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3日漏签0天
旅游管理吧 关注:28,214贴子:103,205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旅游管理吧
>0< 加载中...

什么才叫旅游:论(非)惯常环境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想和大家聊聊如题的问题,关于什么才叫旅游,以及什么是(非)惯常环境。这个标题其实不太好——已经预设了“旅游定义与惯常环境有关”的观点,但是我前半段标题作为后半段(也是核心内容)的引子,还是决定这么起了。
大家好,我是小镇白鹭,这个名字的由来得分两部分讲:小镇是因为我是小镇出来的做题家,靠着还算过得去的分数考入普通大学;而白鹭是一种象征纯洁与进取的水鸟,我希望我也能永葆纯洁与进取。
我一直是一个表达欲旺盛的人,而自考入旅游管理系以来,就对“什么是旅游”这种话题保持兴趣,经过三年求学,我对旅游的学术定义(与技术性定义相对)和惯常环境的研究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这篇文章其实很早就在构思,只是一直都无法真正落笔,那就干脆化整为零,我以连载的方式一点点诠释,同时也算作个人的一次思想练习。如果这个帖子真的对某位旅游人起到了帮助,那一定是我莫大的荣幸。
最后,欢迎各位学子与从业者对本帖不吝批评与指导!也欢迎提出任何疑问,我定不遗余力解答!
母校镇楼,这里就是我的惯常环境。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楼自占,先打个预防针:我在编辑文本的时候常常出现前后双引号倒置的错误,我会尽力校对,但难免有所疏漏,请大家多多包涵


2025-08-03 11:37: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每一位就读旅游管理系的学子都会上一门《旅游学概论》,这种xx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可以顾名思义:旅游学嘛,研究旅游的!
那么,旅游是什么?什么是旅游?
我在与一位哲学系师兄聊天的时候发现,我们更擅长回答具象而非抽象的问题。
例如你在黄山逮住一个正在自拍的幸运观众提问:“你是来旅游的吗?”他当然可以回答是或不是。但是如果问“你知道什么是旅游吗?”他可能第一反应是“这什么鸟问题”然后指指周围的游客:“这就是旅游啊,我们都在旅游。”
这位远方来客自然是旅游者无疑,但如果我把距离拉短一点,黄山市本地人去爬黄山算不算旅游呢?
或者我把行为改变一下,广东省的朋友去黄山考察地质,算不算旅游呢?
或者我把动机改变一下,安徽省的朋友为了锻炼身体而徒步前往黄山并攀登,算不算旅游呢?
除此之外,在不同语境下,旅游有着不同的含义:一位游客说“我来旅游了”是指行为/活动;一位从业者答“我最近在搞旅游呢”是指行业/产业;一封文书写“大力发展旅游”可能是指体系/事业……
那么在学术讨论领域,旅游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当我们说“旅游”时,我们在说什么?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符号学家里多夫(David Lidov)直言:“众所周知,科学不必定义它们的基本术语:物理学不必定义‘物质’,生物学不必定义‘生命’,心理学不必定义‘精神’。”但是旅游学作为研究一种意义丰富的符号的工具,如果不能首先处理自己的基本定义,那么就会造成对现象描述错位、结论矛盾相悖的后果,严肃的讨论毕竟要从一个定义出发(赵毅衡,2023)。所以自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现象”(本文暂时不讨论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进入科学视野以来,便有前赴后继的学者提出了他们对旅游的定义。
……先睡觉吧,明天整理下这方面的文献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半夜开e看着虽不完美但终于在起步的帖子,心里五味杂陈,担心不够严谨导致失误进而误人子弟,担心不够自律而太监烂尾,担心这种帖子不受欢迎甚至被批评“有什么用”,希望能坚守本心写好来吧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世界旅游组织(1995)对旅游做了如下界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者其他目的而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一个人的惯常环境是由其居住地周围的地区及其所有光顾的地方组成的。”
太长了?没关系,我们只需要关注三个关键词,在有关旅游定义的讨论里通常离不开——
异地(离家、离开惯常环境)
短暂(常见为不超过一年)
目的(为了休闲或其他)
例如1981年澳大利亚学者Leiper认为旅游是一个包含产业与旅游者的系统,而基于休闲和离家暂居至少一晚以上的旅游者是该系统的动力因素。
例如1993年英国学者C. Cooper认为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是 “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张凌云教授在其2008年的文章《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中收集了30种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并通过现象学悬置的方法探究旅游的本质,并指出旅游概念是一个多层结构,第一层概念是“人们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第二层次是这种需要和行为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种定义,因为它太繁杂,不够美。好在用不着我说,自有我的嘴替——


  • 小镇白鹭
  • 小吧主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第一层面上,该定义已经接近旅游的本质,但是按照张凌云的定义,国家干部到某地挂职锻炼、科学家极地考察……都将会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因为这些活动都可以视作是人们的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对惯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而事实上,这些活动显然不属于旅游的范畴。”(王玉海,2010)
定义存在反例就说明仍有缺陷,并不能完全描述对象的本质。
更不用说,在第二层面上,张凌云教授的定义回到了谢彦君老师批判的“泛化”的老路,陷入了“鸡=鸡+蛋”的错误等式中。


2025-08-03 11:31:4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愿意姿态
  • 旅管新人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旅管硕士在读,一时兴起又看到贴吧。没想到除了广告外,还有认真发帖的童鞋,感慨万千啊


  • 球球求求你和球球揪揪
  • 旅管新人
    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厉害(ง •̀_•́)ง


  • 貌比徐坤
  • 旅管才子
    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好帖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7回复贴,共1页
<<返回旅游管理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