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思息心
修行想要进入觉性的大海,通向解脱的彼岸,禅修无疑是很好的船,这脉的修行法门很讲究“根器”
禅修也是容易修偏的法门,因此要求极高,在心境的正心和妄心没有达到完全的平衡,这样的平衡也就是“静”时,通过修行的法门,在静中更容易被感知到的是妄心
观心是不二的法门,但如果没有正心的显现,注意力向内时刻观照,就极容易造成妄心扰动,魔根放大,在出现这样的情景,修行者就想要灭掉它,但它是灭不掉的,越想灭,就更容易内乱,因此,观心这样的法门也要根据根器来修行,虽然在注意力向内会有浅行定的体感,但它终究是有为法,不能自然而然的一直安住,假如在这时去观心,就可能会出现记录的这种情况,观心的作用体现在降伏住内心后
这样的修行,如果一直持续,就会出现人变得更冷漠,或其他负面的心行,如易怒等等,或许不会按照这样的念想去身行,但这样的扰心会让人难受,此时心中成相,越静越来扰
这就是八正道何其重要,特别是作为八正道之首的正见,如果在禅修里没有这些,就容易成魔,或许也是为什么都说当代人不适合禅修的原因,因为并不能真正得让内心静下来,只能在似静中,随相而受,中下根器这也才是世间大多人的真实写照,自然也包括我现在的境遇
在心行未降伏前,假如出现上面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禅思,思考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身的过往,这样的注意力就如其他止心法一样,本质也是思惟修,当专注的通过正见去思考,也会出现浅行定,内心会平静,有正见的原因,妄见不生,智慧的开启,参禅中破除迷妄,就会渐行心止,能体会到这样的禅修带来的禅悦,慢慢的进入心地一沉,真正得心静中,就能体会到那份清净感,在这样的思惟修参禅成为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去修行
修行想要进入觉性的大海,通向解脱的彼岸,禅修无疑是很好的船,这脉的修行法门很讲究“根器”
禅修也是容易修偏的法门,因此要求极高,在心境的正心和妄心没有达到完全的平衡,这样的平衡也就是“静”时,通过修行的法门,在静中更容易被感知到的是妄心
观心是不二的法门,但如果没有正心的显现,注意力向内时刻观照,就极容易造成妄心扰动,魔根放大,在出现这样的情景,修行者就想要灭掉它,但它是灭不掉的,越想灭,就更容易内乱,因此,观心这样的法门也要根据根器来修行,虽然在注意力向内会有浅行定的体感,但它终究是有为法,不能自然而然的一直安住,假如在这时去观心,就可能会出现记录的这种情况,观心的作用体现在降伏住内心后
这样的修行,如果一直持续,就会出现人变得更冷漠,或其他负面的心行,如易怒等等,或许不会按照这样的念想去身行,但这样的扰心会让人难受,此时心中成相,越静越来扰
这就是八正道何其重要,特别是作为八正道之首的正见,如果在禅修里没有这些,就容易成魔,或许也是为什么都说当代人不适合禅修的原因,因为并不能真正得让内心静下来,只能在似静中,随相而受,中下根器这也才是世间大多人的真实写照,自然也包括我现在的境遇
在心行未降伏前,假如出现上面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禅思,思考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身的过往,这样的注意力就如其他止心法一样,本质也是思惟修,当专注的通过正见去思考,也会出现浅行定,内心会平静,有正见的原因,妄见不生,智慧的开启,参禅中破除迷妄,就会渐行心止,能体会到这样的禅修带来的禅悦,慢慢的进入心地一沉,真正得心静中,就能体会到那份清净感,在这样的思惟修参禅成为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去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