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观音院的从谂禅师,俗姓郝,曹州郝乡人。
赵州禅师行脚很有名,留下了很多故事和公案,他行脚一直到八十多岁。
赵州禅师于本州的扈通院从师披剃,当时他还是个孩子,而且还没受戒就开始行脚参访了。他去了不少道场,这天他到池阳参南泉,南泉禅师当时很有名的,他去时南泉正在卧床休息,他就在门外礼拜。
南泉见他一个毛孩子小沙弥,也没在意,只是稍微抬一下眼皮问:“近离什么处?”
行脚僧一般都居无定所,今天在这个庙,明天又到那个庙,因此南泉不能问你是哪个庙的小沙弥,而是问你刚从哪个地方来的呀,就这么个意思。
赵州回答:“我刚从瑞像来。”
瑞像是个寺院名,供养着一尊站立的阿弥陀佛接引像,那佛像曾多次放光显瑞相,故而得名瑞像寺。
南泉就开始考赵州了,他问:“还见瑞像么?”
赵州看着床上躺着的南泉,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不见站着的瑞像,我只看见一尊卧佛。”
南泉一听,哟,这小沙弥还蛮有感觉,就又问:“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说:“有主沙弥。”
南泉又问:“主在什么处?”这话不好答,若说不出个处,是你不识主,若说出个什么处,那就不是主。
赵州不中南泉的套,他给南泉合个掌,说:“严寒隆冬,伏惟和尚尊体万福。”这回答很高明,我给您一个祝福,虽未说出,却又分明在这里起作用。
南泉一听这话,就坐起来了,这小沙弥真是个人物呀,就让赵州进屋了,成了他的入室弟子。
——
有一天,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
南泉说:“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问:“道有方向没有?”
南泉说:“拟个方向就和道违背了。”
赵州又问:“连个方向都没有如何知是道?”
南泉就开示说:“道不属知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分是道非道呢?”
这一下赵州听明白了,他去嵩岳琉璃坛受了戒后,又返回南泉这里继续向南泉学道。
赵州在南泉那里,道业进步很快,他和南泉法缘契合,师徒俩你来我往,机锋酬答,演出了一幕幕活剧。他做火头,有一天关着门烧火,烧得满屋浓烟滚滚,他就大叫:“救火,救火呀!”
大众师父们都闻声跑来,他却隔着门说:“道一声,道得即开门。”
大众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南泉过来,把钥匙从窗棂中递进去,赵州才开门出来。
有一次,由于一只猫儿的缘故,东西两堂争执起来了,南泉来到堂内,提起那只猫儿,说:“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了这猫。”
大众一看,这还了得,就纷纷想词下语,却都不契南泉之意,当即南泉就真的把那猫斩了,大众一时悚然。当晚,赵州外出归来,向南泉问讯销假,南泉就把这猫事说了,他问赵州:“你怎么样救猫儿?”
赵州就将一只鞋脱下来,顶戴在头上走出去。南泉说:“你若在场,这猫儿就不必死了。”
这赵州把鞋顶在头上走出去就能救猫儿,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意思,一点儿没意思,那帮师父们就是太有意思了,个个起心动念搜肠刮肚下转语,他们都转不了猫儿的命,都被猫儿转了,这叫见杀不见性。
又有一次,赵州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
南泉便以两手托地,头脚倒置拿起大顶来了。赵州见南泉无端弄这些蹊跷,心里好笑,就上前一脚把南泉给踹倒了,这南泉可是他师父呀!踹
倒了师父还不说,这赵州又回到涅槃堂内,大叫:“悔,悔呀!”
南泉听了,就叫人去问他悔个什么?赵州说:“我悔的是踹倒了没有再踩他两脚。”
——
赵州又到黄檗禅师那里,黄檗见他来,便关闭了方丈的门。方丈的门和法堂是连着的,赵州见黄檗关了门,他就在法堂里点了个火把摇来摇去大叫:“救火,救火!”
黄檗开门揪住他:“道,道一声。”
赵州说:“贼都跑啦,才张弓。”
赵州又到宝寿禅师那里,宝寿见他来,就在禅床上背过面去坐着,不理他。
为什么这些大禅师都不见赵州?南泉见他来不起床,黄檗见他来就关门,这宝寿呢?见来人是赵州却背过脸坐,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的确是不近人情,可近佛情,这都是接引人的手段。
不要以为老和尚见了后学来访都要和颜悦色、滔滔不绝地给你讲道理,他们是不按世间俗礼待人的,在法上,没有面子好讲。
赵州禅师行脚很有名,留下了很多故事和公案,他行脚一直到八十多岁。
赵州禅师于本州的扈通院从师披剃,当时他还是个孩子,而且还没受戒就开始行脚参访了。他去了不少道场,这天他到池阳参南泉,南泉禅师当时很有名的,他去时南泉正在卧床休息,他就在门外礼拜。
南泉见他一个毛孩子小沙弥,也没在意,只是稍微抬一下眼皮问:“近离什么处?”
