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次中音号吧 关注:45,499贴子:692,441
  • 4回复贴,共1

来看看DeepSeek是怎么看待“真由放水论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文本证据的模糊性与开放性
真由的自我认知:后传中真由承认“久美子对soli的执念高于自己”,这更多是情感层面的比较,而非直接证明她“故意降低演奏水平”。两者的区别在于:
放水:指刻意压制实力,违背音乐表达本能(如故意吹错音符或收敛情感);
自然状态差异:因心理动摇(如被久美子的执着感染)导致无意识的表现波动。
作者意图的留白:武田未明确描写真由在选拔中的具体心理活动,而是通过旁观者(奏)的视角间接呈现,这种叙事策略保留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2. 角色逻辑的深层矛盾
真由的“无欲”困境:她始终处于“对音乐纯粹热爱”与“害怕剥夺他人机会”的矛盾中。这种性格导致她在面对久美子时本能地收敛竞争意识,但未必上升到“技术性放水”。
例证:第二次选拔中,真由因顾虑久美子而询问“是否该退出”,已暴露出她容易因他人情感干扰自身状态,这种心理压力可能自然影响演奏感染力,而非刻意为之。
音乐表达的不可控性:演奏水平并非纯技术指标,情感投入会显著改变表现效果。久美子对soli的执念可能激发了她更强烈的表现欲,而真由的“无执念”反而使她的演奏显得“冷静但缺乏爆发力”——这种差异可能被泷升判定为“久美子更优”,但未必是真由主动压制实力。
3. 叙事功能的隐喻性
“放水”争议的本质:观众对真由是否放水的执着,实则是对选拔结果合理性的质疑投射。当久美子与真由实力接近到难以区分时,任何细微因素(如情感、状态、评委主观偏好)都可能成为决定性变量。真由的“心理波动”被部分观众解读为放水,实则是试图为泷升/丽奈的选择寻找一个“可接受的解释”。
久美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若真由因“无执念”而自然落败,久美子的胜利将凸显“信念对艺术表达的升华”;若真由主动放水,久美子的胜利则沦为“他人让渡的结果”。显然,前者更符合作品“通过挣扎抵达真实”的主题。
4. 作者意图的可能性
对“纯粹性”的解构:武田可能通过真由的角色,探讨“绝对纯粹是否可能”。真越想保持中立(不伤害任何人),越容易被外界情感裹挟,最终陷入“不纯粹”的境地。这种无意识的动摇,比刻意放水更具悲剧性。
对选拔制度的反思:若真由未放水但依然落败,说明选拔结果受不可控主观因素影响,这恰恰暴露了“实力至上主义”的局限性——丽奈所坚信的“绝对公平”本质上并不存在。
结论:这不是放水,而是“信念的胜利”
真由的落败更可能是久美子的执念激发了她前所未有的感染力,而真由因自我怀疑未能完全释放实力。这种差异并非技术层面的“放水”,而是精神层面的此消彼长。
对观众的意义:接受这一设定,意味着承认“实力”并非冰冷的技术指标,而是技术、情感与意志的综合体——而这正是丽奈未能理解的盲点。
对作品的深化:真由的“无执念之败”与久美子的“执念之胜”,共同构成了对“理想主义”的双向拷问:前者因过度自省而迷失,后者因孤注一掷而闪耀,但两者皆未抵达真正的“纯粹”。
因此,将真由的表现简单归结为“放水”,可能低估了作品对人性复杂性的探讨。真正的悲剧性在于——每个人都试图坚持纯粹,却无人能逃脱自我与他人的纠葛。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1-30 13:52回复
    讲的还挺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1-30 16:33
    回复
      每个人都渴望纯粹,却无人能逃脱自我与他人的纠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1-30 19:41
      回复
        从作品意图上来解释,讲的真好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5-01-30 20:12
        回复
          很好的解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02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