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南昌的康迪斯和同门一起去试听。其实我年前就一个人去了一次店里面试听耳机,早闻hifiwoman评测了FT1pro,我也想体验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线下一听果然物超所值,不禁留下了悔恨之泪,买来后更换了耳罩和线材,这篇主要来说一下本人手上已有的不同前端和更换耳罩、线材前后的对比。
先说结论,大傲🐮🍺,在试听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了这只耳机的潜力。耳罩和线材能让这个耳机更上一个台阶,给使用者完全不一样的HiFi体验。
上图


蓝宝石镀层振膜,官方说法是可以延长振膜寿命,但是我感觉更容易开脑放了

包装内除了收纳包和耳机本体外,还有两根线,分别是3.5和4.4平衡口的,据说是24awg的单晶铜,但实际声音体验嘛……有一点不符合我自己的听音风格,于是我拿出来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超纤皮打孔耳罩(1688上面买的)和单晶铜镀银线(tb100块钱的)。用来替换原装耳罩和线材。

前端分别用了:达音科DTC480,山灵H2,男人家ef499(同门的好兄弟忍不住冲动消费买了店里面的展示机
)
先说不同前端对ft1p的提升。大傲应该是充分考虑了这个价位用户的前端,做成了易推设计,实际上DTC480就能发挥FT1pro基本素质,但是声场没有打开,而且部分细节没有解析出来,山灵H2自带内置供电,高增益模式下平衡口可以提供最大680mW的推力,基本发挥了出来了耳机的实力,男人家的ef499上没有4.4平衡口,所以我用的3.5转6.35,在台机上,飞傲FT1pro的实力完全发挥了出来,声场开阔了不少,解析力也更上一层楼。this is true music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ft1pro在使用原装配件的时候,有高频偏暗,声场较拥挤的问题。这一点也有不少烧油反应过了,但是我没买某宝上的170块钱ZMR耳罩,买了更便宜的超纤皮打孔。的确改善了声场拥挤的问题,让中低频器乐结像更清晰了一点,没有那么糊的感觉,同时提高了些许高频的明亮度。
线材上,应该是低阻平板耳机确确实实对线材比较敏感的缘故,高频明亮了许多
不得不说,大傲的ft1pro确实让我这种穷烧佬退烧了。不敢说素质吊打2000价位以上的一些耳机,但是个人认为这是千元左右最好的答卷,如果不介意开放式平板的漏音(实测漏音比490PRO多很多)和使用环境。ft1pro是很好的选择。
小白初次评测,如果有其他烧友有不一样的意见,可能是我本人听音观的问题,脸皮薄轻点喷。


先说结论,大傲🐮🍺,在试听的时候真正感受到了这只耳机的潜力。耳罩和线材能让这个耳机更上一个台阶,给使用者完全不一样的HiFi体验。
上图


蓝宝石镀层振膜,官方说法是可以延长振膜寿命,但是我感觉更容易开脑放了


包装内除了收纳包和耳机本体外,还有两根线,分别是3.5和4.4平衡口的,据说是24awg的单晶铜,但实际声音体验嘛……有一点不符合我自己的听音风格,于是我拿出来了自己准备已久的超纤皮打孔耳罩(1688上面买的)和单晶铜镀银线(tb100块钱的)。用来替换原装耳罩和线材。

前端分别用了:达音科DTC480,山灵H2,男人家ef499(同门的好兄弟忍不住冲动消费买了店里面的展示机

先说不同前端对ft1p的提升。大傲应该是充分考虑了这个价位用户的前端,做成了易推设计,实际上DTC480就能发挥FT1pro基本素质,但是声场没有打开,而且部分细节没有解析出来,山灵H2自带内置供电,高增益模式下平衡口可以提供最大680mW的推力,基本发挥了出来了耳机的实力,男人家的ef499上没有4.4平衡口,所以我用的3.5转6.35,在台机上,飞傲FT1pro的实力完全发挥了出来,声场开阔了不少,解析力也更上一层楼。this is true music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ft1pro在使用原装配件的时候,有高频偏暗,声场较拥挤的问题。这一点也有不少烧油反应过了,但是我没买某宝上的170块钱ZMR耳罩,买了更便宜的超纤皮打孔。的确改善了声场拥挤的问题,让中低频器乐结像更清晰了一点,没有那么糊的感觉,同时提高了些许高频的明亮度。
线材上,应该是低阻平板耳机确确实实对线材比较敏感的缘故,高频明亮了许多

不得不说,大傲的ft1pro确实让我这种穷烧佬退烧了。不敢说素质吊打2000价位以上的一些耳机,但是个人认为这是千元左右最好的答卷,如果不介意开放式平板的漏音(实测漏音比490PRO多很多)和使用环境。ft1pro是很好的选择。
小白初次评测,如果有其他烧友有不一样的意见,可能是我本人听音观的问题,脸皮薄轻点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