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吧 关注:43,060贴子:1,028,169
  • 13回复贴,共1

适合不适合支具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务必请家长好好看看这个视频:邱勇教授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https://v.qq.com/x/page/m0187u8acmx.html?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qqf
这是我发现有关著名专家关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最具权威性的科普讲座了,引用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他观点。
我想从我这十几年来观察数千名支具治疗案例和对部分患者多年的跟踪观察结果,谈谈我们怎么来判断或决定是否该给自己孩子进行支具治疗了。
首先,在明确自己孩子侧弯状态(侧弯的形态、侧弯度数与单节平均度数、臀中距、顶椎位置与偏距、risser征等)前提下,对支具治疗还要有一些基本认知:
1、骨骼即将闭合或者已经闭合(女孩例假超过2年),支具的疗效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无效的。
2、尽管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尚有生长潜能的孩子侧弯度数达到20度以上应该支具治疗,但有些侧弯度数不到20度(大于15度)的情况,也可以考虑支具治疗,比如:剃刀背偏重,脊柱旋转偏重,身体歪斜偏重,腰弯的下终椎下缘的倾斜度偏重,高低肩偏重,可以考虑支具提前介入(通常选择夜戴即可),谨防加重,使未来支具治疗难度加大。
3、除了第2条说的情况以外,如果侧弯度数小于20°,即使明知有可能加重也是等到加重符合支具治疗条件再上支具。主要是考虑到侧弯度数过小,支具的矫正力就不可能过大,较小的矫正力对侧弯的改善帮助并不大(矫正效率偏低);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过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过早的穿戴支具还会产生对支具的过度依赖,自我平衡能力降低。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现在很多支具是不合格支具,严格来说80%的支具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并无国家或行业强制标准,完全是从支具矫正原理的符合性分析结果和大量案例疗效结果观察所得),遇到不合格支具,样本较为简单的形态,有可能变得复杂起来。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很被动,但我们千万不要误会只能坐等加重了。较好的选择还是要通过科学的针对性运动加以改善。
4、一种错误的认知:因为孩子学习负担较重没有时间运动,所以提前选择支具治疗,好像支具上身就万事大吉,家长也感觉到尽职尽责了。其实不然,除了第3条说的原因,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学习和健康谁更重要?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健康更重要。但有趣的是接下来家长马上就会说现实是孩子读书太辛苦了,哪有时间运动啊!
这个回答正说明孩子的健康已经受到很大威胁。在生长发育期间,竟然没时间运动,这对孩子健康肯定是大大的不利。我们暂且不说健康比学习更重要,至少同等重要吧?!孩子不作业家长们能允许吗?为什么同等重要的运动不做就能接受呢?或者孩子得了其它的疾病,你会因孩子学习太忙没时间去治疗吗?读书为什么?大话不说,说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总不会有错吧。没有健康的身体,哪来的更好生活?今后我们做家长的也会为此留下终身遗憾。
通过运动康复治疗轻度侧弯的过程,除了能加强孩子的体质,也能培养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我遇到不少侧弯孩子(即有保守治疗的,也有手术治疗的),不仅获得满意的疗效,学习也很好。这样孩子的家长普遍反馈给我的信息是孩子比以前自律多了,自信多了,身体也健康多了,无不感概因祸得福。时间如弹簧,没有一天挤不出一小时的办法,平时时间抓紧一点,总能挤出时间来做运动的。既然科学的针对性运动有利改善轻度侧弯,我们就该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时间来做运动。没有1小时就40分钟,没有40分钟就30分钟(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5;除了拍片,平时如何观察才能更好地掌握孩子侧侧弯的状态是有所改善,还是基本未变,或是有所加重?
(未完、待续)


