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吧 关注:947贴子:6,458

回复:请问老师,“慧解脱、俱解脱”等于“定解脱、慧解脱”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法而说,无犯;实话实说,无犯:
问:请问老师,您对佛法进行评论,既说长处,也说短处;既说“是”的方面,也说“非”的方面。这样,有没有犯戒?
答:根据原始佛教,佛陀务实,当时的阿罗汉也实话实说;这样,才能对当时的佛教进行多次的改革。根据《巴利三藏》的《经分别》:
1、为法而说,无犯;
2、实话实说,无犯。


IP属地:福建16楼2025-02-19 19:54
回复
    寒症,应该增加热量;热症,应该减少热量:
    一、根据中医学外感、内伤、环境污染等等病因,现在,以常见的外感为例进行说明:寒症,应该增加热量;热症,应该减少热量。
    二、因此,减食,对“热症”有意义;但是,对“寒症”,没有意义,因为会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三、当然,“热症”,也应该根据正规医生的正确诊断、正确治疗。例如:
    案例1
    有的人,看到古代“高僧”生姜治头痛的案例,就信以为真。
    1、实际上,这与信佛的情感有关;说白了,虽然生姜对寒症有用,对热症则不行。
    2、即使是寒症,也可能寒“入内”化热,形成“寒热夹杂”;因此,应该平衡用药,达到“中和”。
    四、当然,减食,对出家人的证果有意义:“素食两餐”是苦行僧达到初果的关键点之一;“素食的日中一食”是梵行僧达到三果的关键点之一。


    IP属地:福建17楼2025-02-19 20:00
    回复
      问:请问老师,什么是“知道”、“入道”?
      答:根据《杂阿含经》、或《相应部》,修行达到“初果”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在中国,也说成“见道”、“得道”、“知道”、“入道”。
      当然,在与修行无关的语境中,“知道”、“入道”,可能与“初果”无关。


      IP属地:福建18楼2025-02-19 20:01
      回复
        问:请问老师,“苦集灭道”与“苦行梵行得解脱”,哪一种更得力?
        答:当然是“苦行梵行得解脱”更得力;因为更平衡、更全面,是主流的说法。
        问:那么,“苦集灭道”怎么样?
        答:
        1、在原始经典中,“苦集灭道”所占的内容,只是一小部分的内容;
        2、更多的内容是:“苦行”与“梵行”都强调;也许这是面对出家人的原因。


        IP属地:福建19楼2025-02-19 20:03
        回复
          问:请问老师,应该先学禅定,还是先学解脱?
          答:当然应该先学解脱。
          问:可是,他们说要先学禅定,您说的怎么跟他们不一样?
          答:因为你是出家人。
          问:但是,有什么根据吗?
          答:当然有。根据原始经典,佛陀对出家人的说法,往往通过“无常、苦、空、非我”,导向涅槃。实际上,佛陀的说法,法义精确,比祖师高明多了。


          IP属地:福建20楼2025-02-20 20:13
          回复
            问:请问老师,有的人说“听钟声、或爆竹声,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有的人说“听到放下、不执着的说法,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有的人说“念一篇经文,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您怎么看?
            答: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因譬得解”:
            一、世间人的吃饭:
            1、有的人,吃了六个小面包,吃第七个时,就饱了。因此,得出结论:第七个小面包,能让人吃饱;早知如此,就应该直接吃第七个。
            2、有的人,吃了两碗米饭,再吃一个水果,就饱了。因此,得出结论:这个水果,能让人吃饱;早知如此,就应该直接吃这个水果。
            3、有的人,吃了三个馒头,再喝一口汤,就饱了。因此,得出结论:这口汤,能让人喝饱;早知如此,就应该直接喝这口汤。
            二、同样的道理,佛教的修行,如何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也有不同的看法:
            1、有的人,修行接近初果时,刚好听到钟声、或爆竹声,突然开悟。
            2、有的人,修行接近初果时,刚好听到放下、不执着的说法,突然开悟。
            3、有的人,修行接近初果时,刚好念一篇经文,突然开悟。
            因此,得知此事的人,有的人说“听钟声、或爆竹声,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有的人说“听到放下、不执着的说法,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有的人说“念一篇经文,能达到初果的证悟(开悟)”……
            三、佛陀对出家人的说法,就是:苦行梵行得解脱;通过“无常、苦、空、非我”,导向涅槃。这样,出家人,才能少走弯路。佛陀的说法,法义精确,比祖师高明多了。


