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矩阵吧 关注:16贴子:342

回复:(连载)三魂七魄的奥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人的情绪】
一、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
二、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
三、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
四、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吃不得,恶性循环;
五、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
五脏六腑靠经络相连接,华是表面看起来,外表;充是填充在里面,内里。
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唇四白,指的是口唇及周边的白色肌肉。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
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12-02 11:29
回复
    皮肤是内脏的一面镜子,对照着自己找一找问题所在吧~
    脸色:青:肝气郁结; 红:心火旺盛;黄:脾胃不和;白:肺气不宣;黑:肾气不足;
    舌色:红:热症;白:气血不足;暗紫:血瘀;
    舌苔:白:寒症; 黄:热症;
    黑眼圈:心循环受阻,眼袋:膀胱代谢受阻;
    肝气不足:有色斑;肝气过剩:红血丝、有皮疹、便秘;(肝藏血)
    肺热:皮肤过敏;肺气不宣:毛孔粗大、皮肤过敏;
    子宫湿热:暗疮、脓疮(可能有肌瘤);
    子宫寒:或有黑色素,色素沉积;
    食物-食管-胃:1:脾虚:唇暗或有黑色素;
    A:胃虚:发髻线及额头有黑色素、皱纹;
    B:胃热:发髻线及额头有暗疮、口臭。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12-02 11:29
    回复
      脾: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把水谷精微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还具有升提脏器,防止下垂的作用;同时脾能够统摄控制血在脉中的组成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唇四白,指的是口唇及周边的白色肌肉。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
      ①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②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③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④有时,睡觉时会流口水。因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胃消化吸收胃里的蛋白质不充分会导致:
      1.造血干细胞造血量不足-肝功能失调
      ①肝的储血(肝藏血)不够——肝气不足:四肢无力,头发变白,眼神浑浊,视力下降;②肝和胆相络属,胆功能失调,胆汁能够帮助排泄废物、促进消化、消灭细菌、调节胆固醇、促进脂肪酸吸收等作用,需要到医院检查,观察身体的健康状况。
      附:胆汁的作用
      ①帮助排泄废物:胆汁通常是肝细胞分泌的分泌液,通常包含胆固醇、卵磷脂、胆色素等,能够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②促进消化:胆汁中的胆盐能够促进脂肪的乳化和吸收,还可促进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③消灭细菌:当中含有一定抗菌物质,能够帮助杀灭肠道中的细菌。
      ④节胆固醇: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多数会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和分布,对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造成影响。
      ⑤促进脂肪酸吸收:对脂肪酸结合形成复合物,有利于促进脂肪酸的吸收。
      日常避免暴饮暴食或者吃些过酸或者过甜食物,比如酸梅或者糖块等。如果出现反酸或者胃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肝和胆相络属,即用经络相连)(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12-02 11:29
      回复
        2.脾胃功能失调-脾虚-气血不足-肝藏血不足-心功能失调
        ①心血的全身循环失调,血不养心,导致黑眼圈、脸色煞白、手足冰冻、夜梦多或失眠;②心和小肠相络属,小肠机能下降,口舌生疮、腹泻 。(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3.脾胃功能失调-肝气郁结,淤血滞成块-导致子宫附近疾病——子宫寒,经量少,口边颜色暗或有黑色素,颧骨下面脸颊有黑色素;子宫湿热,口边及下巴有暗疮。
        4.脾胃功能失调-肝气上溢-肺功能失调
        ①肺热:红血丝、毛孔粗大、鼻塞、打喷嚏;
        ②肺和大肠相络属,推动不了大肠的蠕动,大肠燥-便秘。(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5.脾胃功能失调-心运化血气给肾的能力降低-肾功能失调
