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今,对于淫欲,大体可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是持积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比较普遍,认为“食色,性也”,淫欲就是人的本性,“男人不色狼,发育不正常”;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动机,历史的车轮靠的就是伙伴们的欲望在推动;并且认为情欲是值得用诗歌去赞颂的,流行歌99.9%都是在谈情说爱,有人甚至认为“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爽的事就是这个”,“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另一种观点,则是持消极否定态度。学过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会注重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提倡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道教行人会从养生修道的角度,强调节欲保身、炼精化气,排斥纵欲,如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学佛者则会透析贪欲的本质,了解“众苦所因,贪爱为本”,并且通过不净观等方式来对治自己的淫欲。
把上述观点罗列出来,暂时先不着急去支持或否定一方,相信我们贵为人类,都是有理智的,有着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要不固守己见,都是愿意接受客观真理的。
我们知道,《金刚经》中有句名言,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谓有为法,说白了,就是我们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接触到的色身香味触法六尘为主的一切对境,都算有为法。有为法的特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最重要的,一切有为法离不开因缘和合的“宿命”。淫欲,当然也算有为法。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切淫欲,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充满了无常、苦、空、无我,宛如梦幻泡影一般,毫无实质!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论断。在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当今社会,它是否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还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番:
一、淫欲,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开聊之前,首先解释下啥叫“因缘和合”。所谓“因缘和合”,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性发现,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知道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和缘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如《造塔功德经》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打个比方,农民春天播下的种子,是内因,土壤、阳光、雨露、肥料、农夫日夜辛勤的耕耘则是外缘,只有种子一个因,或者只有阳光雨露等外缘,都不可能在秋天收获稻谷,由此可见,稻谷就是因缘和合作用的产物。其他一切有为法,都可以以此类推。
或许大家都好奇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请告诉我,淫欲心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大德开示,一个欲念的产生离不开三个要素:
第一,习气种子。如《大乘阿毘达摩契经》言:“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储藏我们过去造过的各种善恶、无记业。其中,就收藏了我们无始以来的许多淫欲习气,哪怕看到一位美女,起一个刹那贪念,都会在阿赖耶识上留下痕迹,如果没有通过忏悔等方式去对治,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种子埋着,何时开花结果就看因缘何时成熟。正如《解深密经》说的“阿赖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这种习气特别细微,我们凡夫往往难以察觉,却无形之中在左右着我们,让我们随业流转、身不由己。
第二、乐意对境。就是让你生起贪心的对境。这种引发贪欲的对境,可以是一位性感的女郎、也可以是这位女郎的照片、影像、声音、体味、触觉、甚至是衣服等用过的物品。假如缺乏对境这个外缘,虽然自己有淫欲习气,但也不会生起强烈的贪欲。比如自己深夜在房间里,紧张投入地复习功课,这时内心专注于学习的内容,淫欲是不明显的,但是突然隔壁房间传出了女人的声音,这时你就不淡定了,很可能马上会欲火焚身、坐立不安,这就是对境现前的作用。
第三、非理作意。淫欲之所以会产生,除了自己内在的习气,和外在的对境,还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自己当时的起心动念!比如,接着上面那个例子,隔壁的女人声音撕破寂静的夜空,传到你的耳根,这时你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判断:这是隔壁男女在搞事情啊!然后就进一步联想:那个女的上午我还见到过,穿着蓝色超短裙加粉色吊带悲心,身材那叫一个火辣呀!然后就进而想到:她的男友太。。。羡煞我也!等等各种妄念波涛汹涌地出现······这些念头,就是一种非理作意。而这种非理作意,助长了自己的淫欲,让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相反,如果能够做到如理作意,就会压制自己的淫欲心。比如当女人声传来时,自己马上提起正知正念,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声音而已,而不同声音之间,比如跟杀猪惨叫声相比,解构每个瞬间的音符,只不过是声波震动频率的不同而已,并无特别之处。如果仔细去寻找,声音本身当中完全找不出引发贪欲的成份,唯一只不过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通过理智的分析,就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被淫欲牵着鼻子走。
