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家院子里的小水池,大概6平方米,一般水深50厘米吧。(坐标南京,冬冷夏热,最冷-10度左右,夏天30度以上,最热上不封顶)
养的都是草金和黑色的草鱼,一共大概八九十条鱼。已经养了2年,去年繁殖了1代。草金太能拉了,平时早晚各喂1次,手抓小半把鱼食的量,所以长得不快,大的已经有大概20厘米的长度了。
今年秋天买了几百只黑壳虾在里面,除藻效果挺好,也有繁殖的虾仔了。晚上用手电照着能看到很多,不知道明年夏天能活下几只,我这夏天很热,后面考虑搭个棚子。
原来没有过滤,只是栽了一些水草植物,过冬就不太行了。由于实在是太能拉了,三四天拉的粪就铺满池底一层。今年一直没有清理过,大概鱼粪有两三厘米厚,整个池子都是。
也担心后面氨氮对鱼虾不好,才开始学养鱼过滤这些东西。
准备开春之后再整理一下院子。
P1
(左边的木板其实是过滤池,地下埋管接到鱼池里面,接口装了一个不锈钢网罩,避免鱼虾被吸进去。过滤池做成了下进下出,没办法用,只能整个重新做过滤了。PS:水池不是我做的:( )
假山单独配了一个60W的水泵,抽水上山做瀑布。这个泵只在白天开,下班回来就关掉。
P2
中间位置穿墙有一根水管通到鱼池里,现在做成了沼泽过滤的出水管道,通过弯头形成喷泉增氧。
这边放了很多火山石,以前在这个位置种了很多狐尾草,净水效果很好,都没活过1年,只当给硝化细菌培菌了。
基本情况介绍完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沼泽过滤的设计。
由于院子这边不想施工大改,就按照鱼池面积的十分之一买的水箱做沼泽过滤。有条件的还是建议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做沼泽过滤。再一个石头可以全部用8毫米的,效果更好,效率也高。国外一些资料里推荐8毫米,效果最好。
P3
木板下面的小过滤池里有个50W的底吸泵,接管出来连到沼泽过滤箱。
400L箱子,右边是进水管,装了手阀和单向阀。左上后方过滤出水,进到绿色过滤桶。
左下前方是排污管,红色的是手阀,接了一根软管。
箱子里面做了15厘米高的架空层,用来沉降鱼粪。用的砖头架高,pp板子均匀开孔做承重板。
3厘米递减8毫米的火山石填充了20厘米厚,再加10厘米厚的8毫米豆石,最后铺了一层鹅卵石。总共不到400斤吧,再加水进来,箱子涨的很明显。一定要买厚的箱子,真撑不住。一开始想买PP板自己做箱子的,1厘米厚的PP板是在有点儿贵,最后直接买成品箱子了。
水面大概15厘米深,后面捞几条小鱼放这边养着,免得生虫子。
目前种了慈菇、铜钱草、鸢尾和美人蕉。现在基本不怎么长了,不过铜钱草发了很多新叶,慈菇也出了几片新叶子。
加了2个太阳能的LED灯,晚上自动照亮,给植物加班。
P4
这个就是物理过滤桶,右边是沼泽过滤的出水,桶里放的魔毯和土工布。下面用砖架空了20厘米,底下是最终的出水管,穿过P1左边木板下面,接到P2进鱼池。
整个的过滤系统目前就做到这个程度,由于鱼池水体太大,沼泽过滤承受不了,才加了物理过滤桶,目前的效果很好。
底吸泵是额定50W,18000升/小时。目前稳定在20W左右的功率,整体过滤的出水流速在2秒1升水。这个是用手阀控制的。
明显有很多鱼粪会冲到沼泽箱的水面,这个就靠物理过滤了,效果也很好。如果稍微降低流速,过滤出水用肉眼观察基本没有可见的杂质。
缺点就是蒸发量大了一些,现在要三四天就得加水。
目前运行了3周,池子已经见底了。可以对比一下运行2周的照片P5P6,其他的都是今天才拍的。
P5
P6
下图是今天的
P7
中间这一片是落叶,波纹很多可能不太清楚。右边是一些狐尾草,还没有种下去。
有一部分水草,我提前拿到屋里鱼缸了,目前已经长满盛不下了。
P8
每天得拿铁锹搅一搅,底部的鱼粪才能流动起来被吸走,不然平时也吸不到很多。
2周的时候过滤箱排过一次水,很黑。滤布也吸了2次,都拿去浇花了。
大家有好的建议和经验,欢迎来指正、分享。
养的都是草金和黑色的草鱼,一共大概八九十条鱼。已经养了2年,去年繁殖了1代。草金太能拉了,平时早晚各喂1次,手抓小半把鱼食的量,所以长得不快,大的已经有大概20厘米的长度了。
今年秋天买了几百只黑壳虾在里面,除藻效果挺好,也有繁殖的虾仔了。晚上用手电照着能看到很多,不知道明年夏天能活下几只,我这夏天很热,后面考虑搭个棚子。
原来没有过滤,只是栽了一些水草植物,过冬就不太行了。由于实在是太能拉了,三四天拉的粪就铺满池底一层。今年一直没有清理过,大概鱼粪有两三厘米厚,整个池子都是。
也担心后面氨氮对鱼虾不好,才开始学养鱼过滤这些东西。
准备开春之后再整理一下院子。

