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详细解释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上等的品德是广泛施行仁政,这里认为仁政就是治理(邦国)采用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等级低下的品德是大范围违背了以仁政治理邦国方略。这里认为没有施行仁政。上等的品德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邦国进行治理所以微小的事情也要治理;等级低下的品德不去治理然而卿大夫的封地需要进行治理。上等有仁德的人治理诸侯国微小的事情也要治理。用上等的合乎正义的行为治理诸侯国卿大夫的封地也要进行治理。崇尚用祭神祀祖治理邦国就没有什么神灵响应了;就要捋起袖子露出手臂抛弃祭神祀祖用品了。这些祭神祀祖的方式,是尽心竭力、实践诺言的初心淡薄了,然后邦国无秩序、混乱就开始了;前文记载的思想意识是用好的政治措施治国是精华,这样(采用祭神祀祖的方式)愚昧治国就开始了。所以有作为的男子对治理邦国好的政治措施要注重并且不处理那些应该淡薄对待的事情,治理要符合邦国实际并且不处理那些浮华的事情,所以舍弃那个应淡薄对待的事情采取这个治理邦国好的政治措施。
详细注释如下,欢迎有识之士指正:
详细解释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上等的品德是广泛施行仁政,这里认为仁政就是治理(邦国)采用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等级低下的品德是大范围违背了以仁政治理邦国方略。这里认为没有施行仁政。上等的品德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对邦国进行治理所以微小的事情也要治理;等级低下的品德不去治理然而卿大夫的封地需要进行治理。上等有仁德的人治理诸侯国微小的事情也要治理。用上等的合乎正义的行为治理诸侯国卿大夫的封地也要进行治理。崇尚用祭神祀祖治理邦国就没有什么神灵响应了;就要捋起袖子露出手臂抛弃祭神祀祖用品了。这些祭神祀祖的方式,是尽心竭力、实践诺言的初心淡薄了,然后邦国无秩序、混乱就开始了;前文记载的思想意识是用好的政治措施治国是精华,这样(采用祭神祀祖的方式)愚昧治国就开始了。所以有作为的男子对治理邦国好的政治措施要注重并且不处理那些应该淡薄对待的事情,治理要符合邦国实际并且不处理那些浮华的事情,所以舍弃那个应淡薄对待的事情采取这个治理邦国好的政治措施。
详细注释如下,欢迎有识之士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