GALIX多光谱被动对抗系统耦合,GALIX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干扰各类激光、红外观测设备,然后执行干扰压制,包括空中威胁。“莱克莱尔”XLR保留了其火控系统,SAGEM HL 60陀螺稳定炮手瞄准具结合了低漂移陀螺仪、高精度数字角度传感器、数字处理器和高级传感器、雷兹光电(汤顿)HL-58激光测距仪和模块化热像仪。车长有一个SAGEM HL-70陀螺稳定全景瞄准器,包括中间单元、瞄准器和电子单元,集成了伽利略导航系统,瞄准具可以识别4000米处的目标并未识别出来 2500 米处目标,能够在移动中对固定或移动目标进行射击,距离最远可达 4000 米。
9. PL01

隐身技术已经成为最近这些年军事领域的热门技术,从比较早的隐身飞机,到后来的隐身军舰,现在这股风终于吹到了地面主力装备上。不过,虽然看起来很高科技的PL01,最终并没有真正大规模装备,那么隐身坦克这个概念,是未来探索的需求,还是纯粹的探索性研究?对于军事隐身技术,有些以传统误解需要厘清。隐身并不是看不见,而是“低可探测性”。比如隐身飞机,不是说雷达就找不到了,而是雷达探测距离大大降低。本来接近尺寸的飞机,不隐身的在300km外就能被雷达看见,100km就能锁定。而隐身飞机可能在50km才被探测到,20km才能被锁定。这个就大大增加了突防的成功性。隐身军舰的概念也是类似的,可以大大降低雷达的可探测距离,从而达到军事隐身效果。毕竟现代武器的打击距离很远了,如果你在敌人数十公里外没发现,就被突然出现的武器击中,就如同被隐身攻击一样。一般的飞机军舰隐身,都是针对的远程探测手段,也就是雷达信号。但是地面装备,其本身作战距离就很近,并且地面对于雷达波的干扰很大,实际地面武器使用雷达波侦测的并不多,所以一般意义的雷达隐身是没什么用的。地面武器的隐身技术,更多是可视距离的低可探测性。简单来说,就是光学隐身。不过人类技术还太弱,真正的隐身是做不到得,但是降低探测距离还是可以的。军事领域很早以前就有降低可视化的思路,比如迷彩伪装,本质上就是降低视觉观测距离。当然,隐身坦克可不是整个伪装网就可以,那样就不叫隐身坦克了。PL01的主要隐身技术是红外光学隐身。这个主要是在夜晚起作用的。人类自从有了夜视观瞄设备,夜晚就不再是阻挡战斗的屏障了。一般来说,现有夜视设备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是微光夜视仪,一类是红外成像。微光夜视仪主要是近距离,放大自然光线效果,远距离效果很差。而红外成像设备,基于自然环境中存在的红外线进行观察,不受夜晚影响,成为无可见光情况下最主要的观察方式。即使在白天,有可见光情况下,红外设备也能根据温度差异来寻找地面目标,所以红外观瞄设备成为地面武器一种非常重要的观测手段。PL01就是做到的红外光学隐身。不同温度武器会发射不同强度波长的红外线,所以即使你在黑夜中,只要你和环境温度有差异,在红外设备中你就一览无余,甚至你在伪装网下,也能被观测到。PL01的隐身原理是,制造和环境温度一样的红外信号。PL01其外部大量覆盖一种瓦片装甲,这种瓦片可以调整温度。根据侦测的实时环境红外信号,自动调节外部瓦片装甲温度,使其和周边温度一样,红外信号一致。这个就如同把身后的图像拍下来投影在前面,把前面的画面拍下来投影在后面,于是前后的人都看不到中间的你。现实中可见光细节太多分辨率高很难做到视觉欺骗,但是红外图像细节较少,这样的欺骗就可能完成了。整个隐身思路非常优秀,这种隐身方式对于红外观瞄设备影响确实非常大,除了在晚上你看不到,即使在白天,你使用红外导引头的武器也没法瞄准。可以和周边融入一体的红外信号,同时,也能够伪装红外信号,本质上可以随时变化自己红外信号,这样对于标枪这种红外导引头的反坦克导弹可以说噩梦了。当然,PL01作为第一款实现这种隐身思路的坦克,其本身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是PL01使用的是CV90 IFV的底盘,这个本身是一个轻型坦克或者说重型步战车底盘,炮塔是无人炮塔,预备安装的莱茵金属120,有点小车拉大炮的感觉。因为车本身不大,所以主装甲是比较薄。计划使用聚合物+陶瓷装甲,基本具有全面防御14.5mm高速穿甲弹能力,采用附加装甲后可以防御50mm穿甲弹。这个就主战坦克而言是不太够,基本就是轻坦或者重步战车水准而已。PL01的防护策略,是通过隐身当对方无法观测,或者说观测到无法瞄准。后续用更多主动防御手段代替传统坦克装甲。不过,最终PL01并没有定型生产装备,主要是现有这种隐身的使用,还有很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野战使用的稳定性。瓦片装甲靠改变温度来模仿外部红外信号,但是作战环境中,泥浆、附着物等等都会影响其效果,实际效果很难做到设计需求。并且作为一个主战坦克,仅仅是夜晚作战课不够,靠主动防御和低可见性,薄皮装甲也导致对于复杂战场环境生存率堪忧。
PL-01基于瑞典CV90 IFV的底盘,该底盘 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并推荐了很好的产品。发动机舱位于车体的前部。按计划,这辆坦克将由一台大约10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该发动机可能来自德国。还计划安装自动变速器。据称PL-01的越野速度为50 km / h。PL-01可以配备一个深水涉水套件。该坦克有三名工作人员,包括指挥官,炮手和驾驶员。指挥官和炮手通过后舱门进出车辆。弹药也通过后舱门装载。该战车可以在车体中最多运载四名士兵代替弹药。PL-01使用隐形技术。它具有热伪装,因此很难用热传感器检测到。据称整个坦克将被无线电波吸收材料覆盖。然而,未知的是,该坦克的角度形状是为了减小雷达的横截面,还是仅仅为了使其更具未来感。有同轴7.62毫米机枪。另外还有一个遥控武器站,配备有另外7.62毫米机枪。或者,武器站可以配备12.7毫米重型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
按照计划,该坦克的先进火控系统将具有猎歼能力。还计划安装战场管理系统。
