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之环》的完本字数是376万字,均订的成绩在完本时和刚开始时差不多,在预期之内。原本我是打算在母神降临后和卢米安成神前多写几个事件把前文没收的一些线头交代一下,但又担心写嗨了收不起来,最终选择了顺着矛盾连环爆发的写法。现在终于可以聊聊在大纲上的一些考虑了。
一开始我构思世界的时候就在思考末日会以怎样的形式爆发,是顺其自然还是突然爆发?前者有利于更加平缓地展开故事,后者则更能体现末日的主题。最终我综合考虑选择了后者。至于简介里写的1368年之末深红降临,只是编辑的无心之举,现在想想,这也挺符合我想要营造的突如其来的感觉。
卢米安的性格和成长路径是在定大纲前就确定的,即便编辑选择了其他途径作为书名,也仍然如此。只是在细节上会有些许不同,比如假如编辑选的是“原初饥饿”及其对应的序列0名称作为书名,我会选择让奥萝尔成为知识教会的一名外派人员,然后在某一刻被卢米安吃掉,营造一个充满悬疑和象征的开头,规避掉本作作为续作无法展开世界观的遗憾。在那条时间线里获得混沌海力量以容纳灾祸之城的方法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不过关键特性的获取与现在无异。
卢米安这名角色的关键词前期是“徘徊”,在经过心理治疗和实力的增强后,他的关键词就变成了“坚韧”,在魔女那一部了解真相后,又变成了“无奈”,抱着想算账和复活奥萝尔的想法迎来“新生”,结果又被奇克和图铎拉出了舒适区,成为了“灾祸”,最后是在末日中“救赎”。这显然是一个成长过程,经历了三落三起,卢米安最终守护了他想要守护的人,成为了一名伟大存在,虽然过程并不完美,但算得上圆满。
这也是《宿命之环》这个书名的含义,在过去的“罪人”,现在的“受难者”,未来的“救赎天使”。
第一部的主角和配角,我的想法是在关键事件中给予高光,而在正常的叙述中减少具体的成长以避免喧宾夺主,现在看来效果达到了预期。人物从大事件当中出着或大或小又必不可缺的力量并获得成长。末日并不是靠某一个旧日的力量才渡过去的,团结是地球方最大的优势。
《诡秘之主》和《宿命之环》我都力求写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悲喜、生死、疯狂与守护、人性的彷徨与勇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成长,即使身处逆境甚至是死亡当中仍然有自己所坚持和追求的东西,这是我想写的“群象”,从结尾来看这个目标上达到了。
天尊在母神与上帝的合作后选择退而求其次。克莱恩在一定的让步后成为了诡秘之主,这是命运的馈赠,克莱恩最终在末日之战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贯彻了作为守护者的核心。
亚当格里沙在救赎蔷薇事件后不断左右世界局势,希望地球能够以更稳妥的姿态迎接末日。而如果末日并不以理想的方式到来,需要有人成为代价去阻止这一切,祂也会义无反顾地迎接自己的终局。这是“太阳”和“倒吊人”途径的总基调,也是亚当格里沙从混沌海终走出后一直贯彻的信念。亚当格里沙最终的死亡是真正的升华,也是我给祂预设的最好的结局。
很多角色的结局,在真实世界的要求下只能先留白,我打算在后续的番外中做一些补充,目前先定一个轻松的基调。不过我这里要先泼一泼冷水,番外总体给人的感觉仍然会是类似现在的“告一段落”,或许让角色在读者的内心继续生活下去是更好的选择。
我写作《宿命之环》的过程总体上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人物的日常与弧光都以我所想要的方式展开、运动。376万字的小说很长,而且偶尔因为现实因素会有些赶,但写起来还是一气呵成,我很满意。
后续的写作计划的话,我仍然会先休息几个月,预计会在8月份下旬开始新书。
还会有番外,初步确定是二十余万字,把诡秘和宿命之环前后的故事以及一些人物后续的发展讲明白一些。更新的时间是从1月18日开始,每日一章,大约两个月更完。
第三部是有的,目前设定还在逐步完善,不过仍然会在隔一本新书后再说。
