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吧 关注:860,016贴子:7,602,640
  • 2回复贴,共1

合肥,在安徽内部历史上堪称是最大搅屎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合肥、寿春、凤阳,历史上的淮西三镇“庐州、寿州、濠州”,三州浑如一体,共同构建淮西铁壁。合肥负责扼守有江南咽喉之称的“濡须口”,寿春负责扼守中原南下江淮的唯二水道之一颖水在下蔡的入淮口“颖口”,凤阳负责扼守中原南下江淮的唯二水道之一涡河在怀远的入淮口“涡口”。诚如古人所言:“自古天下裂为南北,其得失皆在淮南。”南宋亦有“三州安则淮甸无虞,江面奠枕”这一说法。而其中关键就在于“颖口”、“涡口”、“濡须口”的争夺。
寿春,堪称是安徽江淮地区传统老大,和平年代与乱世年代都很有存在感,安徽江淮地区在古代的官方称呼为“淮南”,北宋开始为“淮西”。而寿春基本上在古书中都可以用来作为淮南的代指,资治通鉴始于晋阳之战,终于寿春之战,可见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
凤阳,该市在历史上主要有两次出彩之处,第一是钟离之战,第二则是在元末明初以濠州人为主体,带领淮西子弟北伐中原,建立大明帝国,重塑华夏。元末明初意味着淮西的巅峰。凤阳虽然就那一次大爆发,但就足以奠定了如今安徽以及隔壁江苏的基本盘。
合肥,每逢南北对峙时期,其出镜率高的可怕,尤其是在宋金、宋元战争这一南宋被动挨打的年代。也诞生了许多诸如张辽、韦睿、刘锜、杜杲等出名镇将。而合肥为皖之中的地理特点,也让其与许多安徽其余各市的军阀有过交手记录,堪称安徽内部最大搅屎棍。比如杨行密的淮南军对皖南的宣歙军,左君弼的庐州军和朱元璋的濠州军这一围绕巢湖水师统治权展开的淮西争霸战,李鸿章的淮军对皖北的捻军。而杨行密干掉宣歙军以及李鸿章干掉捻军则对皖南、皖北历史进程影响极大,前者让宣城一蹶不振,让皖南从此丧失自主权。后者更让亳州失去了重振的希望,避免了皖北脱离安徽。
晚唐时期整合江淮后打皖南,晚清时期整合江淮后打皖北。古代皖北中原三大军阀,亳州曹操在汉末被周瑜于赤壁打败,宿州朱温在晚唐被杨行密于清口打败,颍州刘福通在元末被左君弼于安丰击杀。考虑到网上现在有一个观点,称淮西为中原宿敌、草原克星、汉族打手。那么合肥简直堪称是皖北宿敌、皖南克星、淮西打手。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9-08 16:58回复
    其实古代宣城在皖南号召力真的是极强,拿下宣城就基本上拿下皖南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9-09 11:03
    回复
      2025-08-04 19:46: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宣城主要在秦彦对阵杨行密、朱亮祖对阵朱元璋两次战争失败后,被打压了。杨行密时期改宣歙道为宁国节度使,虽然驻地还在宣城,也管辖歙州。但是歙州刺史陶雅同时还兼任西南面招讨使,后又遥领武昌节度使。这就导致歙州几乎与宣州在宁国节度使内部平级,相当于今天山东省省会济南和计划单列青岛之间的关系。而朱元璋时期更是从宁国府里的今天芜湖马鞍山的长江以南地区拆分出太平府,由当涂负责管辖。总之,宣城绝对是皖南落差最大的城市。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9-09 11: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