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情感寄生”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存在感”的来源? 这不只是“爱”,而是情感寄生 你看,一旦孩子成绩不行,父母就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满脸焦虑,喋喋不休地说“我没把孩子教育好” 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成就等于父母的“成就”,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 这种过度依赖,简直就是在孩子身上“打版”自己的人生,能不焦虑吗? 2. 父母认同危机 你知道吗?有些父母根本没有自己的“自我认同” 他们的身份价值全靠孩子来撑 孩子好,父母觉得自己了不起;孩子不好,父母觉得自己废了 这不叫关爱,这是认同危机。他们的存在感,直接挂在孩子身上 孩子长大了,父母就空虚了,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是——你问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回答不出来,因为他只知道自己是个“父母” 这不是爱,这是情感负担 3. 空虚的“空心病” 有些父母把自己的生活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直到孩子开始独立,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父母就突然陷入了深深的空虚 这种空虚叫空心病 孩子要是没事就好,稍微有点问题,父母就焦虑到爆炸 因为他们根本没自己的人生,整个世界都是围绕孩子转的 这种父母不只给孩子压力,还给自己“制造”压力 最后,孩子“飞出窝”了,父母只剩下看着空荡荡的家发呆 4. “直升机父母”就是控制欲的体现 “直升机父母”,我敢打赌,你身边肯定有好几个 那些整天在孩子身边转,孩子的每一步都不放过,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孩子的成绩运转的父母 这种父母,就是控制欲强到没边 他们对孩子的一切过度干涉,就是在弥补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你以为他们是为了孩子好?错! 他们只是想通过孩子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就感”,给自己找存在感 这种行为,表面上像是关心孩子,实际是把孩子当成了“工具”,你怎么不觉得可怕? 5. 自我实现缺失 父母真正的心理问题,其实是自我实现的缺失 你看看,这些父母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好就好,孩子不好就焦虑 结果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消耗”在孩子身上 可问题来了,父母怎么可能在孩子的成功里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个大坑 你不是活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也不是活在你的世界里 你应该通过自己的成就、兴趣和生活来实现自我,而不是拿孩子当“附属品”来证明自己有价值 你都没自己的活法,靠孩子给自己找存在感,这不是照顾孩子 这是在拿孩子“补充”自己的人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