新书写什么,我还没想好,等番外更完再说。
最后感谢各位的阅读,感谢你们日日夜夜的追更,这一切都共同创作了这本小说。
期待和你们再会。
一开始我构思世界的时候就在思考末日会以怎样的形式爆发,是顺其自然还是突然爆发?前者有利于更加平缓地展开故事,后者则更能体现末日的主题。最终我综合考虑选择了后者。至于简介里写的1368年之末深红降临,只是编辑的无心之举,现在想想,这也挺符合我想要营造的突如其来的感觉。
卢米安的性格和成长路径是在定大纲前就确定的,即便编辑选择了其他途径作为书名,也仍然如此。只是在细节上会有些许不同,比如假如编辑选的是“原初饥饿”及其对应的序列0名称作为书名,我会选择让奥萝尔成为知识教会的一名外派人员,然后在某一刻被卢米安吃掉,营造一个充满悬疑和象征的开头,规避掉本作作为续作无法展开世界观的遗憾。在那条时间线里获得混沌海力量以容纳灾祸之城的方法会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不过关键特性的获取与现在无异。
卢米安这名角色的关键词前期是“徘徊”,在经过心理治疗和实力的增强后,他的关键词就变成了“坚韧”,在魔女那一部了解真相后,又变成了“无奈”,抱着想算账和复活奥萝尔的想法迎来“新生”,结果又被奇克和图铎拉出了舒适区,成为了“灾祸”,最后是在末日中“救赎”。这显然是一个成长过程,经历了三落三起,卢米安最终守护了他想要守护的人,成为了一名伟大存在,虽然过程并不完美,但算得上圆满。
这也是《宿命之环》这个书名的含义,在过去的“罪人”,现在的“受难者”,未来的“救赎天使”。
第一部的主角和配角,我的想法是在关键事件中给予高光,而在正常的叙述中减少具体的成长以避免喧宾夺主,现在看来效果达到了预期。人物从大事件当中出着或大或小又必不可缺的力量并获得成长。末日并不是靠某一个旧日的力量才渡过去的,团结是地球方最大的优势。
《诡秘之主》和《宿命之环》我都力求写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悲喜、生死、疯狂与守护、人性的彷徨与勇敢,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和成长,即使身处逆境甚至是死亡当中仍然有自己所坚持和追求的东西,这是我想写的“群象”,从结尾来看这个目标上达到了。
天尊在母神与上帝的合作后选择退而求其次。克莱恩在一定的让步后成为了诡秘之主,这是命运的馈赠,克莱恩最终在末日之战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贯彻了作为守护者的核心。
亚当格里沙在救赎蔷薇事件后不断左右世界局势,希望地球能够以更稳妥的姿态迎接末日。而如果末日并不以理想的方式到来,需要有人成为代价去阻止这一切,祂也会义无反顾地迎接自己的终局。这是“太阳”和“倒吊人”途径的总基调,也是亚当格里沙从混沌海终走出后一直贯彻的信念。亚当格里沙最终的死亡是真正的升华,也是我给祂预设的最好的结局。
很多角色的结局,在真实世界的要求下只能先留白,我打算在后续的番外中做一些补充,目前先定一个轻松的基调。不过我这里要先泼一泼冷水,番外总体给人的感觉仍然会是类似现在的“告一段落”,或许让角色在读者的内心继续生活下去是更好的选择。
我写作《宿命之环》的过程总体上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人物的日常与弧光都以我所想要的方式展开、运动。376万字的小说很长,而且偶尔因为现实因素会有些赶,但写起来还是一气呵成,我很满意。
后续的写作计划的话,我仍然会先休息几个月,预计会在8月份下旬开始新书。
还会有番外,初步确定是二十余万字,把诡秘和宿命之环前后的故事以及一些人物后续的发展讲明白一些。更新的时间是从1月18日开始,每日一章,大约两个月更完。
第三部是有的,目前设定还在逐步完善,不过仍然会在隔一本新书后再说。
新书写什么,我还没想好,等番外更完再说。
最后感谢各位的阅读,感谢你们日日夜夜的追更,这一切都共同创作了这本小说。
期待和你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