新坦克有一个无人转塔。弹药存放在带防爆板的单独隔间中。按照计划,新坦克将配备120毫米主炮,并配有自动装弹器。该炮将能够发射所有标准北约120毫米坦克弹药。据称,该坦克将能够以与普通弹药相同的方式发射反坦克制导导弹。计划为主炮携带约40发炮弹,其中包括12-16发随时可用的炮弹。虽然尚不清楚是否有可能在战场上加装自动装弹机。按照计划,将为出口客户提供一个带105毫米主炮的坦克。新坦克有一个无人转塔。弹药存放在带防爆板的单独隔间中。按照计划,新坦克将配备120毫米主炮,并配有自动装弹器。该炮将能够发射所有标准北约120毫米坦克弹药。据称,该坦克将能够以与普通弹药相同的方式发射反坦克制导导弹。计划为主炮携带约40发炮弹,其中包括12-16发随时可用的炮弹。虽然尚不清楚是否有可能在战场上加装自动装弹机。按照计划,将为出口客户提供一个带105毫米主炮的坦克。PL-01基于瑞典的 CV90120-T轻型坦克。它还与基于同一平台的Anders轻型坦克具有一些相似之处。PL-01坦克的重量据称为35吨。其他消息来源报道,该坦克的重量约为45-50吨。在防护,PL-01除了有上述的隐身化措施外,更是采用了主动防护系统。该系统由探测设备和拦截发射器构成,其中探测系统位于PL-01坦克的炮塔上四个方位角上,分别安装有4具平板相控阵雷达,以确保对车体外部进行360度监视 。根据波兰方面提供的最新视频,这款隐形坦克的红外隐形性能已经非常成熟了,配合车体侧部特殊的隐身装甲,PL-01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红外特征,比如说把自己从坦克变成一辆小轿车。卡尔森说:"瓦片装甲欺骗不了人眼,却能骗过红外探测仪。它还具备吸收雷达波的功能,所以,即使是空中的战机或无人机,也难以发现配备ADAPTIV装甲的坦克。 "
PL-01主战坦克参考数据:
乘员 3人
重量 35吨
车长 约7米
车宽 3.8米
车高 2.8米
最快时速 70公里(公路)
最快时速 50公里(越野)
最长行程 420~450公里
主炮 德国莱茵金属公司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
炮弹 DM63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IP属地:江苏1楼2024-06-28 09:43回复
    我去,总算看完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28 16:42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28 18:24
      回复
        怎说呢?算了。加油,我就不打击你了。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28 18:39
        收起回复
          我相信是初中生干的。。。


          IP属地:江西5楼2024-06-28 20:50
          回复
            后面几个算个集贸四代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6-28 21:32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28 22:22
              回复
                不是,哥们,T-90M、挑3、勒克莱尔改这都是三代半的车啊,标准非四代车,PL-01更是个没准的东西我小学就听说过现在高一都没消息了的那种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6-28 22:48
                回复
                  给我整不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6-28 23:07
                  回复
                    T-64什么时候有过燃气轮机了而且T-14新的3BM69只有650穿对标二期弹是个什么鬼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6-29 02:22
                    收起回复
                      还好你发在坦吧不是发在雷吧,发去雷吧分分钟会有上千条批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6-29 07:51
                      收起回复
                        你从哪找的数据,公厘都出来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29 08:51
                        回复
                          你需要重新分析四代坦克的特征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6-29 11:18
                          回复
                            为啥a7算a8不算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29 12:58
                            回复
                              dm63穿深1000毫米就不用看了,另外豹二a7抗穿1800mm抗破3000,天顶星科技是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29 15: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