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学术吧 关注:2,372贴子:11,036
  • 3回复贴,共1

有理有据的绘画讨论帖——板绘算不算绘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主你可以回复我了,之前拉黑了
这里探讨一下板绘算不算绘画,
先说一下本人的观点,板绘也是绘画。另外在此回答吧主的几个问题,指出几点谬误
首先吧主认为,板绘无限撤回,难以模仿传统绘画讲究绘画性和一气呵成的底蕴
是系统给予的效果

我们先聊下面给出一个出色的反例子
大卫霍克尼个展,超过半数的数字绘画,这些绘画并没有吧主所说的无限撤回
大卫霍克尼想借鉴东方的长卷形式作画,选择数字绘画是很便利的手段,当然他还创作过等比大小的树木和森林的油画,但是数字绘画依然是霍克尼晚年重要的绘画手段。
大卫霍克尼是几个仅存的架上绘画代表人物之一,在现代的艺术市场坚持写实和传统架上作画的画家越来越少,但是近些年是有回归架上的趋势的。横向对比,大卫霍克尼的笔法和线条是更有画味的,相较于洛佩兹,洛佩兹更擅长颜色烘托的某种气氛,他经常会用自己发明的尺规作图填色





IP属地:日本1楼2025-01-05 07:17回复
    这里的吧主暴露了对传统绘画和板绘都一知半解,他所说的“板绘”其实只是数字绘画的一种通俗叫法,他所说撤回指令在数字绘画软件中非常常见,
    而且“板绘”的软件非常多比如ps pinter sai procreat sketchbook 等等,这些软件都有撤回功能但是呢擅长领域各不相同,作画方式也有差异。
    大卫霍克尼选择的软件很可能是procreat,具体可自行查找他用pad作画的视频,
    更准确的说这种作画应该叫“屏绘”
    屏绘和板绘其实是一回事,但是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屏绘专业度更强,出现的更晚,
    从设备来说十年以前屏绘的主要生产力就是新帝数位屏,很多价格低廉的数位屏电磁笔和压感根本达不到作画标准,手感像锉刀,而专业级数位屏价格又非常昂贵,价格往往是数位板的十倍而且色差非常大,因此数位屏的应用非常少,数字绘画应用最多的领域设计插画等方向都很重视色彩,因此十年前的数位屏主要是少数对线条有追求的漫画家或者阔佬在使用,更多用的是数位板,但是数位板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大的不便的,他有错视差,错视差其实是“无限撤回”的主要原因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绘画主播在做板绘演示,他可能画很多线条一直重复撤回,最后会画出一条相对完美的予以保留,画笔触同理,这些的根本原因有一半就是因为错视差,
    举个例子,在纸上作画,你看得到自己的手,手在拿着笔,你可以控制他画出很平滑的曲线
    用你的肩部关节,增大旋转半径,很多人稍作训练即可达到这个效果,但是手绘板上实现就必须要“撤回”因为错视差会对你产生干扰,即便是完全熟悉适用错视差的大佬也会保留经常撤回的习惯。
    换到屏绘,撤回就少了很多,手直接握笔接触屏幕,用过专业级数位屏的人都知道,他和纸张的手感是非常类似的。
    除了错视差一些微妙的手感也让数字绘画难以控制,比如画插画漫画常用的针管笔和钢笔,还有油画笔或者面线笔,他们跟纸的摩擦各不相同,写过书法的朋友一定知道,弱笔,强笔,强纸,弱纸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动物的毛发转峰各不相同,就我的直观感受,铅笔和木炭条都是手感数一数二的材料,前者石墨非常丝滑,但是也保留了和纸之间的摩擦,恰到好处,很多手绘屏的类纸膜都在模仿这种触感,但是毕竟是塑料之间的摩擦,贴膜也会降低敏感程度,所以普遍屏绘的画笔都会很滑,难以控线
    其实从方法手段到成品,我们很轻易就可以得出数字绘画也是绘画的例子。
    除了架上绘画的霍克尼,再举几个不同的例子,