        ①肾气不足:掉头发、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一会感觉累,脚无力;②肾和膀胱相络属-膀胱代谢受阻,眼袋,面部浮肿,耳鸣,尿频,下半身水肿,小便失禁。(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12-02 11:29
        回复
          魂魄的形成
          婴儿在五个月(150天)左右各脏腑产生了气机,魄的形成需要七七四十九天。魄是气之灵性,所以魄从气生。五脏五气,六腑一气,三焦一气共七气。七气之灵性化为七魄,肺主“气”,司呼吸,所以有“七魄藏于肺”之说。肺的主要功能是摄气,为气增加推动力。
          当人死后,魄也会在七七四十九天后消散。
          魂晚生于魄大约一周左右。魂为血之精华,所以说魂从血来。
          心肝肾各生一魂(心藏血(灵魂),肝藏血(觉魂),肾藏精(生魂),所以有“三魂”之说。
          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和智,肾藏志和精。”
          解读:五脏所藏指人之五神,即神、魂、意、魄、志各藏于所属之脏,主宰人的情志活动。心藏神,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肺藏魄,体现形体动作的反应能力;肝藏魂,体现精神意识的感应能力;脾藏意和智,体现人的思想活动能力和智慧;肾藏精与志,精能化髓,髓通于脑,脑为志所居,体现人的记忆能力。
          魂由血生,血由心生,为君;魄由气生,气由肺主,为臣。魂魄有君臣关系,它们共同统摄气血,滋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所以,魂魄是人身的生命线,脱离了灵魂人身就不能存在。
          原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
          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中关于心的描述是:心是生命之根本,神之变化所在。可以通过面部来表现其华丽之状态,其充养在血脉,在人体脏腑的阴阳属性中归于阳中之阳位,即太阳,与夏季的气候相通。
          原文: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解读:《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中关于肺的描述是:肺是人体之气的根本,是魄的居所,它的外在表现体现在毛和皮上,属于阳中的太阴,与秋季的气候相通。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4-12-02 11:33
          收起回复
            1.心藏神(灵魂,元神,识神)
            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推动血在脉中的运行,以及主宰五脏六腑等的生命活动和主导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驭气控精,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五脏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
            由于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
            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其次才是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心之所以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影响到各脏腑形体官窍。一旦心脏搏动停止,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也即丧失,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即在心脏与血脉中化生和运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滋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12-02 11:33
            回复
              2.肺藏魄(七魄的来源)
              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还能够对全身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进行疏通和调节。
              “魄”是与身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神经精神活动,如新生儿啼哭、吮吸、非条件反射动作和四肢运动,以及耳听、目视、冷热痛痒等感觉。魄的活动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灵枢·本神》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藏气,气舍魄。”魄司痛痒等感觉,感觉由皮肤接收,是因肺主皮毛;魄司啼哭,声音由肺所发生;魄主本能反应与动作,运动由宗气所推动。均表明肺与魄在功能上的密切相关。
              3.肝藏魂
              肝:肝具有疏通发泄全身经气血津液,并维持其宣泄畅达的作用;同时肝还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魂”指一些非本能性的心理活动,如《白虎通》中把感情、情志活动归为魂的功能;张景岳把梦幻、想象等视作魂之用。魂乃神之变,是神所派生的,故《灵枢·本神》所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类经》注云:“魂者,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魂与神一样,皆是以血为其主要物质基础,心生血,故藏神;肝藏血,故藏魂。所以《灵枢·本神》又说,“肝藏血,血舍魂。”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造成。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则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游,梦呓(梦话)等。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4-12-02 11:33
