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969贴子:3,013,791

我也来解读解读《道德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多数人解读《道德经》不过是东拼一句,西凑一句,玩玩文字游戏,说些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话语。要么就是一大堆空洞的大道理。实际上《道德经》全文前后呼应,整体上都在阐述同一个东西。
这本书光去读是永远都读不懂的,一个人只有拥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对自身经历和这个世界深入的观察思考,快要接近老子或和老子悟到同样的水平时,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道德经》。大多数的解读者局限性也在于此。


IP属地:陕西1楼2024-11-19 21:31回复
    知之而后行 行而后知 方为真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20 07:32
    收起回复
      2025-08-04 04:21: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既然如此,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的见解?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20 12:05
      收起回复
        《道德经》所阐述的知识是完全可以放在现代知识体系中的,属于它的位置应该是心理学和哲学的最顶端。
        现代科学体系产生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倡导人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事物,对万物进行归类探索,才有了现代科学体系的雏形。比如说人们去观察总结天体的运动,所以有了天文学;人们去观察总结物体的运动,所以有了物理学;人们去解剖尸体研究,所以有了生物学等;人们探究自身情绪的变化,所以有了心理学。而《道德经》就是老子探索自己心灵的变化,而总结出来的知识。心灵的本质是一团人类还未能探索到能量,它位于人的胸膛中央上方一点的位置,人们只可以向内感受到它的存在,向外观察到它的一些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这本书的第一章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我常常在没有欲望的时候观察自己内在的变化奥妙,又常常在有欲望的时候观察自己内在变化的端倪,这俩种变化虽然都处在同一位置,却有着不一样的命名,很玄妙。在这些变化中,我认识到了一种我自己命名为“道” 的心灵,但是你不要用对待一个物体名称的惯性思维来思考我说的这个“道”,所以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没有名称,人类像万物的母亲一样为万物命名,语言文字只是人类发明的一种交流工具,它具有天生的刻板性、局限性。人类认为语言文字可以表达所有的事物,本来就是一种局限性的认知。
        接下来所有的文章,都是对“道”变化的玄妙展开来讲的。


