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人类学吧 关注:2,853贴子:28,927

从“商”字开始,重构对汉字的认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言是先于文字诞生的,先有语言再有文字。甲骨文是抽象的,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事物而创造,能让望文生义。
真正的上古文化,要从秦朝之前看,因为秦发生了文化灭绝,而后的汉,更是如此,原本的字意,被人曲解了。那么让我们从“商”这个字开始讲起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1-06 21:59回复
    本帖可能用到的书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季旭昇《說文新證》
    李学勤《字源》上中下
    朱芳圃《汉多》
    香港中文大学《汉语多功能字库》
    墨家《清华简》
    司马迁《史记》
    所谓儒家一系列“原创”
    《古本竹书纪年》
    吴健礼《古代汉藏文化联系》
    金东柱(韩国)《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
    才让太《苯教史纲要》
    西饶拉姆 雍仲拉贡《象雄年居》等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1-06 22:00
    收起回复
      2025-08-01 15:2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如之前所提的一样,汉字是表形的文字,它像一幅画一样,让人望文生义。从商的时代开始,到周,秦,汉以及后世,经历了商的甲骨文,商晚期到战国早期的金文,以及战国后期的簡帛,大小篆書,隸书,傳抄,石經,印刷字体等。
      要了解真正的起源,以及字本身的意思,只能从最初的没有经历过焚书坑儒的时代开始解读,理由如下:
      1.因为汉字没有字母,所以当使用汉字来标识外来语言时,使用者就随意拼凑几个声音相近的汉字来充数。例如:基督,喇嘛,伊斯兰……
      2.又因为汉字无字母,所以当经历大的人口灭绝事件后,汉字整体发音会被迫改变,因此古今汉语读音是不同的,分为上古汉语,中古汉语以及现代汉语。如今的普通话mandarin是基于满语诞生的。其余分为官话和地方语言,比如西南官话起源于南京地区等。
      3.古时候一般民众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文盲极多,要识字,只能通过上私塾找老师来解决。
      如今的文体是民国白话文运动后的产物,吸收了大量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翻译西方词汇而造的词汇。
      白话文就是一般民众说的口语,相对于传统文(文言文)而言,语法和语序不一样,这很好理解,自古奴隶社会以来,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由征服者上层所创,自然与底层不一样。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1-06 22:00
      收起回复
        不仅如此,在战争,王朝变更的背景下,后世的对原本字的错误更改也是存在的,如图:口字在商的时代为ㅂ,同时代的中字,却是个圆,后续的商甚至对其新增了,像是随风飘扬的缎带状的物体。而后续秦的小篆却把中的o改成了ㅂ,就产生了歧义,其背景就是秦始皇统一化了文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5-01-06 22:01
        回复
          为了方便,我们把外来的,音译其他语言的汉字词叫做“片假字/词”,本土有本来意思的,叫做平假字/词(对应日语片假名,专门用来拼写外来文化,例如:片假名“ア”,和拼写本土文化的平假名-あ)
          在开始前请思考一下,商朝以精于制作青铜器著称,那么他们如何称呼“铜”?毕竟这个字是战国时期才创建的。比商晚了几百上千年。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06 22:01
          收起回复
            请看最初的商字,方方正正,有三角形,这是在表达该字是一个人造物。无论古今,人们在挖洞穴的时候,都需要支架来支撑洞穴防止坍塌,而由于汉字像一幅图,需要看的人能联想到其含义,而上面的三角形并非辛苦的辛字;最初并无辛的一横,而到了后面,更像是三角形中间加了一横。商字的三角形更像是表达观矿洞天花板支架的透视效应(观察者观看目标物体最后越来越窄变成点,如图4铁路)
            到了晚商时期,该字甚至加了口字,来加强其立体感,而到了西周,顶部甚至增加了圆,当时的支架都是天然的木墩,自然是圆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5-01-06 22:02
            收起回复
              古汉语时期,没有sh这种发音,所以商字的真实发音是“sang”而非“商”。
              无独有偶,藏语中的铜,正是读sang。
              藏语发音是从声音中得来的。
              马叫རྟ(哒),因为马蹄声哒哒作响。
              风叫རླུང(隆),因为风声挂帐篷隆隆作响。
              而ཟངས(商),则是刮擦铜锅的声音。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5-01-06 22:03
              收起回复
                戎《說文》:兵也。从戈甲。古文甲字。
                《字源》:会意 从戈、从甲,会兵甲之意……本义是兵器
                《漢多》:「戎」甲金文從「戈」從「盾」之初文,戈、盾皆是武器,故「戎」的本義是兵器,引伸表示戰爭、軍事。
                《說文新證》:甲骨文從「戈」從「盾」,胡厚宜釋「戎」,金文以來盾形漸漸訛成「十」形,《說文》不得其解,遂以為「甲」之古文
                古文的甲也是十字,新的解释是戎本来是戈加盾,误解才变成了戎
                汉字不是随便造的,为何后来的汉字如绒(细线),狨(猛)岂不是没有逻辑?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1-06 22:04
                回复
                  2025-08-01 15:16: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请看中国地理图,西边全是山谷,或高或低。
                  藏语中高地为མཐོ(to),高地人,མཐོ་བོད(tobo)
                  而བོད的发音在各地都不一,多康地区特别是安多,自称是(沃)。下部董氏(党项人)自称“嵬名”(片假词),就是བོད་མི 沃人的音译。
                  平原,低地在藏语中为ཐང(tang),也代指唐朝的名字。
                  低地人则叫ཐང་བོད(tangwo),这就是唐古特,唐兀特的由来,高地人土伯特,低地人唐兀特。
                  而山谷,在藏语里叫做རོང(戎),比如嘉(王)绒(རྒྱལ་རོང),རོང本意是狭长的,指山谷。
                  指的是斯巴女王庇护的རོང。斯巴女王这里不解释,请自己查资料。
                  为何偏偏称呼西为戎?
