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吧 关注:59,392贴子:1,744,761
  • 4回复贴,共1

陈锡联刚开始反对写回忆录,听到一个通知,立即决定:我要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开国上将陈锡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杰出领导人和军事家。他与许世友一同出身红四方面军,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的重要职务。然而,与其他开国上将不同的是,陈锡联还担任过副总理,并曾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这使得他的军旅生涯达到了其他开国上将没有达到的高度和高峰。
陈锡联之所以没有写回忆录,是因为他在晚年承担了多项重任,身兼多职。他不仅是国务院副总理,还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工作非常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写回忆录。直到1980年,陈锡联退居二线才终于有了些闲暇时间。然而,每当有人向他提出写回忆录的请求时,他总是婉言谢绝。他的辞让之态度让人深感敬佩,同时也让人好奇,一个经历如此丰富、成就如此辉煌的开国上将为何不愿意记录自己的一生?
陈锡联的回忆录决心
1983年,当山西省左权县党史办的工作人员找到陈锡联并希望在党史中写入他的经历时,陈锡联再次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他对他们说,在写党史时不要把他写进去,因为他只是带着部队和辽县老百姓一起打了几年的仗,没有什么值得宣传的。
他要求他们多写辽县党领导人民的斗争,多写人民和八路军一起斗争的事迹。这再次体现了陈锡联对历史中的他个人的低调态度。
陈锡联的回忆录计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战友和同事仍然希望陈锡联能够写一本回忆录,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和宝贵经验记录下来,留给后人。
1997年,总政发出了关于组织撰写党史人物传记的通知,其中包括陈锡联同志。
在这个机会下,一些老战友再次向陈锡联提出写回忆录的请求。尽管当时已经年过八旬且身体不好,但陈锡联承担起了撰写回忆录的任务。
陈锡联的回忆录是以他的口述和秘书的记录为基础,同时进行了相关当事人的采访和档案研究,以确保事实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陈锡联在1999年突然去世,导致回忆录没有完全完成。
因此,回忆录并不够详实细致,无法准确反映陈锡联一生的波澜壮阔。这对于希望通过陈锡联的回忆录告慰先烈、教育群众和激励后人的老战友们来说,是一种遗憾。
陈锡联的回忆录遗憾和启示
陈锡联作为一位杰出的开国上将和革命家,他一生经历的波折与辉煌值得铭记。尽管他最终决定写回忆录,但由于突然逝世的原因,回忆录并未完全达到他生前所希望的程度。然而,即便如此,陈锡联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态度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锡联的一生告诉我们,无论职位多高、成就多大,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基和初心。我们应该守望相助,关心他人,并将个人的成就融入到广泛的历史和群体中去。
通过回顾陈锡联的一生,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正如陈锡联所说,回忆录中最值得宣传的是那些为革命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我们应该铭记他们的牺牲,并向他们致以敬意。
不同的是,随着中国老龄化步伐加快,开创伟大时代的好几代人渐渐老去,他们的人生财富于家庭、于社会,都应当记录下来,好在现在出现了专门编修个人传记、回忆录和家庭史、家族的机构,比较专业的比如北京的,叫银河家史,专门做回忆录、个人传记、家庭史、家族史编纂工作,团队都是新闻记者出生,非常可靠,而且收费合情合理。
对了,贴上他们网站,方便考察和联系他们,最近好像还在搞公益活动:https://yinhejiashi.mysxl.cn/
我爷爷的就是他们采访编纂的,前后来了好几次,非常细致,老人一点不折腾,聊着往事,他们就记下了,过了几天就寄了书过来,老人非常开心。写完觉得好,还可以推荐客户,有奖励,推荐几个人费用都回来了,前提是他们的确靠谱、写得好,不然也不会推荐了。


IP属地:北京1楼2025-03-07 17:08回复
    陈锡联的回忆录不如林彪坠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5-07 20: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