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仍未知道那天...吧 关注:456,099贴子:9,265,857
  • 13回复贴,共1

观影十一年纪念贴,随便聊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14年看完动画来这个吧,也算是见证了花吧从高朋满座到门可罗雀的发展史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帖子应该也是没什么人看的,所以就当是我给自己发的感想记录贴吧,有些话憋在心里是难受的。


IP属地:北京1楼2025-02-10 08:44回复
    1: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我在17年也就是我看这动画三年后曾经发过一个帖子,主要是讲我看这个动画给我带来感动的点,当时曾经在心里暗暗做过一个计划,就是看完的第五年和第十年都能再来谈谈我新的看法。结合更加丰富的人生阅历来重新审视之前可能还没有理清的问题。但是这终究没有实现,这大概就是源于由最开始看动画的感性认识中感性的衰退让我能用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的原因吧。


    IP属地:北京2楼2025-02-10 08:5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因此在这个贴子,我首先要“贬低”下《未闻花名》这个动画了,作为一个当年碟片卖了4万份的大热动画,豆瓣评分8.8,Bangumi评分7.7,b站评分9.6确实已经足以说明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了。这让我回想起很多年前看到对花名的批评所产生的那种厌烦心理,尽管理性上认可他们的评判有些许道理但是心里却不想接收。但到了2025年的今天,我倒能更坦然的面对甚至自己分析这个动画中种种做的不好甚至很差的地方。


      IP属地:北京3楼2025-02-10 09:00
      回复
        我觉得《未闻花名》最大的问题有三点,第一是过于复杂和扭曲的多角恋关系,尽管我第十一年前一次看就发现了主角们儿时的回忆并不是10年前而是5年前,因此10岁11岁这个年龄有爱的萌芽倒并不违和。但是复杂的多角恋关系还是让这段童年时的友谊时光蒙上了巨大的瑕疵,似乎没有这个多角恋的存在剧情就推动不下去了,并且由于恋爱心理而产生的种种龌龊想法也大大矮化了角色们的形象。对花名最大的批评应该就是如此,依靠“贵圈真乱”来推动剧情的做法在创作上实在称不上什么高明的手法。


        IP属地:北京4楼2025-02-10 09:07
        回复
          第二是一些人物的强行降智的行为和情节,它们其中有一些是由于剧集长度拿出来水字数,比如寻找面码大会上为什么面码不直接拿起物体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点在漫画和小说里被改编成了面码拿着烟花画“无限大”的符号,并且按照时间线实际上这个改编被写出来的时间是早于这一集的播出时间的,也就是说编辑在明知道怎么做更合理的情况下为了拖时间还是拿出了相对更不合理的版本,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有点不要脸了)。有一些则是为了戏剧冲突产生了逻辑上的问题,比如大伙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只有仁太能看见面码从这方面去想愿望到底是什么,反而就纠结于要不要让面码成佛。这些情节对于更注重于剧情逻辑并带入这种想法观看的观众毫无疑问是有很大缺陷甚至灾难的。


          IP属地:北京5楼2025-02-10 09:20
          回复
            再比如第十集要仁太表态他是否喜欢面码这一段,虽然大部分观众能理解是通过这个情景的再现表现当年的裂缝不但没有缝补反而变得更大这一点。但是还是非常不自然,仿佛故意要整这么一出来恶心男主,这也让男配女配们的形象有点太卑劣了。


            IP属地:北京6楼2025-02-10 09:26
            回复
              第三就是RSQ的问题,编剧冈田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家庭和学校经历的原因,对情色的情节有一种特殊的执着,无论是刚开始面码坐在仁太身上,还是后面安鸣被拉去援交时候的一些动作,还有一些大大小小RSQ情节,时常出现在剧集之中。这些情节里大部分其实没有特别的必要,删去反而对情节有益。我在看这个动画时也没有感觉到情色情节该给人带来的性冲动(实际上未闻花名绝大部分情节都显示出一种压抑甚至有一定程度的x压抑,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由于大部分关乎友谊也是无性的,而这个动画里唯一一对双箭头其实相当纯洁,我是看不出仁太对面码有什么性的想法,以至于他们只是靠在一起我就感觉已经满足了)。因此这种情节的设置可以看作是一种编剧的恶趣味,没什么必要的恶趣味。


              IP属地:北京7楼2025-02-10 09:38
              回复
                基于以上种种,《未闻花名》的剧本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漏洞,这也是对这部动画差评的人(无论中国日本还是欧美,我专门搜罗了一下差评的意见)最普遍的观点。当然还有种观点是未闻花名全靠ED这首由zone创作的神曲,而且这首歌还是2001年发行的,并不是专门写给这个动画。所以没有这首歌就什么都不是,这个我就不能认可了,声乐本身就是影视作品的一部分,结合的好就说靠音乐c要切割实在是不能理解的行为。


                IP属地:北京8楼2025-02-10 09: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所以也许是因为感动的情绪不可能永久的维持,也许是因为我上面说的种种的缺点让我的开始反思,我在中间的好几年确实对花名这个作品失去了绝大部分兴趣,甚至连secret base这首歌我听到了都要马上切(这主要是听了实在太多次加上不再能感受到那种情感的叠加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5年纪念,10年纪念都没有写,缺少一种情绪推动的动力让我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但这样做就是理性的吗?标志着我终于能客观的看待这个作品了吗?我现在可以说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全面认识的第二个阶段,还存在第三个阶段来“补完”我的心路历程。


