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对欲堺定和初蝉的理解,两个都是什么都不想,区别是初蝉意识下沉身体消失,而欲堺定只是身体感觉舒服但没有消失,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然后我没搞懂他们和无想碇的区别,不都是什么都不想吗?请讲一讲这个区别。
⭐️Taiguanglin:2025 ㋀ 13
下一个问题,欲堺定和初蝉的理解,你是从身体层面上,身体下沉或者身体感觉不舒服,都是以这个方式来说的。但是我已经很明确地讲,蝉定分层次的是你灭了什么,意识层面上灭了什么。
欲堺定呢,文字妄想熄灭就差不多了。银欲没有完全灭,但是至少两个小时内没有起银欲,暂时熄灭了。文字妄想灭了,银欲暂时熄灭,然后身体舒服,身体病痛基本消灭了,这样就可以。
初蝉呢,银欲要彻底灭,然后下三根暂时熄灭。鼻、舌、触觉,这三个根暂时熄灭。
至于你说的身体下沉,身体感觉舒服,这是表象而已。它内在逻辑就是下三根暂时熄灭,银欲彻底灭,这样的时候是初蝉。这是初蝉境界的判断。
你说这两个什么都不想,想是某一种法们而已,因为不同的法们都可以进入初蝉,有观法,还有参思情,参疑情也可以进入初蝉。你说什么都不想,从而进入的那种就是无想碇,它是外道一种说法,《楞伽JN》里,佛专门说这样的定是错误的。
什么是无想碇?外道的无想碇,一个是自己不起妄想,一个是对外界不起反应,别人碰你或者有声音,我也不起妄想,这叫无想定。但是这样的修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修法,你只是屏蔽了外界的觉受。然后再暂时的灭掉自己的妄想,但是却灭不了下三根或者上三根,他们根器一直在起作用。一般进入无想碇,都是在理论上不完善,他不知道六根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么灭,他没有这种理论体系的情况下,就自以为只要我不起妄想就可以了。
你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首先欲堺定和初蝉,它的境界是怎么分的?你得先清楚啊,不是什么都不想,不是拿这个来说的。而是欲堺定是文字妄想灭尽,银欲暂时熄灭,两个小时内不升起。初蝉是文字妄想灭尽,银欲灭尽,下三根暂时熄灭,这个叫初蝉。是这么分的,并不是什么都不想,想与不想,观啊,思啊,这都是修行法们而已,并不是判断蝉定的标准。你能理解了吧。
我们主张的修行法们是观F、思F,在这之前是念F,念F观F思F,我教的是这个方法。当然你也可以学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是法们是法们,蝉定的境界的判断标准,它是两套东西,利用法们好好修行就可以进入蝉定境界。是这么看的,不是把法们和蝉定境界都给混淆了,不是这么看的。
大概这样,你应该明白了吧?没搞懂这个无想碇的区别,什么都不想。你现在说的是法们,但是你前面又讲的是蝉定境界,你先把它区分开,好好想想。
摘自Taiguanglin《坐禅之问答录》🙏🏻

⭐️Taiguanglin:2025 ㋀ 13
下一个问题,欲堺定和初蝉的理解,你是从身体层面上,身体下沉或者身体感觉不舒服,都是以这个方式来说的。但是我已经很明确地讲,蝉定分层次的是你灭了什么,意识层面上灭了什么。
欲堺定呢,文字妄想熄灭就差不多了。银欲没有完全灭,但是至少两个小时内没有起银欲,暂时熄灭了。文字妄想灭了,银欲暂时熄灭,然后身体舒服,身体病痛基本消灭了,这样就可以。
初蝉呢,银欲要彻底灭,然后下三根暂时熄灭。鼻、舌、触觉,这三个根暂时熄灭。
至于你说的身体下沉,身体感觉舒服,这是表象而已。它内在逻辑就是下三根暂时熄灭,银欲彻底灭,这样的时候是初蝉。这是初蝉境界的判断。
你说这两个什么都不想,想是某一种法们而已,因为不同的法们都可以进入初蝉,有观法,还有参思情,参疑情也可以进入初蝉。你说什么都不想,从而进入的那种就是无想碇,它是外道一种说法,《楞伽JN》里,佛专门说这样的定是错误的。
什么是无想碇?外道的无想碇,一个是自己不起妄想,一个是对外界不起反应,别人碰你或者有声音,我也不起妄想,这叫无想定。但是这样的修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的修法,你只是屏蔽了外界的觉受。然后再暂时的灭掉自己的妄想,但是却灭不了下三根或者上三根,他们根器一直在起作用。一般进入无想碇,都是在理论上不完善,他不知道六根怎么产生的,我们应该怎么灭,他没有这种理论体系的情况下,就自以为只要我不起妄想就可以了。
你的问题,在这里我要说的是,首先欲堺定和初蝉,它的境界是怎么分的?你得先清楚啊,不是什么都不想,不是拿这个来说的。而是欲堺定是文字妄想灭尽,银欲暂时熄灭,两个小时内不升起。初蝉是文字妄想灭尽,银欲灭尽,下三根暂时熄灭,这个叫初蝉。是这么分的,并不是什么都不想,想与不想,观啊,思啊,这都是修行法们而已,并不是判断蝉定的标准。你能理解了吧。
我们主张的修行法们是观F、思F,在这之前是念F,念F观F思F,我教的是这个方法。当然你也可以学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是法们是法们,蝉定的境界的判断标准,它是两套东西,利用法们好好修行就可以进入蝉定境界。是这么看的,不是把法们和蝉定境界都给混淆了,不是这么看的。
大概这样,你应该明白了吧?没搞懂这个无想碇的区别,什么都不想。你现在说的是法们,但是你前面又讲的是蝉定境界,你先把它区分开,好好想想。
摘自Taiguanglin《坐禅之问答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