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吧 关注:198,848贴子:2,269,445

年纪轻轻得了痛风是什么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们看到封面图片了吗?是不是很难想象一个坐拥一线城市医疗资源的痛风患者,可以让病情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当我向他建议可以去广州某三甲医院预约“尿酸酶疗法”的时候,他告诉我说,最近喝了朋友推荐的蒲公英茶,感觉好了很多。结果一查,尿酸还是800多。多么令人无语。
可以这么说,所有我遇见的,痛风病发展到重度症状的人,比如慢性痛风,大关节痛风,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等,究其原因,都不是因为痛风不好治,而是没有好好治,错过了治疗窗口。
他们就像在天然气入户的时代还去研究如何钻木取火一样不可思议。这就是战略方向出了问题。每次我打开贴吧,都会收到许多条私信,问的问题大多是战术问题,比如“我要吃什么药啊?我要吃多久药啊?x革阿里有没有用啊?xx风酸灵有没有用?xx益生菌有没有用?乌鸡白凤丸有没有用?”…之类的问题。
这些通通都是战术问题,说好听的是细节,说不好听的就是盲人摸象。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它前面还应该加一句话: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如果方向错误的情况下抠细节,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今天我不讲战术,只讲方向,讲逻辑。
痛风怎么治疗?核心目标只有两个,缓解症状(红肿热痛)和避免痛风再发作。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呢?我们先来讨论三个逻辑问题,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答案自然就有了。
这三个问题是:
1、人为什么会痛风?
2、得了痛风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
3、如果吃药,要吃多长时间?
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痛风?原因很简单——因为尿酸高。为什么尿酸高呢?很多人都在纠缠这个问题:“我尿酸高,总是有原因的啊。”
好吧,人类遇到的大多数疾病,究其原因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先天基因的遗传性和后天环境的获得性。通俗点说,就是祖先给你的基因和你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好。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某某人天天和我喝酒吃肉,怎么人家没事类?”因为人家基因好啊。你上学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上课读书,老师和教材都一样,成绩也是有高有低的对不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智商有高有低,习惯有好有坏。
你和学霸一起玩耍,你考试不及格人家还是优等生。尿酸高了就是高了,如果你目前痛风发作的不频繁,没有累及大关节,没有痛风石,你可以忌口一段时间,看看尿酸有没有明显下降。如果你努力了三个月,尿酸只降了一丢丢,你要接受这个现实。
你可能还会问:“为什么有的人尿酸高却没有痛风呢?”因为痛风发生的前提是尿酸盐结晶的析出。没有尿酸盐结晶,多高的血尿酸浓度都不会发生痛风。这个逻辑反过来依然成立,只要痛风发作,必然有尿酸盐结晶析出。
为什么同样高尿酸,有的人会析出结晶而有的人不会呢?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在医学上还没有研究透彻,但是在逻辑上可以讲通。
我们都知道,气温降到0度以下水会结冰。那是不是所有的水在零度以下都会结冰呢?当然不是。比如流动的水在零度以下也可能不结冰,而30%浓度的盐水在零下20度左右才会结冰。
高尿酸和痛风的关系,在逻辑学上称之为:高尿酸是痛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尿酸高不一定痛风,但痛风的前提必须是尿酸高。
也许你又问:“弄明白这个逻辑关系有什么用啊?”当然有用啊!我们要改变某一事件的结果,必须改变导致这一结果的必要因素。举个例子:比如你想期末考个好成绩。想得到这个结果需要什么条件呢?我们随便列举几个,你脑瓜聪明,你平时用功,你认真复习,你运气不错,你参加了考试。你看,这几个条件里,参加考试是考个好成绩的必要条件,如果考试你都没参加,即便你其他条件做的再好,也不会有成绩。
上面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大家认清这个重要的规律:一切不以降尿酸为目的的,治疗痛风的手段都是耍流氓!
对于降尿酸我也要多说两句。有的人说:“我用了某某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念咒语、练气功、吃保健品、吃中药、吃西药,忌口等等)尿酸降了,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方法有效呢?”
