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吧 关注:13贴子:89
  • 6回复贴,共1

古巴比伦神话中的母系氏族衰亡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两河流域盛行多神崇拜,崇拜各种各样的神。在苏美尔语的记载中,太阳是神、月亮是神、金星是神,风有风的主宰,天空有天空的王者,每个城邦有每个城邦的神,每个神有每个神的庙宇和专职祭祀人员。在苏美尔文明中相传最初,鸿蒙未开,天地混沌,需要神来开天辟地。《吉尔伽美什、恩启都与冥府》中写道:“当天空从大地移开时,大地从天空分离时,在人类的名字确定时,天神安带走了天空,空气神恩利勒带走了大地。” 其中一位女主神金星伊南娜(Inanna,苏美尔语名字,又称伊什塔尔,Ishtar)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两河流域的人们认为金星是一位性感的女神。跟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类似,也是爱与美的女神。伊什塔尔掌握着人类的性爱力量,如性吸引力、性交和亲吻等,因此她是新娘、已婚妇女和妓女的保护神,同时也是阉人和同性恋的保护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02 19:03回复
    在阿卡德语的版本中的伊什塔尔,其丈夫名为塔木兹(Tammuzi,就是杜牧兹)。伊什塔尔下冥界是为了救丈夫,她在冥府的门前对看门人说:“如果你不打开门让我进来的话,我会把门砸碎并打碎螺栓,我会把门柱砸开并破门而入,我要放出亡灵,让他们吃掉活人。死人将比活人更多……”虽然伊南娜来势汹汹,但是最后没有办法将杜牧兹完全带回阳间,每年杜牧兹还是要在阴间待一段时间。伊南娜去了冥界之后没有全身而退,她死在了冥界。之后求助了其他神仙,才得以复活。而导致伊南娜死亡的,正是冥界的主人,伊南娜的姐姐,与她有关的就是“死亡、瘟疫、毁灭”等不好的词语。这更像是一种早期对女性的双重标准与分离支配。
    在苏美尔语的版本中,伊南娜入冥界的传说被记载于大约公元前1700年,这看上去并不是一个救丈夫的故事。伊南娜本性大胆、好战且放荡不羁。姐姐对她的到来很不高兴,但仍然吩咐守卫放她进来。只是每进去一层,守卫就要她身上的一样东西。本来,伊南娜穿戴着头巾、假发、青金石项链、珠串、“帕拉装”(pala dress,苏美尔的妇女装)、染眉膏、胸饰、金戒指等装备和首饰,还带了一只青金石手杖。然而当伊南娜过了七重门,见到姐姐时,已经一丝不挂。这部分与苏美尔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戴首饰以贿赂阴间守卫及审判者一致。最后,伊南娜终于见到姐姐,把她赶下王座自己坐上去。姐姐唤来六十个恶灵攻击伊南娜,最后她死在冥界,变成了一团绿色的烂泥。然而,伊南娜早有准备。在出发之前就曾告诉侍女,如果三天三夜没有归来,便去找神仙救自己。侍女先后找多个神仙求救,最后恩基答应了侍女的请求。他创造了两个无性生物去索要伊南娜的尸体,给予伊南娜食物和生命之水,伊南娜便复活了。
    但是,姐姐不肯善罢甘休,伊南娜活了,必须有一个人死。回到人间的伊南娜先遇见了侍女,侍女忠心耿耿去报信救了自己一命,伊南娜拒绝让侍女送死;接着,伊南娜遇见了自己的美容师卡拉,她正在为伊南娜服丧,爱美的伊南娜又拒绝了;后来,遇到同样在服丧的卢拉,伊南娜也不肯让她送死。最后,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他看上去并没有丝毫难过,而是穿着华服享受,伊南娜决定让他做自己的替死鬼,罚他每年在冥界半年。当然,还有一种类似巴比伦版本的说法,杜牧兹在夏季时(约六七月间)会死亡,并被伊南娜的姐姐带到冥界,伊南娜降到冥界将他带了回来。在早期的神话故事中,女性仍旧掌握一部分话语权,甚至是作为祭司,女英雄,女战神等形象,在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中,女神甚至可以是掌握生育自主权的存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02 19:04
    回复
      2025-05-16 13:34:37
      广告
