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你的问题熊猫AI法律平台给出的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分析:1. 构成消费欺诈的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如果商场的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且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构成消费欺诈,您有权要求三倍赔偿。2. 虚假宣传的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篡改、编造、隐匿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商场销售人员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则构成虚假宣传。3. 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对应案例分析:-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姜某诉某汽车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入库编号:2023-16-2-084-006)裁判规则指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张杰、无锡沃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等服务合同纠纷民事再审民事判决书》(入库编号:(2021)苏民再593号)裁判规则指出:“经营者提供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三倍赔偿消费者损失。”熊猫AI法律平台总结建议:您作为消费者,已经具备了以下有利因素:1. 商场的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且存在虚假宣传,可能构成欺诈行为。2. 法律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在欺诈行为下的赔偿责任。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利因素:1. 需要收集和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商场的商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且存在虚假宣传行为。2. 可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耗时较长。建议您采取以下具体行动:1. 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商品价格对比、销售人员的虚假宣传记录、购物小票、与商场的沟通记录等。2. 向商场提出正式的赔偿要求,保留相关书面记录。3. 如果商场拒绝赔偿,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