    IP属地:日本2楼2025-01-05 07:20
    回复
      倪传倩老师绝对是数字插画的代表,


      吧主还有一个谬误,他认为二次元绘画和设计用板绘没什么问题,恰恰相反,日本有两个非常注重画面形式的画家是在用手绘屏作画的,
      一个是三浦健太郎,


      三浦后期大部分用手绘屏作画,画面太过细腻助手苦不堪言,另一个是孤高之人的作者坂本真一,他甚至在影拓上扫调子,这样的线条很清晰和精细,堪比铜板,坂本真一同样是注重画面的日本漫画家。



      IP属地:日本3楼2025-01-05 07:23
      回复
        我们再说到板绘屏绘的本身,
        其实数字绘画是有很大的难点的,就是数字绘画很难画的厚重和丰富,
        因为现实世界笔触是有很大随机性的,同样的力度,同样的运动轨迹不可能画出完全一样的两条线,就是那句话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板绘就相反,比如用颜料在纸上点,不会出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点,板绘用笔刷点就是一样的。现实材料通过利用这种随机性,肌肉运动的不确定性,很轻松的就可以让画面丰富和自然,甚至是可大量复制的版画领域亦是如此,比如水印版画会印出木头的肌理,这种肌理是天然形成的,自然就形成了耐人寻味的样式,铜版画酸腐蚀也会产生不同的肌理,而板绘同样的方式叠大量图层也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同理,油画罩色作基底,在板绘上体现为厚涂,非常容易就画腻,很多大佬都是用大量的笔刷堆叠,多层次涂层的叠加还有灵活的笔法来掩盖板绘这些缺陷,但是由于材料所限板绘还是给人更轻薄的感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板绘更多用在设计和影视领域。哎,说到版画和板绘,版画有一个单独的版种就叫数字微喷,本质就是板绘。
        板绘的优点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方便快捷,你所有的产出作品都可以储存在一块固态硬盘里,作画限制越来越小,可能十几年前只能在电脑前作画,但是现在平板普及之后板绘无疑是最方便的手段
        第二是便于修改
        从前期找型到后期修改都很便利,比如现实中某个部分画的比例失调那一定要擦掉重新画,板绘可以套索变形之后再叠一层即可
        这些是工具进步带来的便利,他会催生新图像的产生,并不能否定板绘是绘画的一种
        就像早期人们画湿壁画非常难以修改画好的部分如果修改必须铲掉墙皮,而且只能从局部一点点画,油画就不同他可以反复刮掉覆盖,洗掉颜色在覆盖,在油画出现后还有利用光学仪器找型的,可没有人会因此认为油画不是绘画
        同样的例子,壁画的颜料多半为矿物颜料或者动植物颜料,绝对取自自然,洞穴壁画人们会用动物骨髓,唾液,草木灰混合,自己收集动物毛发,如此作画,同时他们还有巫术信仰,那么在他们眼里,梵高所在的时代管状颜料出现,化学颜料工厂生产的颜料出现,那么这时期的绘画就不是绘画了?
        这期间其实也产生了很多技术革命
        我们现在说的板绘,这是你用手绘屏记录画笔的运动产生光电信号,从自然角度讲,这就是一种绘画形式,这个过程画家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注入他们的作品,产生新的视觉效果,本质和那些原始人一样。
        这个吧曾经某人曾经说他认为绘画是一种痕迹,准确的说是人类经过大脑留下的特殊痕迹,他承载和记录了这些人所处的语境
        不同的形式也没有一定的高下区分,他们适应于不同的领域。数字绘画在当今对电影工业和游戏产业产生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下一贴本人从自己出发,讲述自己进行的板绘与手绘实践,进一步说明这些观点,也展示一下本人画作 同样以后我也会慢慢指出某人对“古典”“写实”等等绘画问题的一些谬误
        下面的结尾放一下坂本真一工作图,

        当然还有霍克尼用数字绘画作架上与传统方式作架上之间的对比



        IP属地:日本4楼2025-01-05 07: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