            IP属地:福建21楼2025-02-20 20:15
            回复
              问:请问老师,为什么方便法的感应、神通有方便的成分?
              答: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举例说明。例如,
              案例2
              有的人认为,修行“很高”的人,能证到“顽石点头”的境界。这样,有他心通的护法神,在适当的时候,就可能会演示“顽石点头”的景象,让他“看”。因此,他就相信了。
              案例3
              有的人认为,修行“很高”的人,能证到宇宙的“基本色”:青黄赤白。这样,有他心通的护法神,在有必要的时候,就可能会演示“青、黄、赤、白”等颜色给他“看”。因此,他就相信了。
              案例4
              有的人认为,地狱的执法神是“牛头马面”。这样,有他心通的相关神明,在需要的时候,就可能会演示“牛头马面”给他“看”。因此,他就相信了。
              案例5
              有的人认为,禅修的“景象”不能说。这样,有他心通的护法神,在他说出某种禅修“景象”后,就可能不再让那种“景象”出现。因此,就会得出结论:禅修的“景象”不能说。实际上,这种“景象”是“护法神”加持的;可以让它出现,也可以让它不出现。
              案例6
              有的人认为,3000年前的法会,现在还会重复“出现”。这样,有他心通的护法神,或其他众生,就可能会演示给他“看”。因此,他就相信了;并且得出结论:一切唯心造;心想事成;等等。


              IP属地:福建22楼2025-02-20 20:15
              回复
                问:请问老师,教师出家要不要保留公职?
                答:要防止“两头空”。因此,稳健的方法是:不要随便辞职。因为
                1、在汉族地区,通常用方便法,所得的感应神通,也有方便的成分。
                2、在证果方面,用念诵集统一捆绑成“乘愿再来”的发愿、加持;这样,只能证二果,也就是一来果(乘愿再来)。
                3、如果要证三果、阿罗汉,则没有原始经典,怎么办?我是走遍大江南北几十座大大小小的寺院,才遇到原始经典的。如果没有保留工资,连原始经典也没有,怎么证三果、阿罗汉?
                4、“素食一餐”,表面上只是四个字,实际上,够你学三、五年,都不一定学会;因为有意想不到的各方面的问题。
                5、如果没有工资,就会受制于人,将来怎么办?
                6、实际上,现在怎么办?在汉族地区,素食很好;但是,如果你想证三果、阿罗汉,有几座寺院“素食一餐”?有几座寺院用原始经典?还有相应、得力的方法呢?
                所以,不要随便辞职。


                IP属地:福建23楼2025-02-20 20:17
                回复
                  问:请问老师,神通与文化程度有关吗?
                  答:当然有关。
                  问:小学文化程度,有神通,能教中学生吗?
                  答:肯定不行。因为即使用“大学程度的附体”,讲一节课也许可以;但是,“附体”离开后,连“刚才”说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实际上,早期的阿罗汉,在遇到佛陀之前,许多人就是各地的精英;那种素质(根基),用现代的说法,相当于各地专家、教授的素质(根基)。


                  IP属地:福建24楼2025-02-20 20:59
                  回复
                    问:请问老师,大乘所说的“见性成佛”,是不是大诳语?
                    答:原始经典没有这种说法。
                    问:请问老师,什么是“初果阿罗汉”?
                    答:原始经典也没有这种说法。
                    文言文的通假字:“见”通“现”;因此,
                    1、“见法涅槃”,就是“现法涅槃”;
                    2、“见法般涅槃”,就是“现法般涅槃”。
                    实际上,早已超越初果的“见法”(“见道”)。“现法”,就是现世。