              回复
                4.脾藏意和智
                脾: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把水谷精微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还具有升提脏器,防止下垂的作用;同时脾能够统摄控制血在脉中组成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意”是精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意识、回忆、思维。
                脾的盛衰直接影响意的活动正常与否,脾虚易引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
                5.肾藏精(精气)和志
                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作用;还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此外,肾能够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而保持呼吸深度。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推动血在脉中的运行,以及主宰五脏六腑等的生命活动和主导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推动血在脉中的运行,以及主宰五脏六腑等的生命活动和主导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志”指记忆、意志、经验的存记,即“意之所存谓之志”《灵枢·本神》。《太素》指出志是记忆的保持,也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如唐容川说:“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其以精为产生基础,由肾所主导,即“肾藏精,精舍志”。故老年肾气衰就会出现健忘,病理上的健忘亦多与肾气不足有关。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4-12-02 11:33
                回复
                  精气神、三魂入胎的过程
                  都说金丹是精气神的产物,有人认为是外在功夫。其实所谓精气神我们可以仔细来剖析,何为精气神?先说精,后天就是浊精,在人体就是精神,精神状态好不好,就是指这个精。精住在人体下丹田,所谓气海,关元者,两肾夹击处,精元是也。
                  精为先天之本。人投生前,是精元生魂先入胎。生魂具有生长能力,他也是库藏一切业种子的灵识,类似 U盘,蕴藏了生生世世的善恶轮回种子。生魂精元入胎便会变成精子卵子,故入胎时,精子卵子集合,成为胎元,是一个圆坨坨的精卵结合体。他有生长意识,也就是科学家说的细胞裂变。在母体中迅速裂变生长,渐渐地成为头部。就像一颗黄豆,空气水分具足,就会发芽。生长一到三个月后,就基本形成了人形胎元。但此时候的胎元就是植物人,没有感觉,不会有痛处。这个时候如是有堕胎情况杀生,等同杀死植物一般,所以此时堕胎上天定罪稍为轻。
                  三到九个月,胎儿逐渐长大,这个时候,会发现胎儿会动了,有知觉了,其实这个时候觉魂就入胎了。等长到八九个月的时候,胎儿就更敏感。如果这时候堕胎,胎儿其实很痛苦,等同杀死了动物。感知能力和人无二分别了!这个时候堕胎罪过就很大很大了。在临盆的时候,灵魂就着手入胎。灵魂从哪里来?大人物会从天界直接入胎。一般大多通过地府转轮台。所以临盆前,有的父母会做梦,梦到天降神人,或者飞龙入胎等奇迹。灵魂入胎后,不久就该哇哇落地了。
                  那么这中间有几个问题。第一,生魂是在父精母血中毫无疑问,随着精子卵子结合形成。那么觉魂从那里来?其实人死的时候,三魂分散。灵魂去了地狱报道,觉魂守在牌位供养处,生魂守在墓地成为守尸鬼。而生魂的灵识又一脉相承,也就是祖上基因。所以他和后代量子纠缠感应,当父精母血结合的时候,生魂就入体了。他不受地府的限制。生魂觉魂灵魂三魂之间也是互相感应的。所以生魂入胎不久,就会引来觉魂入胎。继而灵魂入胎。这个微妙的投生过程,其实都被掌控在地府政府机构。三魂由心脏的识神分化而来,从心到肝,从肝到肾。
                  这个譬如网络中心总部一样。只要生魂觉魂顺利入胎,灵魂档案就会生效,就可以投生。当生下胎儿的时候,有些父母见是女孩,或者有残疾等情况,就会狠心掐死,这个时候的杀业就更重了,是杀死了三魂俱全的人。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4-12-02 11:35
                  回复
                    三魂的分类
                    天魂,也灵魂、主魂,古称“胎光”。天魂是元神分化为三魂之后,阳性能量不全的“阳神”,如果三魂能量全阳时三魂合一即是天仙之体,也就是“金身”。
                    地魂,也叫识魂、觉魂,古称“爽灵”;道家称为“阴神”,指阴性能量凝聚而成的鬼魂,鬼仙;活人也能出“阴神”,有做梦出的一股识魂在外面游走,普通人是看不见的,做梦的人梦醒后只当是做梦,对梦中的记忆比较模糊,并不会当回事。但是某些特殊人士能够主动出阴神,能够清晰的记起出阴神的过程。
                    命魂,也叫生魂、色魂或人魂”,古称“幽精”。命魂是主导七魄运行的魂;生魂是死后的魂,用于守尸体活墓碑。