(左边的木板其实是过滤池,地下埋管接到鱼池里面,接口装了一个不锈钢网罩,避免鱼虾被吸进去。过滤池做成了下进下出,没办法用,只能整个重新做过滤了。PS:水池不是我做的:( )
假山单独配了一个60W的水泵,抽水上山做瀑布。这个泵只在白天开,下班回来就关掉。

中间位置穿墙有一根水管通到鱼池里,现在做成了沼泽过滤的出水管道,通过弯头形成喷泉增氧。
这边放了很多火山石,以前在这个位置种了很多狐尾草,净水效果很好,都没活过1年,只当给硝化细菌培菌了。
基本情况介绍完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沼泽过滤的设计。
由于院子这边不想施工大改,就按照鱼池面积的十分之一买的水箱做沼泽过滤。有条件的还是建议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做沼泽过滤。再一个石头可以全部用8毫米的,效果更好,效率也高。国外一些资料里推荐8毫米,效果最好。

木板下面的小过滤池里有个50W的底吸泵,接管出来连到沼泽过滤箱。
400L箱子,右边是进水管,装了手阀和单向阀。左上后方过滤出水,进到绿色过滤桶。
左下前方是排污管,红色的是手阀,接了一根软管。
箱子里面做了15厘米高的架空层,用来沉降鱼粪。用的砖头架高,pp板子均匀开孔做承重板。
3厘米递减8毫米的火山石填充了20厘米厚,再加10厘米厚的8毫米豆石,最后铺了一层鹅卵石。总共不到400斤吧,再加水进来,箱子涨的很明显。一定要买厚的箱子,真撑不住。一开始想买PP板自己做箱子的,1厘米厚的PP板是在有点儿贵,最后直接买成品箱子了。
水面大概15厘米深,后面捞几条小鱼放这边养着,免得生虫子。
目前种了慈菇、铜钱草、鸢尾和美人蕉。现在基本不怎么长了,不过铜钱草发了很多新叶,慈菇也出了几片新叶子。
加了2个太阳能的LED灯,晚上自动照亮,给植物加班。

这个就是物理过滤桶,右边是沼泽过滤的出水,桶里放的魔毯和土工布。下面用砖架空了20厘米,底下是最终的出水管,穿过P1左边木板下面,接到P2进鱼池。
整个的过滤系统目前就做到这个程度,由于鱼池水体太大,沼泽过滤承受不了,才加了物理过滤桶,目前的效果很好。
底吸泵是额定50W,18000升/小时。目前稳定在20W左右的功率,整体过滤的出水流速在2秒1升水。这个是用手阀控制的。
明显有很多鱼粪会冲到沼泽箱的水面,这个就靠物理过滤了,效果也很好。如果稍微降低流速,过滤出水用肉眼观察基本没有可见的杂质。
缺点就是蒸发量大了一些,现在要三四天就得加水。
目前运行了3周,池子已经见底了。可以对比一下运行2周的照片P5P6,其他的都是今天才拍的。


下图是今天的

中间这一片是落叶,波纹很多可能不太清楚。右边是一些狐尾草,还没有种下去。
有一部分水草,我提前拿到屋里鱼缸了,目前已经长满盛不下了。

每天得拿铁锹搅一搅,底部的鱼粪才能流动起来被吸走,不然平时也吸不到很多。
2周的时候过滤箱排过一次水,很黑。滤布也吸了2次,都拿去浇花了。
大家有好的建议和经验,欢迎来指正、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