                  为何造字绒为细长之意?
                  我们从尔雅当中就可以发现为何,因为藏语中有大量和雅言同声,同意的字词(ཚིགci),和如今的汉语是大为不同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1-06 22:05
                  收起回复
                    羌是包含在戎当中的,说明戎其实才是一个泛称,而不是羌,并且从《说文》可以知道,西戎叫“羊穜”,穜字是孩子的意思,由此可知该词是个片假词,音译。
                    羊穜就是羊同,象雄的音译。
                    羌这个字发音为何是qiang? 其实这个字和姜是同字。姜是姓而非氏。何为姓?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则为姓,父系社会流传下来的则是氏。
                    象雄最原本的叫法就是yang yong。羌读 羊从声。
                    象雄最具标志的符号就是卍字符号,甚至作为一段话的开头,全世界绝无仅有如此使用卍的方式。
                    如图4最上面的文字 玛钦体
                    如果吞弥桑布扎创造了藏文松达的语法,为何敦煌文献,金石铭文,唐蕃会盟碑等官方文字都不用松达语法。11世纪以前有没有松达语法,现代藏文就不是吞弥桑布扎古贤造的
                    笈多王朝存在于公元3-6世纪,而现代藏文创立的7世纪的时候笈多王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了,唐玄奘大师取经带回去的都是悉昙体,并没有笈多文。大圆满成就者南卡诺布教授把同样一句话使用梵文,波斯文,象雄文,藏文书写以后考证发现,只有象雄文和藏文有关系。
                    如果照一些人所说象雄文是抄袭藏文的,那么印度寺庙的象雄王印实体上的大写玛钦体,以及甘孜寺庙出土的石板都是实物,测一下具体年份就可以得出结论。即使不测,唐玄奘带回的悉昙体也让藏文源自笈多文论站不住脚跟,那么藏文岂不是没有了老师。综上,上世纪50年代左右德国甚至出版了德语版象雄词典。如图五
                    德国藏学家Siegbert Hummel(已过世)写的象雄语词典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1-06 22:14
                    收起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5-01-07 12:49
                      回复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5-01-14 08:37
                        收起回复
                          商,就是青铜锅。你敲击商代的请通过我,发出来的声音,就是“商”。羌,貌似和D系无关。要不您在核对一下。现代羌,自认大禹为祖,他们是修水利的,以O-M117为主。而D系,则和C系一样,都是猎人,伴随大型羚牛、牦牛、驼鹿迁徙定居。羊在我们我们文化里,是容易猎捕的猎物。而牛才是宝贵财产。如果羌和D系有关。那么和C系共享的“拓跋”就成了异类。包括西夏的“大白高国”这个名字。也成了解释不过去的存在。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1-23 06:26
                          收起回复
                            大白高国,其中高是片假字,སྒ氏音译。特指མི་ཉག་སྒ(木雅噶氏)。东部的羌,就是噶氏,有穆裔噶,木雅噶。他们说的语言是类似宗喀语的qiangic language。目前的夏尔巴,不丹,木雅(弥药,弥雅,密须,密那克),黑水,日麦(所谓羌族)都属此类。宗喀语来自宗喀地区,也就是青海那边和宋,西夏有关的唃gū厮啰国(藏语:ཙོང་ཁ།)。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5-01-23 14:21
                            收起回复
                              2025-08-01 15:1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鬯 chang ཆང
                              自行查阅相关论文之一:《论商周祭酒中的“鬯”》 肖媛(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
                              如图为马家窑文化出土的写有鬯字的器皿。
                              在英文当中,beer 啤酒 wine 葡萄酒 alcohol 酒精
                              都是有区别的。汉字的酒,也不止“酒”一个字,除此以外还有“醴、酉彡”等。
                              该口语在白马藏族(祖源贡布,娘布,热布)仍然在使用。
                              《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
                              《尚书·文侯之命》:“用赉尔秬鬯一卣 ”,“赉,赐也”可知鬯应为王室所有,与其他酒相比,极为少有。
                              《周礼》记载有“郁人”和“鬯人”之官。“郁人”的职责是“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 ”,就是将郁草与鬯酒相混合,装在酒器彝中,陈设在祭祀的地方。
                              《诗经 》中也有用鬯祭祀的例子,“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即宣王赏赐召穆公圭瓒和鬯酒,召穆公用它们来向文王祭祀,祈求山川田地。
                              《尚书·酒诰》中也有“祀兹酒 ”的记载。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5-01-31 18: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