                    灵魂若有毛病,人就会痴呆。觉魂若有毛病,人就会发疯,神经就会散乱,不知道羞耻,展现出生物的本能。生魂若有毛病,人就容易生病。魄如果丢失,人就会机体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魄会飘远,飘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叫不回来了,如果缺失了一个魄,这个人在对应的方面就会出问题很多植物人就是魂魄丢失,躺在病床上靠输入营养液和排尿管维持生命。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4-12-02 11:43
                    回复
                      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
                      人的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相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
                      同时天地人三魂相合,影响着主人无形的命运。
                      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影响着主人命魂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撑着自身的天地二魂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完整的生命体“人”。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互相生合或者相互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运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中枢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4-12-02 11:43
                      回复
                        人死后三魂去向
                        三魂生存于精神中,所以人身去世,三魂归三线路。
                        一般人去世后,灵魂要到地府受“赏善罚恶”的因果报应,觉魂在牌位或照片上,鬼魂(生魂)徘徊于墓地之间,古人称为守尸鬼就是这样来的。
                        人死后,如果善业大于恶业便投胎至天界或人界,至天界灵魂、觉魂、生魂便会合一。如果恶业大于善业就至地狱道,灵魂会在地狱受刑受苦,只有农历七月十五日鬼门关开才能行至人间,觉魂则留在世间排徊,直到灵魂受苦完投胎至人间(人道和畜生道)觉魂便消灭,留在人间的觉魂有时可以被授予牌位受人祭拜。
                        灵魂的样子跟死前一个模样,如果缺少肢体,就可能是残疾鬼、无头鬼,无眼鬼;火化后就是“白烟”鬼。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4-12-02 11:43
                        回复
                          鬼分戾鬼、冤魂、鬼、幽灵。
                          ①所谓戾鬼,人在青壮年时期,气血方刚,偶然凶死,诸如摔死或斗殴、车祸突然致死。这类死亡,三魂七魄紧紧相抱,有时显灵害人或摔打器皿,或发出奇怪的声音等,道家称“戾鬼作崇”。
                          ②冤鬼是指被人暗害死亡,属于不正当的死亡,魂灵不散伺机报仇或洗冤,如关公显灵附身吕蒙。
                          ③所谓鬼,是指人死后魂飞魄散,就是魂之精气与魄之灵性合二为一,道家称之为“鬼”。鬼性奸诈,多做坏事,不做好事,不受人们喜爱。
                          ④鬼通过一定的时间,精气灵性消毫到一定的程度,二者不能合一,由一分为二,道家便称之为“幽灵”。
                          哪些人更容易看见鬼魂?
                          没到十二岁的孩子容易看到,因为孩子阳火不高,还有老人也容易见到,因为人越老,气运则越弱,阳气阳火就越低,女的比男的容易见,女主阴,生病太久的人,也容易见到,生病太久,身体会越来越虚,阳气随之更弱,这时更容易遭遇鬼魂的影响,导致病上加邪,病情更重,当然有些人是天生的阴阳眼,或者命局天地纯阴,都容易看见他们。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4-12-02 11:43
                          回复
                            人若成仙,灵魂和觉魂就会合一
                            如果有人金丹大成,斩去三尸守门贪嗔痴,就会三魂合一,三华聚顶而升天界。但多数人未有斩去三毒贪嗔痴,于是死后就会三魂分散,魂归三处。
                            如果有修行者能懂得炼气化神。神,精气神的神。说是神,其实就是灵魂。而只有人才有灵魂。动物只有觉魂和生魂。植物只有生魂。所以动物再怎么修持,也是没有人修持得厉害。只有懂得炼气化神,才是真正三魂合一,也叫合灵。配合明心见性,练出自身先天元神。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4-12-02 11:43
                            回复
                              由于篇幅过长,此贴完结,下一期发元神、阳神、阴神和元辰宫。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12-02 11: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