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认为剧场艺术上了电视就走了样变了味儿,京剧相声评书……莫不如此。
但是,现在就是电视(也许再过几年就是网络)的天下,剧场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也要尊重或没钱或没时间或其它各种各样原因不会走进剧场而是看电视上网欣赏这些剧场艺术的观众。
但是,这些剧场艺术的转播工作是个很大的问题,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了观众观看效果。
举个例子,每年央视都会转播维也纳新年交响音乐会,信号是由奥方提供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整场音乐会中的每一首曲子的镜头画面……都非常非常专业,这一段最能表现指挥水平时,镜头就是切换到指挥,甚至指挥的面部表情指挥棒的细节动作都以特写的方式呈现;这一段是单簧管时,镜头也一定在捕捉单簧管;……这说明什么?一说明摄像导播……本身在音乐上就是有一定水平,至少是欣赏水平,知道具体的编配。二说整个转播团队事先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
反观京剧演出的转播,京胡演奏最出彩的时候,镜头里是台上的龙套;演员打的正激烈,镜头里是台下的观众;观众一片叫好声时,镜头拉个大全景最后落在照明灯上;……最起码让电视前的观众知道切换导演压根不懂戏,摄像也不熟门熟路。我有时在想,如果戏曲节目制作做不到像现在的体育转播那样专业精准,就别搞上下左右这么多拍摄角度,干脆正中间架上摄像机,从始至终一个大画面更舒服。后期制作也是这样,不知道怎么加工,那就别加工了,原始资料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