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荀子对人性本恶的论证。这听来似乎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在我们搞市场经济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市场的舞台上着力竞争,有时候甚至物欲横流。看来荀子倒是对的了,每个人都是逐利的,利己主义乃是人的天性。但是偏偏孟子说人性本善。孟子的根据在哪里?他说人性的善在于人心。注意一个心字,孔子提出了仁,那个仁义道德的仁。孟子继续发挥孔子的学说,要问人为什么会有仁,根源在于人心。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他又说这样的话,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这四个方面都在人心中有根据。这是说人心有四个方面的善端,端就是根源的意思。人的道德在人心中有根源,因此人性是善的。孟子对人性本善的论证就是说出那个心来。那么我们应该相信谁呢?是站在孟子一边,还是站在荀子一边?荀子也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他对孔子学说的解释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是这样说明道德的起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