是,也不是。
关键降了多少?比如750降到700或者650,甚至再低一些550,意义都不大。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明白另一个问题,治疗痛风为什么要降尿酸?因为只有尿酸足够低,新的结晶才不会产生,旧的结晶才能够溶解。
如果你还不理解,我们可以把尿酸盐结晶看做是一块冰。你想把一块冰溶解,温度是不是要升到零度以上?温度从零下四十度升到零下五度,即使你感觉暖和多了,冰也是不会溶解的。
这是物理定律,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尿酸盐结晶的物理特征是,血液尿酸浓度每升低于420微摩尔,新结晶不会产生;低于360微摩尔,已经产生的结晶会逐渐溶解。所以,血液尿酸360微摩尔/升,就是降尿酸的目标浓度。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基本搞清了第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痛风”。痛风是因为尿酸高,尿酸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遗传和后天生活习惯。而治疗痛风只有一个方向,就是降尿酸,而且要把尿酸降至可以持续融晶的水平以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2-13 22:51回复
    接下来我们一起讨论第二个问题:得了痛风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治疗痛风的药从功能上分类只有两类:止痛药和降酸药。止痛药从药物作用机制上又分三个小类,非甾体类、秋水仙碱和激素类。它们虽然作用机制有区别,但都是通过降低人体炎性反应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2-13 22:57
    回复
      上面都是西药,可能有人会说,我吃了某某中药或者保健品或者是某种偏方,疼痛也减轻了呀。我们暂且先承认这个事实,但是这个事实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中药发挥作用,同样离不开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定律。比如有一些中药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就具有麻醉和镇痛的作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2-13 22:57
      回复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和痛风的病理特征有关系,痛风是无菌性,间歇性,自限性关节炎。什么是无菌性?没有细菌感染;什么是间歇性?不是持续发生;什么是自限性?可以自行缓解。这里最难理解的是自限性。为什么痛风会自行缓解呢?上面讲过,痛风的发生是因为尿酸盐结晶引起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当吞噬细胞不断的吞噬尿酸盐结晶,一段时间后就给这些结晶穿上了一层外衣,有了这层细胞尸体做成的外衣,机体不再视其为“异物”,自行结束本次免疫反应。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2-13 22:58
        回复
          痛风具有自限性这个特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早期患者,它不至于过度影响日常生活。可是另一方面,不仅容易让患者掉以轻心,也容易让一些“南郭先生”混进来滥竽充数。比如曾经有一位患者信誓旦旦的告诉我,只要念诵药师王菩萨的“药师心咒”就能治好痛风。为啥他这么说呢?因为他念了一周佛经,沐浴斋戒,痛风确实自己就好了。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痛风自行缓解是它的病理特征,和念什么经并没有关系,你不念经唱歌也一样会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2-13 22:59
          回复
            也许你会问:既然痛风有自限性,那是不是不用吃止痛药,等他自己好就行了。肯定不是,止痛药一方面可以降低痛感,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病发时长和降低炎症反应程度。病发时间越长,炎症反应程度越激烈,越容易引发慢性痛风和痛风石。所以,痛风的急性发作期还是应该及时彻底的消炎止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2-13 23:00
            回复
              接下来讲降酸药。总的来说,痛风患者对降酸药的接受度要比止痛药低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疼痛是有感觉的,高尿酸是没感觉的。如果不是痛风发作,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尿酸高了那么多。还有一个原因,降酸药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尿酸水平,才能达到溶解旧结晶,防止产生新结晶的目的。很多患者会觉得,一年才痛上两三次,让我每天都吃药,我接受不了。尤其是进入痛风不发作的间歇期,很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2-13 23:00
              回复
                痛风为什么要长期吃降酸药控制尿酸水平呢?我举个例子:比如你近视眼,出门不小心撞到树上破了头。那你第一时间肯定是要包扎伤口,这相当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消炎止痛,但是近视眼的问题不解决,你以后还是可能会撞树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2-13 23:01
                回复
                  注意哈,我说的是可能而不是一定。因为近视是有程度的,如果只是轻度近视,有了这次经历,以后出门当心一点,就可以大大降低撞树的可能性。如果你800度高度近视呢?那就要考虑长期配戴眼镜了。还有一种情况,你近视度数不是特别高,但事实是你经常撞树。可能是你家门口树太多,也可能是肢体协调性差,总之你隔三差五的撞树,那你也是要配眼镜的。在这个例子里,“戴眼镜”就相当于降尿酸。要不要降尿酸,取决于你的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频率。就像你近视要不要戴眼镜取决于近视程度和你容不容易撞树一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2-13 23:02
                  回复
                    什么情况下痛风患者需要吃降酸药控制尿酸呢?降尿酸治疗适用以下患者:1.痛风石沉积;2.影像学检查显示痛风导致关节损伤的证据;3.痛风性关节炎的频繁发作或致残性发作(例如,> 2 次发作/年);4.尿酸性尿路结石;5.不常发作但血清尿酸水平 > 500μmol/L,或任何发作都会造成特别困难的患者(如总是发病在大关节);6.存在多种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2-13 23:03
                    回复
                      任何疾病都可以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很多疾病处于轻症级的时候都是不需要药物干预的。但是到了中、重症级,仅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就已经无法控制疾病的发展了,那么药物干预就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选项。再说,有几个人能严格按照食物嘌呤含量表吃饭过日子的?你女朋友约你吃火锅,你好意思说,人家尿酸高,人家不吃火锅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2-13 23:03
                      回复
                        那么用什么标准来为痛风进行分级呢?再回去看一遍上面的六条,只要满足其中任何一条,你都不是轻症。不是轻症,就满足药物干预的条件。可能有人会问,一年发作三四次,我觉得没什么呀!难倒你要等到长老大一个痛风石或者滑膜炎好几个月下不了地才去治疗吗?很多人以为痛风石是慢慢慢慢长起来的,其实根本不是,我亲眼见过一位痛风患者,痛风石从指甲盖大小长到半个鸡蛋那么大,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2-13 23:03
                        回复
                          我知道有人会和我说,吃药容易,可是吃上药就停不下来了。这是什么逻辑呢?好比你考试总是不及格,你爸说给你请个家教吧,你说请上家教我就不会自己学了。大哥,你本来就是不会自己学才请家教的好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2-13 23:06
                          回复
                            我知道你还会和我说药物有副作用,没错,只要是药,或多或少都存在副作用,大米饭吃多了还长胖呢!你关心药物副作用,你难倒就不关心疾病本身的危害了吗?药物副作和疾病对健康的危害,你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所以该吃药,还是吃药更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13 23:07
                            回复
                              你说我不吃药,吃保健品行不行?行啊,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总之尿酸要降到足以融晶的水平。就像我们前面举的例子,你想把一块冰溶解,温度就要升到零度以上。你开空调也好,生炉子也好,烧火炕也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零度以上”这个目标是定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2-13 23: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