综上可见,一念淫欲心,至少是三个因缘和合而产生,缺一不可。
二、淫欲,离不开无常。
《大智度论》言:“因缘生故无常”。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都离不开无常的特质。因为一切有为法,只有在因和缘二者聚合
一种是持积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比较普遍,认为“食色,性也”,淫欲就是人的本性,“男人不色狼,发育不正常”;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动机,历史的车轮靠的就是伙伴们的欲望在推动;并且认为情欲是值得用诗歌去赞颂的,流行歌99.9%都是在谈情说爱,有人甚至认为“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爽的事就是这个”,“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另一种观点,则是持消极否定态度。学过传统儒家文化的人,会注重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提倡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道教行人会从养生修道的角度,强调节欲保身、炼精化气,排斥纵欲,如云“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学佛者则会透析贪欲的本质,了解“众苦所因,贪爱为本”,并且通过不净观等方式来对治自己的淫欲。
把上述观点罗列出来,暂时先不着急去支持或否定一方,相信我们贵为人类,都是有理智的,有着正常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只要不固守己见,都是愿意接受客观真理的。
我们知道,《金刚经》中有句名言,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谓有为法,说白了,就是我们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能接触到的色身香味触法六尘为主的一切对境,都算有为法。有为法的特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最重要的,一切有为法离不开因缘和合的“宿命”。淫欲,当然也算有为法。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切淫欲,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充满了无常、苦、空、无我,宛如梦幻泡影一般,毫无实质!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论断。在众说纷纭、各持己见的当今社会,它是否是颠簸不破的真理,还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好好分析一番:
一、淫欲,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开聊之前,首先解释下啥叫“因缘和合”。所谓“因缘和合”,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性发现,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知道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和缘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如《造塔功德经》言:“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打个比方,农民春天播下的种子,是内因,土壤、阳光、雨露、肥料、农夫日夜辛勤的耕耘则是外缘,只有种子一个因,或者只有阳光雨露等外缘,都不可能在秋天收获稻谷,由此可见,稻谷就是因缘和合作用的产物。其他一切有为法,都可以以此类推。
或许大家都好奇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请告诉我,淫欲心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大德开示,一个欲念的产生离不开三个要素:
第一,习气种子。如《大乘阿毘达摩契经》言:“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储藏我们过去造过的各种善恶、无记业。其中,就收藏了我们无始以来的许多淫欲习气,哪怕看到一位美女,起一个刹那贪念,都会在阿赖耶识上留下痕迹,如果没有通过忏悔等方式去对治,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种子埋着,何时开花结果就看因缘何时成熟。正如《解深密经》说的“阿赖耶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这种习气特别细微,我们凡夫往往难以察觉,却无形之中在左右着我们,让我们随业流转、身不由己。
第二、乐意对境。就是让你生起贪心的对境。这种引发贪欲的对境,可以是一位性感的女郎、也可以是这位女郎的照片、影像、声音、体味、触觉、甚至是衣服等用过的物品。假如缺乏对境这个外缘,虽然自己有淫欲习气,但也不会生起强烈的贪欲。比如自己深夜在房间里,紧张投入地复习功课,这时内心专注于学习的内容,淫欲是不明显的,但是突然隔壁房间传出了女人的声音,这时你就不淡定了,很可能马上会欲火焚身、坐立不安,这就是对境现前的作用。
第三、非理作意。淫欲之所以会产生,除了自己内在的习气,和外在的对境,还离不开一个因素:就是自己当时的起心动念!比如,接着上面那个例子,隔壁的女人声音撕破寂静的夜空,传到你的耳根,这时你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判断:这是隔壁男女在搞事情啊!然后就进一步联想:那个女的上午我还见到过,穿着蓝色超短裙加粉色吊带悲心,身材那叫一个火辣呀!然后就进而想到:她的男友太。。。羡煞我也!等等各种妄念波涛汹涌地出现······这些念头,就是一种非理作意。而这种非理作意,助长了自己的淫欲,让自己陷入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相反,如果能够做到如理作意,就会压制自己的淫欲心。比如当女人声传来时,自己马上提起正知正念,告诉自己,这只是一种声音而已,而不同声音之间,比如跟杀猪惨叫声相比,解构每个瞬间的音符,只不过是声波震动频率的不同而已,并无特别之处。如果仔细去寻找,声音本身当中完全找不出引发贪欲的成份,唯一只不过是自己的心魔在作祟。通过理智的分析,就能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被淫欲牵着鼻子走。
综上可见,一念淫欲心,至少是三个因缘和合而产生,缺一不可。
二、淫欲,离不开无常。
《大智度论》言:“因缘生故无常”。所有因缘和合的事物,都离不开无常的特质。因为一切有为法,只有在因和缘二者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