行脚僧一般都居无定所,今天在这个庙,明天又到那个庙,因此南泉不能问你是哪个庙的小沙弥,而是问你刚从哪个地方来的呀,就这么个意思。
赵州回答:“我刚从瑞像来。”
瑞像是个寺院名,供养着一尊站立的阿弥陀佛接引像,那佛像曾多次放光显瑞相,故而得名瑞像寺。
南泉就开始考赵州了,他问:“还见瑞像么?”
赵州看着床上躺着的南泉,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不见站着的瑞像,我只看见一尊卧佛。”
南泉一听,哟,这小沙弥还蛮有感觉,就又问:“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说:“有主沙弥。”
南泉又问:“主在什么处?”这话不好答,若说不出个处,是你不识主,若说出个什么处,那就不是主。
赵州不中南泉的套,他给南泉合个掌,说:“严寒隆冬,伏惟和尚尊体万福。”这回答很高明,我给您一个祝福,虽未说出,却又分明在这里起作用。
南泉一听这话,就坐起来了,这小沙弥真是个人物呀,就让赵州进屋了,成了他的入室弟子。
——
有一天,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
南泉说:“平常心是道。”
赵州又问:“道有方向没有?”
南泉说:“拟个方向就和道违背了。”
赵州又问:“连个方向都没有如何知是道?”
南泉就开示说:“道不属知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分是道非道呢?”
这一下赵州听明白了,他去嵩岳琉璃坛受了戒后,又返回南泉这里继续向南泉学道。
赵州在南泉那里,道业进步很快,他和南泉法缘契合,师徒俩你来我往,机锋酬答,演出了一幕幕活剧。他做火头,有一天关着门烧火,烧得满屋浓烟滚滚,他就大叫:“救火,救火呀!”
大众师父们都闻声跑来,他却隔着门说:“道一声,道得即开门。”
大众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南泉过来,把钥匙从窗棂中递进去,赵州才开门出来。
有一次,由于一只猫儿的缘故,东西两堂争执起来了,南泉来到堂内,提起那只猫儿,说:“道得即不斩,道不得即斩了这猫。”
大众一看,这还了得,就纷纷想词下语,却都不契南泉之意,当即南泉就真的把那猫斩了,大众一时悚然。当晚,赵州外出归来,向南泉问讯销假,南泉就把这猫事说了,他问赵州:“你怎么样救猫儿?”
赵州就将一只鞋脱下来,顶戴在头上走出去。南泉说:“你若在场,这猫儿就不必死了。”
这赵州把鞋顶在头上走出去就能救猫儿,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意思,一点儿没意思,那帮师父们就是太有意思了,个个起心动念搜肠刮肚下转语,他们都转不了猫儿的命,都被猫儿转了,这叫见杀不见性。
又有一次,赵州问南泉:“异即不问,如何是类?”
南泉便以两手托地,头脚倒置拿起大顶来了。赵州见南泉无端弄这些蹊跷,心里好笑,就上前一脚把南泉给踹倒了,这南泉可是他师父呀!踹
倒了师父还不说,这赵州又回到涅槃堂内,大叫:“悔,悔呀!”
南泉听了,就叫人去问他悔个什么?赵州说:“我悔的是踹倒了没有再踩他两脚。”
——
赵州又到黄檗禅师那里,黄檗见他来,便关闭了方丈的门。方丈的门和法堂是连着的,赵州见黄檗关了门,他就在法堂里点了个火把摇来摇去大叫:“救火,救火!”
黄檗开门揪住他:“道,道一声。”
赵州说:“贼都跑啦,才张弓。”
赵州又到宝寿禅师那里,宝寿见他来,就在禅床上背过面去坐着,不理他。
为什么这些大禅师都不见赵州?南泉见他来不起床,黄檗见他来就关门,这宝寿呢?见来人是赵州却背过脸坐,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的确是不近人情,可近佛情,这都是接引人的手段。
不要以为老和尚见了后学来访都要和颜悦色、滔滔不绝地给你讲道理,他们是不按世间俗礼待人的,在法上,没有面子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