                  IP属地:北京9楼2025-02-10 09:51
                  回复
                    2: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回归
                    如果说人对一个作品终于“出脑了”,开始站在旁观者角度批评甚至审判之前热爱的东西了,这可以被称为是“客观”了吗?我想不是如此的,因为实际上连自己的过去都不敢面对,对自己曾经的感情也逃避的人怎么说也算不上成熟,对于因时间而渐渐磨平的情感也不应该炫耀自己的心“更硬了一分”。于是我发现曾经我看这个动画时一个不能理解的问题现在忽然能理解了——曾经如此要好的朋友过了几年忽然形同陌路甚至要恶语相向,拿自己的现状去恶心别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天差地别的态度呢?大概就是旧的感情被磨平后想用现在的思考方式去解构自己过去的经历吧,但怎么可能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呢?剧中各种扭曲的爱不就是友情消散后还存在联系的小团体之间仅剩的一点关系吗?根据这个关系得到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原来的主要关系你呢?但是想用现在去决定过去的想法是如此的真实,于是过去那种友谊中有一点“爱”的情愫中的这个调剂反而变成了主体,这是不对的(从这方面讲,贵圈乱其实有高明的地方)。我们再回归到自己的“真心”。


                    IP属地:北京10楼2025-02-10 10:11
                    回复
                      于是也许是因为一个念头吧,我再次想再看看花名,这次我不再局限于动画的剧情,我想知道它和我自己的经历间的关系,我大量的看近几年看花名的观众的感受,好的坏的都看。而在我和毕业后十几年都没见过几次的旧友又玩了两把牌之后,我忽然想起了我当年看这部剧的心情,我忽然对最后一话的内容产生了全新的理解。为什么要开大会一个个把自己心里龌龊的一面全部倒出来,绝不仅仅是因为愧疚,一个朋友当你们形影不离的时候,你对他是很了解的,就算他有很多自己的秘密,你确能读懂他的情绪。但是一旦分别的时间长了,这种“默契”的自信就消失了,因为你自己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意识形态也会变化,这种情况下你连自己过去的心态都难以找回,就算你的朋友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也读不懂他现在在想什么了,于是人都带上了假面,但是带上假面相待的就难以成为朋友了,所以要把自己的心都挖开,一颗真心坦露在外大家才能真正找回过去的感觉,这需要怎样成熟,对自己怎样坦诚才能做到呢?


                      IP属地:北京11楼2025-02-10 10:29
                      回复
                        而动画最后的捉迷藏我则有了新的理解:为什么仁太把面码背回来之后所有人都无法看到她了呢?因为就是找不回过去的情感了呀,分别了这么长时间就算你看着曾经的照片也只会觉得“哦,之前是这样吗?”,想不起之前和他们在一起时的心境,尽管你能回忆起和他们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甚至说了什么话,但是你的心却好像越来越旁观,好像变成了客观的视角.这不是虚假的自欺欺人而是真实的感受,真的想不起来,所以也真的看不见(甚至连仁太也不例外,他的感情有一部分是和“重生”的面码建立的),但当看到纸条时,那些过去的情感忽然回归到了身上,感性的认识回来了,于是面码被大家所看见了。在我对这部动画这十一年的感受起起伏伏之后,我忽然发现这是如此符合我这一路的心境,于是我也终于能像动画的最后一样,袒露我的真心了。


                        IP属地:北京12楼2025-02-10 10:40
                        回复
                          我终于完整的经历了对《未闻花名》的三个阶段——喜爱到不允许别人说它的坏话——认识到它的缺点——在这做认识上依然热爱它(最后一种心境让我想起了纳博科夫和《堂吉诃德》,我想我多少能从感情上理解他)。我不再为之前在刚看完时写过的评论“这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希望”而感到羞耻,觉得自己过去不客观,我亲眼看到了许多人因看这动画而落泪,因动画中人物的故事而产生共鸣,就如我自己当时看这动画而共鸣一样。而到了11年后的今天,这共鸣反而前所未有的被我所理解并带给我感动——就是拾回自己的初心。我想这十几年被这部动画感动过的人即使现在不再去想,在内心的最深处也还会有那么一小块田地,在那里,已被人已经遗忘名字的花正在绽放,也许有一天,还会被人拾起,放进属于她的《伊利亚特》中。
                          感谢你,《未闻花名》,超和平Busters永远是朋友。(最后还有一点小小的吐槽,就不重启一楼了。就是我21年看十周年广播剧的时候仁太最后要和安鸣在一起了,这真让我有点不爽,我刚看时还以为仁太这辈子都不会有伴侣了,现在还是这么认为,其实我一直磕男女主cp来着,也许再过多少年我的看法和心态又会改变,这也算未完待续吧,再见啦,看这个贴的人和这个时间的我)。


                          IP属地:北京13楼2025-02-10 11:06
                          回复
                            加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5 1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