IP属地:江苏1楼2024-08-17 16:13回复
    (接上一楼)
    对于轻度的侧弯,听到最多的医嘱就是“注意观察”。“注意观察”是不是就是拍片?多长时间拍一次片?除此之外如何通过观察体态来发现脊柱侧弯的变化是改善了,还是维持未变,或者加重了?拍片检查医生会给出指导,但如何通过观察体态来观察脊柱侧弯的变化,却很少有明确指导的。
    尽管有的医生会建议在10-15岁发育高峰时要增加一年当中的拍片检查次数,比如半年(甚至3个月)拍片检查一次。
    有无必要过频拍片检查?这是很值得商榷的。能不能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对脊柱侧弯是否加重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来减少拍片检查的次数呢?答案是完全可以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科普文章或者视频,或者学校体检采取的检查措施,最常见的有:高低肩、身体不正、两侧腰部内收程度的差异或与胳膊之间的距离差异,肩胛骨不对称(上下高低或倾斜),弯腰剃刀背等。仅仅学会这些观察,我们是不是就能发现脊柱侧弯的变化了?仅凭肉眼去观察这些特征,往往发现变化,已经加重了很多了。
    我们知道,人的肉眼是不可能观察到侧弯度数、顶椎偏距的,但侧弯的很多指标是可以通过体表特征得到的。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在家观察脊柱侧弯是否加重的一个方法:拍体表照对比法。
    有的家长可能会图省事,不去拍照留存,仅凭目测。要知道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或者三天两头的目测产生视觉疲劳,最后可能自己也搞不清和三个月前比较到底有多少差别了。
    如何拍体表照:
    为了增加可比性,拍站立后背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
    1、照片要拍正,选择在家站在门框中拍照,将门框作为拍照背景,将门框拍到横平竖直,就说明照片拍正了。
    实在拍不正,可网购带蓝牙的固定式手机架拍。手机拍摄高度选择腰部高度,拍摄者不要离被拍摄者距离太近。
    2、尽量选择正对灯光的门框拍摄,如果没有,需要增加补光,以防止光线的阴影产生视觉误差。
    3、站位要一致,可以选择双脚分开距离为一只脚宽。
    4、站姿要一致,既不要将肌肉绷得紧紧的,也不要过于放松。双手自然下垂,自然吸气屏住呼吸,平视站稳即可。
    5、不要穿拖鞋拍照,光脚或穿磨损较小的运动鞋拍照,两种方式只能选择一种,并保持每次拍照的选择相同。
    6、露脖、露背、露胯、露股沟。
    7、拍照的时机选择:每次拍照选择睡前拍,并始终保持在这个时刻拍照。千万不要在早晨起床后就拍。
    8、如果骨盆左右有高低,在有利冠状面平衡指标(臀中距)尽量减小的前提下,应该垫平拍照。
    弯腰后背照需要做到以下几个要求:
    1、如果不是一道弯,弯腰看可能会有左右不同倾斜方向的剃刀背,这种情况需要对不同的方向的倾斜的剃刀背进行拍照,并用剃刀背倾斜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2、在弯腰部位的高度上,在门上做一道水平线,这样拍弯腰照就没有拍正门框的需要了(确实很难拍正门框了),这条水平线在照片中就是测量剃刀背倾斜角的基准了。
    3、双脚分开距离为10公分,弯腰角度为90°弯腰,双手自然下垂并各自正对自己的小腿。
    4、正前、正后方向都拍。



    前后体表照如何对比?主要的观察点在哪里?
    因为脊柱侧弯指标实在太多,我将举例说明一些主要的观察点,供家长们平时观察使用。
    (未完待续)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4-08-18 00:29
    回复
      2025-08-04 15:28: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们在网上已经知道了如何通过体态的观察发现脊柱侧弯,但如何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脊柱侧弯的变化是加重了,还是没有明显变化,或者是减轻了却很少有具体介绍的。下面我给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拍体表照对比法。