      伊南娜下冥界的故事,很可能就是月亮与四季的隐喻。伊南娜除了是爱、丰饶与战争之神以外,还是月神,朔月时有三天看不到月亮,与伊南娜的死亡时间正好吻合。最热门的说法是这暗示着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就是四季的转换。伊南娜到阴间的时候,植物就停止生长,动物不再繁殖,也就是“冬天”。学者黛安·沃克斯坦(Diane Wolkstein)认为恩基派遣到阴间的两个无性生物,其实就是让植物复活的“水”和“肥料”。而杜牧兹本身也掌管着植物与动物的生长与丰饶,具有农牧之神的性质。他在冥界之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这里女神仍然是武德充沛,代表着生育,爱,丰收繁衍的形象。但是后面的故事中,女神被描述为窃取男性王权,甚至在吉尔伽美什的故事里被严重污名化与**羞辱。
      伊南娜是乌鲁克的主神,庇佑着乌鲁克城,使乌鲁克繁荣强大。在神话《伊南娜与恩基》中,女神伊南娜趁恩基酒醉之际,骗取了恩基掌管的神圣法力——美(类似于中国讲的道,王道、天道、道义),乌鲁克城从此繁荣起来。在伊南娜从恩基那里骗取的各种神圣法力中,其中一件是王权。
      在以楔形文字刻在石板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这样的记载:乌鲁克四周是一片平原,树木很少,缺少木材建造房屋。半人半神的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启都一起来到森林里伐木。然而,森林里住着一个叫洪巴巴的妖怪,不让他们砍树。两人与妖怪展开大战,终于将其杀死,砍下其头颅。之后,他们救出了被这位妖怪困住的女神伊什塔尔。伊什塔尔被救之后,在吉尔伽美什面前卖弄万种风情,希望能打动吉尔伽美什并且嫁给他。吉尔伽美什低着头保持沉默。他心想:在众神之中,伊什塔尔的风流是出了名的。她有过一个丈夫,还有过无数情人。这些与她有关系的男神,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她的丈夫绿色和春天之神杜牧兹被她送到了地狱;她的情人伊舒兰努因为不肯屈从于她,竟然被她变成青蛙,至今半死不活;她所钟情的牧羊人也被她变成狼,受尽折磨。此外,这位女神的残暴也是出了名的。她曾折断了花斑三宝鸟的翅膀,并将它打得体无完肤;曾经用计将雄狮骗入陷阱之中;将骏马溺死在粪便之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02 19:04
      回复
        在吉尔伽美什史诗第六块泥板中,伊什塔尔曾说:“过来,吉尔伽美什,成为我的丈夫,赠予我你的香甜。你成为我的丈夫,我成为你的妻子。我会为你驾驶一辆青金石和金色的战车,上面有金色的轮子和金色的号角。它将像山里的骡子一样猛冲!”伊什塔尔的甜言蜜语可不只这些,但是吉尔伽美什不为所动。他说:“你爱杜牧兹,引发日复一日的悲伤;你爱牧羊的鸟儿,你折断了它的翅膀;你爱强壮的狮子,你给他挖了七个又七个陷阱;你爱战斗中著名的种马,你给他鞭子、缰绳和刺棒……你爱牧羊人,他在壁炉中为你烤面包,每天为你供奉一个孩子,你在鞭打他之后,把他变成一头狼……”
        吉尔伽美什没有同意这桩婚事,对伊什塔尔反唇相讥。愤怒的伊什塔尔找到了父亲安努,大声控诉吉尔伽美什的罪状,求父亲为她制造一头天牛来对付吉尔伽美什。求助于**而满足女神的爱欲这种温和的外衣加以包装,神话故事作为王权与**的一种舆论控制对女性的驯化奴役早已有之。整个母权制被推翻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失败。在另一个古巴比伦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母权制社会如何被蚕食分裂,**社会又是以怎样一种姿态叙述世界的起源。
        古巴比伦文明中最著名的创世神话是《埃努玛·埃利什》,相传宇宙的最初,只有两种元素:淡水的源头阿普苏(Abzu),咸水的源头提阿马特。二者结合,诞生了宇宙及其后代。提阿马特一开始温婉美丽,后来却与后代的神展开激烈斗争,斗争可谓惨烈。提阿马特的形象是龙,具体说来,她有狮子的头、蛇的身体、鸟的羽翼和叉子形状的舌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02 19:05
        回复
          在创世神话故事的其中一个版本中,阿普苏痛恨后代的怠惰罪恶,决定要放洪水将所有创造物毁坏,但身为孙子的恩基却将阿普苏关在地底,避免了这场浩劫,深渊王阿普苏后来在监禁中死去,成为日后的冥界之王。金古(Kingu,黑暗之神,阿普苏之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提阿马特。提阿马特知道阿普苏的死讯之后,便与儿子金古结婚,带领巨人军团为阿普苏报仇。
          众神十分惧怕,但恩利勒以锐利的风之箭切开了提阿马特的喉咙,将她撕裂成两半,上半部成了天空,下半部成了陆地,体液成了云,而眼泪变成了两河流域的支柱:底格里斯河(Tigris)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提阿马特的血液,被马尔杜克(Marduk,恩基的儿子,生于深渊)做成第一代的人类。显然,提阿马特输给了恩利勒,恩利勒成了众神之王。
