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03日漏签0天
百家讲坛吧 关注:156,894贴子:2,613,628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0< 加载中...

刚才看了一个人讲述为何清朝人口暴增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年华易逝莫等闲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觉得讲得很好


  • 年华易逝莫等闲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 不是因为红薯土豆玉米,因为当时种植面积很小,仅仅5%左右,产量其实不高的,且营养价值较低,红薯、土豆产量高是有水分的,晒干了就不咋地了;红薯土豆不好长期保存;所以肯定不是这个原因;
2. 废除人头税和自带干粮徭役之后,躲避赋税徭役的隐藏人口出来了,这个情况历朝历代都有;这是原因之一;李世民治下的贞观年间,百姓为躲避徭役,还自断手臂呢,那是可没有麻药啊。。
3. 朝廷赈灾力度大,乾隆年间,朝廷收入的12%以上用于赈灾、风险托底能力强、老百姓活下来容易很多、不容易死,明朝赈灾用款可仅有1%都不到啊;
4. 清朝,太平的时间还是很长的,是有史以来都很罕见的平稳,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要补充一点:就是棉花的进一步普及。明朝强制推广棉花,以前的人,老百姓冬季只能穿单衣,好一点的双层布料里面塞一些稻草、芦苇花,少数人有纸做的御寒衣物,很容易损坏,更少有人能够穿裘皮衣物的,被子都没有的,冬季稍微冷一点,死去10%~20%都是常见的。


2025-08-03 04:06: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年华易逝莫等闲
  • 铁杆吧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美好夏日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高产作物的推广,是清朝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马铃薯,玉米,红薯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使人口增加成为可能。相对稳定的环境也起到一定作用。


  • 多几天21
  • 意见领袖
    1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红薯的引进


  • 武铭翰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主要是 没有了战争,人口就会 自然猛烈地繁殖,呈几何级增长。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现代人的思想意识,生育是纯自然,就和其他动物自然繁殖一样的。
现代的人对生育有了现代的思想意识,不要单纯 的事个体的自然繁殖行为,而是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行为。
所以 那时候虽然艰苦,但是不影响生育 ,就像60年照样不影响生孩子一样的。


  • 可乎可不可軤
  • 铁杆吧友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应该放在全球范围看此事。
如果中国是特例,那就是内部原因。
如果同时期全球普遍普遍人口大增长,那毫无疑问应该找全球性的共性原因,而发现美洲后高产的玉米、土豆、红薯在全世界范围传播是最有说服力的。


  • 武铭翰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现在的人要是像康乾时期的人们那样子的生育,像九十年代以前 的人那样子生育,现在中国的人口能到20亿!!!


2025-08-03 04:00: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武铭翰
  • 人气楷模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现在中国的许多的二虎专家们还要鼓励生育,还认为中国的人口减少是天大的坏事儿,其实这个是天大的好事儿。
国家强不强不在人口多少,在基本的人口基数以上多了就是负担。中国的人口 总量应该在3到5亿之间。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清朝国祚绵长的根本原因在于民生的改善,如果不是遭遇亘古未有之变局,国祚会更绵长。纵观历代兴替,民生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老百姓活不下去,必然要铤而走险,掀起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清朝做得比以前历代都要好。
第一,顺治帝总结朱明政权灭亡的教训,遗训“永不加赋”。“永不加赋”在有清一代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即便在晚清内忧外患,财政因窘之际,政府也没有象朱明政权那样大规模加征农民的赋税,而是通过设立厘卡抽取商税(厘金),以及从外国银行团贷款,以关税和盐税为抵押,或各省协饷,分期偿还来度过财政困境。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二,康熙帝实行“更名田”,确立农民对无主田地的所有权,并免征赋税以鼓励垦荒,与民休息,恢复生产。同时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把减免赋税做为一项常规的惠民政策普施天下,遇水旱饥馑、大军征伐之后、国家大典等,都要普免天下钱粮,平时则各省轮流豁免。康雍乾三朝豁免天下钱粮合计达4.5亿两白银;
第三,实行协饷制度。即根据“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调济盈虚,每年由户部统一测算,从各省藩库抽取一定比例的饷银接济那些遭遇水旱饥馑兵棼或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均衡发展,现在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即源自清代的协饷制度。晚清左宗棠西征的军饷就是来自各省协饷(先从外国银行借款,然后用各省协饷按期偿还)。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四,雍正帝时开始逐步推行“摊丁入亩”,即量入为出确定国家年度财税总额(以康熙五十九年财政收入为基准),在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全部摊入田亩,取消了按人头抽税的制度。这样,使征税完全以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亩多者多征,少者少纳,无田亩者不纳税。并规定“士绅一体纳税”,取消了官僚地主的特权。
摊丁入亩的是两千年来最大的德政!在此以前实行土地、人口二元税制,无地者依然要按人口缴纳人头税,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摊丁入亩”的实施废除了自战国以来实行了两千年的超经济剥削的人头税,使税制更趋于合理,既有利于民生,又解除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为资本主义雇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促进了人口增殖,达到古代人口的高峰。但巨大的人口也部分抵销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五,雍正帝废除明初以来的贱民制度,并强令“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取消了官僚地主的特权,既增加了国库收入,又使际关系向平等迈进了一大步。
第六,废除徭役制度(百姓无偿给官府服苦役),徭役制度是历史上最大的苛政暴政,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民不聊生,以秦、隋为最,秦、隋二世而亡,不是没有原因的,历史的一粒微尘,压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泰山!
有清一代,八旗实行兵民合一的义务兵役制。八旗制度是世兵制度,也就是旗下所有男丁的第一身份都是士兵,其军人身份在清朝是永远不会撤销的。这就意味着只要有战事,旗人就必须上战场,没有任何折扣可打。在汉民当中实行雇佣兵制度,即自愿吃粮当兵,而不是抓壮丁强制无偿服兵役。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七、康熙皇帝在平台后立即颁布《展海令》,鼓励人民出海贸易,裨益国计民生,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专司对外贸易,中国近代海关之设立即始于康熙朝。由于清朝对日贸易额巨大,迫使日本限制赴日“唐船”的数量。由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制和出于维护本国经济安全的考虑,乾隆时减少了通商口岸。尽管如此,直到洪杨之乱前,中国的GDP值占全球百分之二十六,经济总量仍超越西方工业强国,居第一位,外贸额亦居于世界首位。


2025-08-03 03:54: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涉江采芙蓉
  • 人气楷模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黄汉明粉不余遗力的贬低康乾盛世,既是狭隘的黄汉思维作祟,同时也缺乏最起码的历史常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古代生产水平低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很低,能解决温饱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任何盛世都有溃疡面,文景之治老百姓亦是贫困不堪,卖儿卖女,穿破烂,吃猪狗食;开元盛世尚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清朝康乾盛世由于统治者永不加赋,废除人头税,提倡藏富于民,蠲免钱粮,兴治水利,废除徭役,因此民生尚可。但因废除人头税促进了人口滋生,乾隆时已达四亿,十倍于汉唐,所以尽管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被巨大的人口数量抵销了不少。中国人能吃饱饭,也不过四十年,得益于现代农业科技之惠。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50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百家讲坛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