      在获取的符合1楼要求的站立后背照上画线:
      1、髂骨最宽处画上画条水平线,并在中点做一条垂线(S1中垂线),这条垂线即是人体的中轴线。
      2、在颈椎C7处同样画线上画条水平线,并在中点做一条垂线(C7中垂线),这条垂线与S1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①即是臀中距,也就是冠状面平衡指标。这项指标非常重要,它的大小表示了身体在冠状面失衡的严重程度和躯干的偏移方向。
      3、胸弯顶椎对应肋骨在胸廓最凸位画上一条水平线,并在中点做一条短垂线,这条短垂线与S1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②和在S1中垂线左右的位置反映了胸廓的不对称程度和侧凸的方向,它的大小和在S1中垂线左右的位置反映了胸弯顶椎偏距的程度和偏移的方向(尽管不能直接反映胸弯顶椎偏距的具体数值)。
      4、腰弯的顶椎对应腰廓(如果顶椎高于T12肋骨,紧贴肋骨下方)画一条水平线,并在中点做一条短垂线,这条短垂线与S1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③和在S1中垂线左右的位置反映了腰廓的不对称程度和侧凸方向,它的大小和在S1中垂线左右的位置反映了腰弯顶椎偏距的程度和偏移的方向(尽管不能直接反映腰弯顶椎偏距的具体数值)。
      5、沿着股沟上端向上画一条短竖线,这条短垂线与S1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④和在S1中垂线左右的位置反映了骨盆旋转的程度和旋转方向。如果股沟线不垂直,存在明显倾斜,倾斜的程度和方向反映了骶骨倾斜程度和方向。
      6、画出左右肩水平线,落差⑤反映了高低肩的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颈椎倾斜的程度与方向。
      7、画出左右肩胛骨最凸处水平线,落差⑥反映了T4-7倾斜的程度和方向。
      8、画出双跨上拐点位置水平线,落差⑦反映了骨盆在冠状面倾斜的程度和方向。
      9、画出左右屁股最下端水平线。落差⑧反映了骨盆在冠状面倾斜的程度和方向。
      上述①~⑧大于0都是脊柱侧弯的特征表现,侧弯越严重,这些特征值越大。我们利用这些体表的侧弯特征来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脊柱侧弯的变化情况,可以减少拍片次数和家长相隔一段时间不拍片就存在的焦虑情绪。
      如果这些侧弯特征值均无明显增加或者表现出略有降低的情况,就无必要频繁拍片。
      当然,对于支具治疗者,如果在支具做好后没有拍过支具片,3-4个月的治疗下来,还是应该去拍脱支不低于24小时的复查片,为支具的调整提供精确的影像依据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支具治疗的最初满一个月的时候,我们发现脱支体表照与支具前体表照改善不明显或者部分指标明显加重,应该尽快带上对比体表照找支具师对支具做出及时调整,不要傻傻的地等待三、四个月后拍完复查片再去找支具师。这样做很可能会耽误几个月的治疗,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加重情形。
      对弯腰体表照的对比,主要的观察对比的点在剃刀背倾斜度(后拍照)和双肩高低(前拍照)。有鉴于拍照的视觉误差和拍摄角度的不同,还是用剃刀背测量工具来测量剃刀背倾斜度较为准确。


      IP属地:江苏3楼2024-08-19 17:57
      回复
        吧主您好!怎么跟您联糸?发了私信,盼您回,谢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2-26 09:49
        回复
          孩子脊柱侧弯.好些问题请教,谢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2-26 09:5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29 19:31
            回复
              16岁男孩,请老师帮忙看看,建不建议支具治疗,万分感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29 19:32
              回复

                Risser征4.5级,支具效果已经较差了。当然,支具做得好,还是有希望降低几度的。如果没有时间做针对性运动又想能降低侧弯程度,也可以考虑夜戴支具。只是切忌支具下不能加重颈椎右倾(即不能托高左肩和左腋下横向压点位置不宜过高)+臀中距不能增加(很多支具师难做到这一点)。从侧位片看,问题较多,我更倾向做针对性运动矫正。


                IP属地:江苏9楼2025-01-29 20:22
                回复
                  2025-08-04 15:22: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非常感谢老师的回复!!再上传一张手机拍的胶片,骨骺更清晰一些。有4、5级了是吗? 我们从2022年以来一直在深圳市二医院检查,那里的医生不建议支具。半年前图方便在家附近骨科医院复查,那里的医生建议支具并推荐了龙脊康,最近去龙脊康看了,纠结再三还是没有接受支具(怕对小孩的心理生理有影响)。这几天看了老师您的贴,感觉那里好象不大靠谱(比如说脱支4小时)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1-30 01:07
                  收起回复
                    您所说的侧位片的问题,支具是解决不了的是吗? 针对性运动也不知该去哪里找专业人士,请问老师您对深圳这边的相关机构了解吗?能不能推荐一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30 01:1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12楼2025-04-24 2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