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交通运输专业,21年毕业,在校期间通过英语六级,主修汽车工程方向。毕业前在导员的催促中,匆匆忙忙的与一家化工私企签订了三方协议,三班倒,地点可能很多人没听过,吉林白城,城市小且远离市中心,吃饭娱乐极不便捷,剪头发要打车十分钟才能找到理发店,且价格上天,正所谓*乡*壤出**,乱定价格在这座城市屡见不鲜。在正式工作前,公司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且要根据军训期间的表现程度进行打分,最后会影响岗位的选择(没错,这家公司将校招时定的岗位统统作废了),“外向”“积极表现自己”的人会优先选择公司的岗位,一场新入职员工的“大逃杀”就这么开始了,经过一个月的军训与军训后的演出汇报,那些“外向”“积极的人”进入了公司的办公楼,成为了HR、采购专员等等,我则成为了化工生产线上的一个普通操作工,每天三班倒,一个月到手4200。就这么,我在岗位上工作了将近四个月,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检、坐在中控室发呆、巡检、坐在中控室发呆。。我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仿佛要被困死在这条产线上,困死在这座小城里。于是,在我工作的第四个月,我坐在中控室里仔细地思考了我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我总结出了我无法忍受这份工作的五点:1.这份工作没有前途且危险(在我离职当月产线经理就因原料车间爆炸重伤住院);2.城市太小且没有活力;3.我不想今后继续从事化工行业,这不是我感兴趣的(当初应聘的时候是采购岗);4.我没办法忍受倒班与没有正常的节假日(过年不能回家,要在岗位上);5.工资太低(这条放在最后一条,因为当时我也被洗脑说是大学生刚参加社会,工资低很正常)。在思考完这些我选择了离职,尽管产线经理和工段长极力想挽留我,但我还是谢绝了。离职后我选择在家里脱产考研一年,在我离职和回家考研之间还有一段小插曲,我应聘了长城汽车,且顺利通过了面试,当时应该是11月,我在河北保定,看着排成长龙的体检者,这些人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且应届毕业的学生并不多,我就知道这家公司并不简单,我先办理了入住手续,进入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宿舍,发黄的墙壁、老旧的电扇、满地的垃圾(一点不夸张,新来的室友在我来之前已经扫了两大袋的垃圾出去,但依旧到处都是垃圾)、随处可见的烟头以及满屋的烟味,我都可以想象晚上睡觉是一种什么状态,烟味、汗味、呼噜声,于是在签正式合同前我拒绝了,HR问我原因,我回复说:“长城这么大一家公司,就给员工提供这种住宿环境,我无法忍受。”结合先前大排长龙的入职者,长城对待员工的态度可见一斑。从河北回家后,我在家脱产了一年来考研,我不得不承认,我对自己的自制力有些过于自信了,一个人在家是真的没有办法沉下心去学习,这跟在学校完全是两种状态,可能我在上了大学后整个人就懒散了下来,再也没有了高三时期的专注。结果也早有预见,我失败了,不得不又回到起点,且我的处境也远比我一年半之前糟的多,我没了应届生身份,且工作经历并不理想,我花了大把的时间用来投简历,在我入职现在这份工作前我在三个网络招聘平台(国聘、BOSS直聘、猎聘)投了将尽1500份简历,且每一份应聘的工作我都有去看招聘需求,考虑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我在找新工作时第一次将我未来想走的路考虑了进去,国企(稳定)、汽车行业(我本科学的汽车)、能挣钱、有发展前景、最好是和英语相关(英语六级)。终于,在经过了多个单位的面试(对于面试我早就不紧张了,面试的太多了,其实面试过程中专注于表达自己的诉求,让HR看到自己有什么能力就足够了,脸皮厚也是能力的一种)23年7月份,我入职了中国重汽集团,目前主要负责公司在独联体地区的业务,尽管重汽单休、工作压力大、节假日从来没正常放过,但是这份工作的待遇、前景、见识、对英语能力的锻炼都足以回馈我,让我感到满足。所以,对于将要毕业的或者以后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我想说的是,静下心来,考虑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好好想想自己有什么优势(这些优势不是指那些个证书,而是自身性格带来的优势),什么样的工作才能让自己真正满意,并朝着这个方向不停的走。我相信,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被一时的失意困住。我认为,以我们辽石化出身的学子想找到满意的工作,最起码的两点,英语四级、不挂科(至少专业课不要挂),所以,还是努力吧。最后我想以我的职业生涯,也是我未来要努力的方向给大家一点建议,在国内各行各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什么行业能赚钱,且潜力巨大?我认为是外贸,目前就商用车来讲,海外市场,尤其是非洲、中东,南美、独联体是绝对的潜力市场,外贸,不仅会增长见识、锻炼外语,对于自身,这也是一段足够精彩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