          后来,在其他版本的《埃努玛·埃利什》里,恩利勒渐渐被马尔杜克所替代。故事情节与之前差不多,马尔杜克制造强弓硬弩,带好武器,带了无敌旋风,与提阿马特决战,一举击毙提阿马特,捕获其党羽。他将提阿马特的尸体撕为两半,一半成了天,一半成了地。提阿马特的唾沫成了云和雨,血液成了雾霭与彩虹。
          这和苏美尔赞美诗《锄之歌》恩利勒独自开天辟地的片段十分相似。但二者的不同之处是,恩利勒开天辟地以后就没有其他创造活动了,而马尔杜克则不然,还创造了各种自然现象。马尔杜克完成开天辟地的伟业后,又向父亲埃阿说了创造人类的想法。他召集众神,命令他们交出唆使提阿马特叛乱的首领金古。埃阿杀死了金古,用他的血造出了人,把众神的苦役加到人身上,神从中摆脱出来,阶级划分与压迫包裹着神秘的外衣。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提阿马特后来被马尔杜克杀死。这暗示着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象征一种新秩序的诞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3-02 19:05
          回复
            马尔杜克便是一个屠龙人,通过屠龙获得了对世界的控制权,成为主神。在西方,一个常见的神话主题便是英雄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在未知世界的边缘遇到怪兽或龙。面对黑暗势力和自身的混沌,他们通过屠龙获得生命和力量。基督教也有这样的故事:圣乔治屠龙。传说欧洲有一座城堡,堡主的女儿十分美丽善良。恶龙得知后便威逼堡主将其女儿作为祭品献给它,就在恶龙准备接收这份“祭品”时,上帝的骑士圣乔治以主之名突然出现,经过一番激烈搏斗,圣乔治终于将极其凶残的恶龙铲除,同时一地的龙血渐渐形成一个十字形。
            巴比伦另一个典型的创世神话是《马尔杜克创造世界》。太初时期,除了茫茫的海洋,宇宙间再无其他事物。泉水从海洋涌出后,埃瑞都和巴比伦城先后被建造出来,之后,马尔杜克又创造了阿努纳基大神。为了让众神安居乐业,他又和生育女神阿茹茹一起创造了人类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在上述神话中,马尔杜克不但创造了诸神和宇宙万物,而且和生育女神阿茹茹一起创造人类,是这部神话的主角。当然,在这部创世神话中,苏美尔神话的影子依稀存在。
            神话是世间的人传诵的神话,马尔杜克成为众神之王,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伊辛第二王朝时期,巴比伦城成为名副其实的两河流域中心。苏美尔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削弱,巴比伦人需要为马尔杜克创造新的神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02 19:06
            回复
              两河流域的文明(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更迭从多神教的古巴比伦文明的城邦国家时期到古波斯帝国再到阿拉伯化伊斯兰化时期三个纪元,这片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界的土地,曾是农业,数学,文字甚至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发源地,最早城市政体的发源地,他们在艺术方面尤其是建筑与雕塑都服务于自然与人事,他们对爱,战争与繁育的崇拜深刻影响了埃及文明与希腊罗马的神话体系。宗教故事中的内容与神话传说相互重叠,都是对人民的统治与规训。 土地依旧是那片土地,而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战争不断,未曾统一,正如《圣经》中描述的无法建立的巴别塔,可怜妇孺儿童,率先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同样他们又是再生资源,维持这个屎堆一样的世界运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02 19: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