                    IP属地:福建25楼2025-02-20 21:00
                    回复
                      问:既然“苦行梵行得解脱”,您为什么要说供养?
                      答:根据原始经典,应该先供养佛陀,然后才请佛陀说法,这是对佛陀的恭敬。因此,我应该先说“供养”,然后才引用佛陀的说法,表示对佛陀的恭敬与感恩。但是,如果每一次都这样重复,重复的次数太多,就会造成一些人的误会。因此,适当写几次,表示对佛陀与圣僧的恭敬与感恩。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素食,功德无量。供养佛法僧三宝,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IP属地:福建26楼2025-02-20 21:01
                      回复
                        问:你对文化程度较低的神通,有什么看法?
                        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
                        1、在80年代,有一个以显示神通为生的人,来到村里;只需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他就能把“现状”说得“差不多”。这说明神通还是“灵验”的。
                        但是,在预测“未来”时,为了讨好群众,说法不实(后来证明)。
                        我当时由于好奇,自然把这些现象说出去;因此,遭受他人的“轻视”。
                        2、在80年代末,又一个显示神通的人,来到村里;提到“现状”,同样说得“差不多”。这也说明神通也是“灵验”的。
                        但是,为了讨好当事人,有的说法不实。
                        我再一次由于好奇,把一些现象说出去;因此,遭受他人的“轻视”。
                        3、在90年代初,邻镇的那个“命理大师”,门庭若市。对一些现象说得“差不多”。这说明“似有神通”:其家也供坛。
                        但是,为了讨好当事人,造成几百人,梦想出国;结果,只有少数人出去。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一次,我只做“旁观者”,让当时比较友好的一位同事,进行咨询。在现场,他同样很满意,但是,几个月后,他却有些不满。


                        IP属地:福建27楼2025-02-20 21:02
                        回复
                          问:学算卦之类的东西,好不好?
                          答:如果你是志求解脱的出家人,最好要慎重;否则,诱导很多信众学这些,怎么办?因为这类东西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一、信风水的人,能把人的命运、国运,都说成是“土堆”决定的;因此,不少人无视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却认为是风水先生的功劳。
                          二、有的人,鼓吹“周易”决定一切。
                          三、有的人,鼓吹:山(风水)、医(中医)、命(算命)、卜(卜卦)、相(相学),都是由《周易》演变出来的;甚至有的人,认为“数字能治病”,竟然有很多人相信。
                          四、什么“时间法”、“投掷法”、鬼神感应、神鬼感应、等等等等;创新出五花八门的方法,具有广大的诱惑力。
                          五、在心态上,往往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乃国之栋梁;如果加上有神通,往往就自大得不得了。经过宣传之后,往往也会有一些人,认为国家不重用这种人,这在太可惜了!
                          因此,如果你是志求解脱的出家人,最好要慎重。


                          IP属地:福建28楼2025-02-20 21:03
                          回复
                            问:有的人认为,知识缺少是修行的障碍;但是,有的人认为,知识是修行的障碍。怎么办?
                            答:偏差或错误的知识,可能成为修行的障碍;知识缺少,也可能成为修行的障碍。
                            实际上,如果出家人不学知识,也不学原始经典佛陀的教法,只求初果(开悟)、二果(乘愿再来),与佛陀教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问:什么是涅槃解脱?
                            答:达到三果、阿罗汉,就是涅槃解脱。
                            当然,三果就是涅槃阿那含;四果,就是涅槃解脱的阿罗汉。


                            IP属地:福建29楼2025-02-20 21:04
                            回复
                              问:他们有没有叫你去接管寺院?
                              答:他们多次叫我去接管寺院;但是,考虑到:用“原始经典、素食一餐”与其他人不一样;因此,继续“原始经典、素食一餐”;当然,树下住(临时搭建),比住寺更艰苦。


                              IP属地:福建30楼2025-02-20 2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