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角度讲,在陆地封建时代,胶东半岛的核心应该在莱阳—莱西—即墨—平度一带,地势平坦广阔,适合大面积耕种发展农业、繁育人口和城市建设。但在大开国门的海洋时代,经济中心天然地转移至港口沿岸,才有了今天的烟台、威海和青岛。但即便在海洋时代崛起的过程中,烟威青三市也有着不同的命运,从山东省地图和世界地图看,青岛港更靠近山东经济腹地,中间没有山地丘陵阻挡,且港口向南距离世界更近,而烟台与山东经济腹地距离更远还有山地丘陵阻挡,且港口向北与青岛港相比海上航程更远,因此青岛港比烟台港天然地优质,这就是青岛崛起速度比烟台更快的原因,很多人分析原因是青岛先修铁路导致烟台近现代的衰落,这并非根本原因,根源是青岛港天然地靠近山东经济腹地,且港口向南又靠近世界,因此德国人、日本人对此更青睐有加。
烟台的地理位置,不仅处于大陆的边缘,同样也处于山东及山东半岛的边缘,向南发展、向山东半岛腹地发展都有山地丘陵阻挡,属于天然地隔绝状态。但从经济上看,因为历史原因和自身产业原因,又长期处于省内第二、第三的位置,在省看来就颇为尴尬,烟台发展的再好对周边城市带动仍然有限,因此省内战略长期把济南和青岛作为东西双核安排,但最近省内《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预示着烟台地位的升级和战略转变,也意味着烟台承担起更深远的任务。
这个更深远的任务,就是烟威一体化,及烟台大连一体化,成为环渤海中心城市,承担起山东向北向渤海湾发展和延伸的重任,济南向西对接中部城市群,青岛依托山东腹地向南发展全球海洋经济,烟台向北发展环渤海经济带,把曾经孤立封闭劣势的半岛转向为全面扩张,把山东的经济触手伸向各个方向。
避免与青岛的重复竞争,为烟台开辟新的经济方向。
威海被烟台隔绝于海上一隅,目前的经济体量、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注定其未来的发展必须与烟台全面接轨。而烟台大连海底隧道修建也是历史的必然,环渤海经济带,左有北京、天津唐山,右有烟台大连,是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

烟台的地理位置,不仅处于大陆的边缘,同样也处于山东及山东半岛的边缘,向南发展、向山东半岛腹地发展都有山地丘陵阻挡,属于天然地隔绝状态。但从经济上看,因为历史原因和自身产业原因,又长期处于省内第二、第三的位置,在省看来就颇为尴尬,烟台发展的再好对周边城市带动仍然有限,因此省内战略长期把济南和青岛作为东西双核安排,但最近省内《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实施方案》预示着烟台地位的升级和战略转变,也意味着烟台承担起更深远的任务。
这个更深远的任务,就是烟威一体化,及烟台大连一体化,成为环渤海中心城市,承担起山东向北向渤海湾发展和延伸的重任,济南向西对接中部城市群,青岛依托山东腹地向南发展全球海洋经济,烟台向北发展环渤海经济带,把曾经孤立封闭劣势的半岛转向为全面扩张,把山东的经济触手伸向各个方向。
避免与青岛的重复竞争,为烟台开辟新的经济方向。
威海被烟台隔绝于海上一隅,目前的经济体量、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注定其未来的发展必须与烟台全面接轨。而烟台大连海底隧道修建也是历史的必然,环渤海经济带,左有北京、天津唐山,右有烟台大连,是中国三大经济圈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