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大学吧 关注:10,423贴子:405,838
  • 21回复贴,共1

理性讨论关于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前楼主倾向南邮牵头,南工大西北工大,甚至河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黄维布局高校参与共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14 16:57回复
    目前认定的理由是单从最新文章来看无法确定先后和属于问题,只能从发文公众号所属学校判定,不过此号应是南邮前过重创建,近期修改为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相关信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1-14 17: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应该只能挂三个单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14 17:38
      回复
        看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哪开的就知道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14 17:56
        回复
          估计还是南邮牵头,南工西工共建(深度参与,不是划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14 18:01
          回复
            借LZ的楼,说说个人观点中,南工入选双一流的路径。
            (主要大成果与大平台,其他条件对南工来说的都不是问题,不赘述)
            路径一
            学科门类:材料科学与技术
            大平台:柔电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材料化工全重(牵头),突出材料
            大成果:2025年度自二,还是柔电方向,去年申报的奖,重整后继续申报
            路径二
            学科门类:化学工程与技术
            大平台:材料化工全重(牵头),突出化工
            大成果:两种可能;
            1)2025年拿化工类一个技一/科一。
            2)2025再拿一个化工类科二。
            讨论点:
            (一)大成果是否够用。确保1.5个全重后,南工其他指标都无问题。若按严格三大一基,国奖是唯一短板,则需要重大突破,最大希望还是黄维去年申请过的自二重整后能一举夺魁。
            要重新拿一个化工类技一/科一,感觉相对难度较大。不知有否储备?
            另一种可能就是,在双一流扩容、以及国奖改革后含金量提升的双重前提下,再拿一个2025年度科二,与2023年度的空气膜科二一起,以两个改革后二等的数量优势上车。
            (二)赛道是否和其他学校冲突。也就是网上有些人说的,浙工南工是否需要PK的问题。
            如果是路径一,获得柔电自二,则属于材料赛道,与浙工(浙工按照所得奖对应全重只能是化工了)错开。
            如果是路径二,个人认为并不存在所谓“化工学科每次只能新增一所”的规则。理由如下:
            a) 化工与材料都是大学科,并非一些文科或者理工小众类学科,不存在增量限制。
            以“化学工程”为例,目前全国一流学科共9个,而按照第四轮参与学科评估的学校,有102所,一流学科率仅有8.8%,完全有增量空间。
            b) 浙工南工在学科领域都已远超该学科学校的中位数,而在综合实力上也是呼声很高。前一轮确实存在山师、石铁这样的拿到国奖却比选没过的极少数案例,但综合来看,那几所学校在综合实力上还是有距离,不如浙工南工(或者燕山深大昆工等等)早已超过底层211学校的级别。
            c) 地方支持方面,浙工得到浙江省全力支持,南工这轮基本也得到江苏的优先支持。如果本轮以地方意志为优先,二者也不需要直接PK。
            d) 再加一句:第二轮官方措辞是“总体稳定、优化调整”。本论官方措辞是“聚焦优势、适度扩容”。那么什么是“优势”呢?在同一个教育部文件中指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批建设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上一轮的时候重点提到支持医学师范中医类学科,而本轮唯一有点名的则是这两个学科。
            如果最后连化工材料都要卡名额,那也太过于抽象了。


            IP属地:上海6楼2025-01-14 19:31
            收起回复
              好厉害,一个人牵动好几所院校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1-14 20:21
              收起回复
                这下基本实锤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5-02-16 09:4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是以“柔性电子学之父”、有机电子学与柔性电子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黄维院士领衔,由百余位活跃于柔性电子科学技术前沿的中青年学者组成的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学术基地。研究院建成了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智能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柔性电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中心,可满足开展柔性电子材料制备与表征,柔性电子器件加工与集成,柔性电子系统封装与测试等相关研究。2020年4月,获批建设全国首个"柔性电子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20 23: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