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吧 关注:213,485贴子:7,246,458

《天上从来没掉过馅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伪造“珍贵实寄封”的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疯狂程度。特别是洋文实寄封满天飞,你想看到的,造假实寄封都应有尽有。贴的都是49年至60年代和70年代的抢手票种。它们自以为手段高超以假乱真,但还是逃不过理性冷静的入微观察,几乎漏洞百出。然而遗憾的是,居然有很多缺乏常识和质疑精神的集邮者甚至如获至宝,自己上当受骗都全然不知。综上所述,造假实寄封的突出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在一个封上集中贴上你理想中特别想要的邮票。(让你的占有欲爆棚产生购买冲动)
第二.绝大多数的假实寄封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寄往外国的打字机字体的外文。(就是让你根本无从考证)
第三.利用被偷出或者流出的邮政局活字邮戳伪造陈年邮戳,故意让字迹清晰或模糊不清。(让你更加相信它是一枚“真的实寄封”)
第四.他们把空白信封整体作旧,制造轻微磨损伪造老旧效果。(加深你的相信度)
凭借我们的基本常识想想看,大概率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亮眼的,恰如其分如你所愿的,那么完美的,几乎无懈可击的‘’珍贵实寄封‘’呢?就算遇到珍存尚品,也只会越来越罕见,根本不可能像眼下这样如此层出不穷!造假者就是利用了你望眼欲穿的对奇缺且珍贵实寄封的占有欲,才会如鱼得水横行骗钱的。就像一个包装精美假的理财产品,吸引的都是人们的贪婪欲望,结果被骗者无数,后悔莫及。所谓“捡漏”是一种最普遍的简便易心态,既要好东西,又想少花钱,造假者已经摸透了这群人的心态,对症下药让你心花怒放,但是你真的能确认,你捡到的是‘’漏‘’吗?擦亮你的眼睛吧,天上从来没有掉过馅饼。
作者:卢天骄 刘硕仁之子—— 刘全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3-13 03:34回复
    帮顶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5-03-13 06:47
    回复
      已阅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3-13 07:35
      回复


        IP属地:山东5楼2025-03-13 07:57
        回复
          赵涌假封太多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3-13 07:59
          回复
            说的没错,就是没提如何辨伪?仅凭“基本常识”就可以断定假封?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3-13 09:19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3-13 09:42
              回复
                造假封的技术门槛很低,辨识假封的技术门槛又很高。现在的技术弄个假戳,收几个老信封,分分钟给你造出个实寄封大全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5-03-13 10:50
                回复
                  真假全凭一张嘴,再加个名人之后说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3-13 11:20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3-13 12:05
                    回复
                      也是不想碰实寄封的原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3-13 12:46
                      回复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还是客观的说过去大多数的集邮者的确对集邮的认知就比较低,包括现在大陆集邮人群的构成其实主要来自于经济高速时期的集邮经济效应吸引而来的。当年无论是有点经济实力的或者经济实力一般人很多在一些财富故事和经济高速增长期带来红利下加入集邮的,收藏的底层三观和认识其实都不太健全,我十年前可能也是如此,所以重票轻封,重价格轻文化内涵还是普遍存在的,我常说是不是真正入门集邮了就看一个人是不是开始购买一些真正专业集邮书籍了。过去包括可能到现在导致我们国家邮币等传统收藏人群普遍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其实除了目录外很少去通过一些前人书籍去提高自己能力,又总是期望一小博大的投机心理,说白了是时代造就的,而且这部分人年龄都到了很难通过几篇文章能拯救的地步了。我十年前也是如此,这东西只能靠自己去顿悟。我觉得楼主真不要太困惑,远离一些烂人烂事,慢慢随着经济环境变化真正能留在集邮或者其他文化收藏圈里的人素质会一点点变高的,无论欣赏水平和财力其实集邮和其他收藏都是在随大环境改变重构的。
                        吧里总说一些人说的集邮要没落了,我觉得没落不是集邮本身,没落是一批还按过去玩大全打新邮,以小博大的所谓老集邮人。欣慰的是我们能看到集邮开始回归到最热年代之前文化历史集邮最根本的那条思路上去了。有人说八九十年代是集邮最黄金的时代,呵呵我反而觉得现在通过发达网络和物流,能接触到比过去丰富的多的好邮品,还有更多获取收藏知识渠道,难道这不是更好的时代吗。何必听一些人的伤春悲秋。现在好的邮品价值是会慢慢得到市场认可的,假的永远真不了,真的也永远假不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3-13 13:50
                        收起回复
                          老李那天也说了这个问题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3-13 14:15
                          回复
                            邮政不作为,假邮票可以用
                            邮展不作为,假封假票可以上展览
                            邮商不作为,假的到处卖
                            邮人不作为,假的照样买
                            迟早没人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3-13 16:21
                            收起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3-13 1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