        IP属地:陕西4楼2024-11-20 15:59
        收起回复
          最伟大的文字不是文字,而且标点符号,就因为少了标点符号第一章就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观念差异太大,无法沟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20 16:28
          回复
            知之而后行是必然因果被造性,
            知是后天的有,行是后天的无,
            有无相生,相对性。
            行而后知则是自由因果创造性,
            行是先天的无,知是先天的有,
            无中生有,绝对性。
            合为真知即是道,合是一有一无,
            真知是自由又必然即自然,亦即无为无不为。
            符合先天理性自由因果律和后天理性必然因果律。
            据此可知:
            道生一,一是自由因,
            一生二,二是自由果,
            二生三,三是必然因,
            三生万物,万物是必然结果。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21 07:27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21 08:21
              回复
                冬天小鸟没食物吃,买稻谷玉米放楼顶空旷地方,小鸟🐦会来吃。放生也要护生
                ①解决生理需求,我是我,淫心是贪欲心,贪欲是自私,戒色第一步,葱蒜韭菜洋葱戒了,发心孝养父母,利益众生。
                ②男性寡欲又养肾的好办法,揉后脑勺,两脚心相对而睡觉。
                ③念秽积金刚,除欲咒,每天2小时以上,效果很好。
                ①衣服纽扣更好,拉链很容易坏,搜索…纽扣外套…都能找到。
                ②推荐X浏览器体积1M 。 ALOOK浏览器。 雨见浏览器。能锁屏播放视频,下载网页视频。
                ③什么是孝?一者孝养父母身,二者孝养父母心,三者孝养父母志,四孝养父母慧
                ④可怜天下父母心,成年父母都可怜,孩子一定更可怜。
                ⑤修行最快最好的方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直接求生净土。
                ⑥看人家烟三代,油三代,关三代,富二代三代,有人世世代代都是穷人有人世世代代都是富人,答案在这里。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
                ⑦农夫与蛇,农夫放弃不能靠近毒蛇原则,所以被咬死。帮助别人要坚持原则。
                ⑧别人说为我好,怎么回??给钱我,才是为我好。
                ⑨买空调,充电宝,台灯,灯泡,手机,烧水壶,电陶炉,……都有拆解评测视频,购买前看评测视频。知道怎么买了。
                ⑩父母用什么理由叫你结婚生姓,其实也是生你的理由。
                ⑩①不要被淘汰这个词忽悠,很多好东西不是被淘汰,是被放弃了。我要被社会放弃淘汰了,我被社会接纳肯定了。
                ⑩②洗衣服最快方法,淋浴时在喷头下用手一边洗一边搓。搓完直接挂起来,不用洗衣粉不用桶不用洗衣机,这个方法很好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21 09:49
                回复
                  2025-08-04 04:15: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冬天小鸟没食物吃,买稻谷玉米放楼顶空旷地方,小鸟🐦会来吃。放生也要护生
                  ①解决生理需求,我是我,淫心是贪欲心,贪欲是自私,戒色第一步,葱蒜韭菜洋葱戒了,发心孝养父母,利益众生。
                  ②男性寡欲又养肾的好办法,揉后脑勺,两脚心相对而睡觉。
                  ③念秽积金刚,除欲咒,每天2小时以上,效果很好。
                  ①衣服纽扣更好,拉链很容易坏,搜索…纽扣外套…都能找到。
                  ②推荐X浏览器体积1M 。 ALOOK浏览器。 雨见浏览器。能锁屏播放视频,下载网页视频。
                  ③什么是孝?一者孝养父母身,二者孝养父母心,三者孝养父母志,四孝养父母慧
                  ④可怜天下父母心,成年父母都可怜,孩子一定更可怜。
                  ⑤修行最快最好的方法: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直接求生净土。
                  ⑥看人家烟三代,油三代,关三代,富二代三代,有人世世代代都是穷人有人世世代代都是富人,答案在这里。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
                  ⑦农夫与蛇,农夫放弃不能靠近毒蛇原则,所以被咬死。帮助别人要坚持原则。
                  ⑧别人说为我好,怎么回??给钱我,才是为我好。
                  ⑨买空调,充电宝,台灯,灯泡,手机,烧水壶,电陶炉,……都有拆解评测视频,购买前看评测视频。知道怎么买了。
                  ⑩父母用什么理由叫你结婚生姓,其实也是生你的理由。
                  ⑩①不要被淘汰这个词忽悠,很多好东西不是被淘汰,是被放弃了。我要被社会放弃淘汰了,我被社会接纳肯定了。
                  ⑩②洗衣服最快方法,淋浴时在喷头下用手一边洗一边搓。搓完直接挂起来,不用洗衣粉不用桶不用洗衣机,这个方法很好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21 09:49
                  回复
                    想要理解“道”很容易,找准切入点,便可以一击必杀,难的是理解整篇文章所描述的“道”的变化。下面我就把这个切入点展开来说。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
                    这俩章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全篇最好理解“道”的地方。译文为网络摘抄,有些地方翻译的不是很好,能理解大概意思就行了。我举几个日常的例子来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说“谢谢”,是因为被礼仪所教导,但是你有没有发自内心、发自真心的感谢过一个人,很难有吧,因为你缺少经历,只有你体验过深刻的孤立无援,绝望痛苦,在那之后不产生戾气的前提下,你才会有可能真心的去感谢一个帮助你的人。就像你去投喂狗狗食物一样,那些被圈养被照顾的狗,情绪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但是那些饱经风霜、经历了生存各种痛苦的流浪狗一般会流露出那种真情的眼神,当然也会有一些狗经历了生活的摧残而变成疯狗。无论是那些人还是那些动物,他们的心中诞生了一种叫做“真”的心灵。这种心灵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也是我前面文章里所说的“里心”,而所谓的“得道”,就是把这种心灵完全使用出来,并能够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
                    再举一个例子。文化中所教导的礼仪让我们见了面打招呼,问好,不然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但是有些人就会变得社恐,他们害怕遇到熟人,因为他们不喜欢刻意的去做那些礼仪,但他们遇到喜欢的人也会变得打招呼,交流,他们只是更喜欢“真”,内心中“真”的那种心灵占比要多一些。
                    再来一个例子。文化中倡导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是让我们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之所以倡导,是因为已经缺少这种东西了才去倡导。如果所有子女和父母之间感情良好,互相关爱,也就不会去倡导了。
                    综上所述,再回到《道德经》原文来看看就可以理解了。“大道废,有仁义”:如果把“真”废除掉,那么人和人之间才会提倡礼仪、仁慈这些。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正是人和人之间缺少了真挚的感情,才会提倡礼仪,仁慈这些。
                    “慧智出,有大伪”:真理和智慧出现的时候,虚假的真理和智慧才能被辨别出来,所以虚假的真理便成为了”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亲人之间出现了矛盾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孝和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陷入危乱的时候,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忠臣。后俩句就是我们常说的“患难之时见真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拥有上等德性的人,外在的表现看起来好像没那么有德,但他们才是真正的有德。因为上德就是“道”+“德”,由心而动,率真而行。下等德性的人外在看起来好像从来都不缺少德,但是他们才是真正没有德的人。上德的人是“无为”的,不会去刻意的做,下等德行的人会刻意的去表现。总的来说世界上大概有四种人拥有”下德”吧,第一种人自尊心脆弱,害怕周围环境道德的批判,所以刻意的去行“德”。第二种人则是“德”的表演者,他们洞悉了一些人性,善于在人群中立人设,满口仁义道德,为了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第三种人则是用“德”来装饰自己,他们刻意的行“德”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好的德行,之后优越感十足。第四种人则是被驯化者,用学到思维、逻辑去行德,同时来约束、批判别人。这些人本质缺少一种叫做”真“的心灵,他们的"德”都在思维里。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这句话和我们常说的道德绑架有着相同的意思。接受了礼仪和世俗道德约束的人,也必会用它来约束、指责别人。就拿吃饭来说,你接受了碰酒杯要比别人低来彰显你尊重别人的规则,那么别人找你碰酒杯也要遵守这个规则,不然你就会感到不适,觉得别人不尊重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所以正因为人和人之间失去了“真”,才有了那些“仁义礼智信”。那些东西都是祸乱的开端。胡适说过一句话“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国家。” 他本质上也可以认识到人性和”德“的变化。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句话就是在说“道”使用程度高的人的表现,不虚华、不浮夸,秉性敦厚。


                    IP属地:陕西11楼2024-11-21 15:50
                    收起回复
                      这说了一堆,不就是说的自己所批判的嘛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11-21 20:27
                      回复
                        然后呢?
                        接着说啊?
                        说的有一点道理,但又不着边际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1-23 07:39
                        回复
                          你只要说“道”、“德”、“名”是什么,以及“德”、“礼”、“善”、“仁”、“义”的区别是什么就行了。
                          这几个字直接决定了你对通篇的理解


                          IP属地:河南14楼2024-11-25 00:39
                          回复
                            问了下ai,这是ai的答案


                            其中只有礼和善的解释是正确的,不过善说的也不够具体,其它其实都是糊弄的


                            IP属地:河南15楼2024-11-25 00:52
                            回复
                              2025-08-04 04:09:3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悟道易,懂道德经难


                              IP属地:山西16楼2024-11-25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