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日文原版原文翻译,保留原汁原味。对文本中一些错误信息进行了修改和备注。
1、黄巾之乱—序章—
<发生条件>
A:完成剧本【黄巾之乱—序章—】
<效果>
无特别效果
2、黄巾之乱
<发生条件>
A:剧本【黄巾之乱】开始后
B:玩家君主为刘备以外
<效果>
无特别效果
3、桃园之誓
<发生条件>
A:剧本【黄巾之乱】开始后
B:玩家君主为刘备
<效果>
无特别效果
4、反董卓联合
<发生条件>
A:剧本【反董卓联合】开始后
<效果>
1年时间的反董卓联盟成立
5、群雄割据
<发生条件>
A:剧本群雄割据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6、关中征伐
<发生条件>
A:剧本关中征战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7、三国鼎立
<发生条件>
A:剧本三国鼎立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8、灵帝驾崩(一)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玩家君主为何进以外
C:何进在洛阳
D:袁绍健在
<效果>
A:何进死亡,洛阳变成空白地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C:何进属下的太守独立
9、灵帝驾崩(二)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玩家君主为何进
C:袁绍健在
<效果>
A:何进军全部太守独立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10、灵帝驾崩(三)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何进死亡
C:袁绍健在
<效果>
A:韩馥、丁原、鲍信、刘焉、王匡、桥瑁、刘虞如为太守则独立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11、董卓进入洛阳
<发生条件>
A:189年9月~189年11月
B:事件【灵帝驾崩】已发生
C:董卓占据洛阳
D:丁原为君主
E:吕布为丁原属下(注:吕布和丁原必须在同一座池,原文条件未写明)
<效果>
A:洛阳发展下降
B:丁原死亡
C:丁原占据的城池和武将归董卓属下
12、结成反董卓联合军
<发生条件>
A:189年12月
B:事件【董卓进入洛阳】已发生
C:董卓占据洛阳
D:曹操为君主
<效果>
1年时间的反董卓同盟成立
(注:选择189年12月剧本,开场剧情即结成反董卓联合。此开场剧情不视为完成事件【结成反董卓联合军】)
13、反董卓联合解散
<发生条件>
A:发生事件,反董卓联合已经成立
<效果>
反董卓同盟终止
(注:选择189年12月剧本,开场剧情即结成反董卓联合。此开场剧情不视为完成【结成反董卓联合军】事件,但190年12月仍可触发【反董卓联合解散】事件。)
1、黄巾之乱—序章—
<发生条件>
A:完成剧本【黄巾之乱—序章—】
<效果>
无特别效果
2、黄巾之乱
<发生条件>
A:剧本【黄巾之乱】开始后
B:玩家君主为刘备以外
<效果>
无特别效果
3、桃园之誓
<发生条件>
A:剧本【黄巾之乱】开始后
B:玩家君主为刘备
<效果>
无特别效果
4、反董卓联合
<发生条件>
A:剧本【反董卓联合】开始后
<效果>
1年时间的反董卓联盟成立
5、群雄割据
<发生条件>
A:剧本群雄割据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6、关中征伐
<发生条件>
A:剧本关中征战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7、三国鼎立
<发生条件>
A:剧本三国鼎立开始后
<效果>
无特别效果
8、灵帝驾崩(一)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玩家君主为何进以外
C:何进在洛阳
D:袁绍健在
<效果>
A:何进死亡,洛阳变成空白地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C:何进属下的太守独立
9、灵帝驾崩(二)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玩家君主为何进
C:袁绍健在
<效果>
A:何进军全部太守独立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10、灵帝驾崩(三)
<发生条件>
A:189年5月
B:何进死亡
C:袁绍健在
<效果>
A:韩馥、丁原、鲍信、刘焉、王匡、桥瑁、刘虞如为太守则独立
B:君主、太守以外的宦官死亡
11、董卓进入洛阳
<发生条件>
A:189年9月~189年11月
B:事件【灵帝驾崩】已发生
C:董卓占据洛阳
D:丁原为君主
E:吕布为丁原属下(注:吕布和丁原必须在同一座池,原文条件未写明)
<效果>
A:洛阳发展下降
B:丁原死亡
C:丁原占据的城池和武将归董卓属下
12、结成反董卓联合军
<发生条件>
A:189年12月
B:事件【董卓进入洛阳】已发生
C:董卓占据洛阳
D:曹操为君主
<效果>
1年时间的反董卓同盟成立
(注:选择189年12月剧本,开场剧情即结成反董卓联合。此开场剧情不视为完成事件【结成反董卓联合军】)
13、反董卓联合解散
<发生条件>
A:发生事件,反董卓联合已经成立
<效果>
反董卓同盟终止
(注:选择189年12月剧本,开场剧情即结成反董卓联合。此开场剧情不视为完成【结成反董卓联合军】事件,但190年12月仍可触发【反董卓联合解散】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