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男侯爵
没想到讨论价值还要临时上一趟管理课。
针对你讲的。遇到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合格产品的情况。我在前面帖子所说的后备供应商应急预案法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一般如果和原来这家供应商相处的关系比较好的话,你可以直接按照我的思路跟他进行交涉。
首先供应商合同中写明我们支付的价格是否包含对方按时运送到公司指定的地点。运输风险由谁承担?其中一旦发生意外的损失由谁来进行保险?
这里假定几种情况原有的供应商是比较小规模的。如同地狱男侯爵所说的他没有库存。不能及时补货。作为一种谈判策略,你把由于他这次不能及时交货对你们公司造成的损失实实在在的算给他看,算给他听。然后告诉他老板给你压力了。说如果原有的供应商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隐患,要让你把供应商换掉。然后这个解决问题的压力就从你身上传递给供应商。因为它规模小,你采购量占它的比例比较大,你可以运用这个策略。
然后实际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我刚才讲的通过应急预案从其他方面采购来补上这个缺,其实还可以在配送方面做文章,你可以把一次发货改成两次发货,那么出事的概率就缩小了一半儿。当然物流成本也有可能会增加,这个就让供应商和领导自身去权衡。是大批量物流。承担比较高的单次风险还是小批量多批次?分摊风险对你们更有利。现在的物流方式也是很灵活的。
再给你提一个新的思路。一个稳定运营的公司的话,它的常规的销售额度是都有预估的。到下一次大规模供货之前,销售预计会有多大的量?或者说你的买家他能够承担的晚交货的最大期限是多少?他能够接受的最小交货量是多少?花多少钱能可以搞定?让他接受你分批次交货或者说略微延迟交货。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要么让供应商补上这个缺口,要么就是让利买家让他们适当接受晚供货或者少供货。
这个基本上也是已经是站在企业老板的思维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企业竞争非常残酷。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单单保证常规的供应链,而是在采购企业发生突发诉求的时候,你能够补上这个缺是能够给你大大加分的项目。
你试想一下,买家忽然说我这次的订单量要增加五倍。你多久能交货?你告诉他,我要五倍与以往供货的时间,他就直接跟你说拜拜了好吗?所以通常情况下,一个后备应急供应商是必须存在的。不管是不是马上用得上。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我提到的供应链管理也是你们企业所能够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价值从来就不是仅限于产品本身的,它是体现在你的产品所能帮助买家实现的一个完整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