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辟谣了说把晋语看作比官话更古老的一类方言这种谬论,今天我再辟一个,就是说晋语跟南方关系更近的,纯粹就是想当然,仅凭那些入声呀,分韵呀的,就说晋语更像南方,不属于北方的系统。其实殊不知,这些入声之类的特征不是根本的,是极易转化的。成都话直到19世纪还有入声,上世纪才消失了;粤语也是直到19世纪还保留平翘舌音,也丢失了。怎么,难道你们这些形式主义者就把粤语也算成官话了?成都话反倒成了独立方言了?这滑不滑稽?判断一个方言的系属,最直接和根本的就是看其底层词汇的使用习惯,这是不会变的。如“日头”一词,在唐代敦煌曲子词中就有“待到半夜见日头”,说明这就是个北方俗语,虽然现在北方也能说“太阳”,但明显不如日头更习惯,说着更顺口,老人还是只会说日头,不说太阳。再看晋语也是同理,晋语的底层词跟中原是撇不开干系的,如走路、吃饭、找还是一样,要是像吴语、粤语有很多就会说成行路、食饭、寻,这些日常用词才应该是判断方言系属的第一标准,至于具体的特征,如平翘舌,前后鼻音,入声,合口支微入虞,都是次要的,当其与前者发生矛盾时,必然应让位于词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