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他力流派,无论是净土真宗,还是其他的,核心理论都是 “正信即生,一念不退”。
正信即生:暨往生资格在生起正信(至心信乐欲生)的当下,即被锁定,此状态被定义为 “不退转”,即一旦正信生起,纵使后续信愿心退转,但往生资格不丧失。
不退转,是佛力加持的状态,非依赖行者主观维持信心。
简而言之,往生与否,只取决于信愿心是否曾经生起,与后续行为无关,往生资格在信愿生起时,即锁定锁死。不需要行者自己主观维持信心。
将往生资格,前置锁定到,初发心时。
说白了,就是“信愿即生,佛力锁定”。
以上,就是纯他力最核心最关键的理论,其他细枝末节的差距,并不重要。
我至少看过两个宣传纯他力的人(他们一般不承认自己是纯他力),批判净土真宗的“恶人正机”“信心是佛力赐予,不是自己发起”等等,但这些都是枝节,最重要的理论,纯他力,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
你照着上面的理论,就能区分纯他力,无论对方用什么闭环逻辑,无论对方怎么引经据典,只要在往生资格上,和上面说的一样或基本类似,就可以判定是纯他力。
这种“一念决定”的理论,确实有经文依据,最著名的,就是无量寿经18愿里的成就文,但理论上是这样,实际极难做到,因为信愿心是违反人性的,能发出“至心信乐”的至心信愿心,非常不容易。
你又如何判断和确定,你曾经的信心,就是至心呢?如果真是至心,又怎么可能以后退转呢?退转,就意味着当初的信心,不是至心,对不对?
纯他力,基本是无门槛,看似更易往生。但若无真实信愿(如自欺性信心),或退转疑悔,反不得生。
纯他力,理论往生率极高,实际往生率极低,因为“纯他力”,违背佛教缘起法则。
纯他力,是对净土教义的极端化重构,根本不符合佛教理论。
最后补充一个极少人知道的史料: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的净土真宗要求,信徒需反复检验自身信心是否真实纯粹,由此衍生出“信心检验”运动。
这一运动在部分信徒群体中引发了严重的精神危机,甚至导致大量信徒因无法确认信心真实性而陷入焦虑、自我怀疑乃至崩溃。文献记载,部分村落因集体参与“信心检验”导致多人出现癔症、抑郁甚至自杀。例如,越后地区(今新潟县)曾发生信徒因无法通过检验而集体绝食的事件。
从这个史料就能看出:纯他力,经不起检验,是个“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伪命题!
转自朱亚仲微博
正信即生:暨往生资格在生起正信(至心信乐欲生)的当下,即被锁定,此状态被定义为 “不退转”,即一旦正信生起,纵使后续信愿心退转,但往生资格不丧失。
不退转,是佛力加持的状态,非依赖行者主观维持信心。
简而言之,往生与否,只取决于信愿心是否曾经生起,与后续行为无关,往生资格在信愿生起时,即锁定锁死。不需要行者自己主观维持信心。
将往生资格,前置锁定到,初发心时。
说白了,就是“信愿即生,佛力锁定”。
以上,就是纯他力最核心最关键的理论,其他细枝末节的差距,并不重要。
我至少看过两个宣传纯他力的人(他们一般不承认自己是纯他力),批判净土真宗的“恶人正机”“信心是佛力赐予,不是自己发起”等等,但这些都是枝节,最重要的理论,纯他力,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
你照着上面的理论,就能区分纯他力,无论对方用什么闭环逻辑,无论对方怎么引经据典,只要在往生资格上,和上面说的一样或基本类似,就可以判定是纯他力。
这种“一念决定”的理论,确实有经文依据,最著名的,就是无量寿经18愿里的成就文,但理论上是这样,实际极难做到,因为信愿心是违反人性的,能发出“至心信乐”的至心信愿心,非常不容易。
你又如何判断和确定,你曾经的信心,就是至心呢?如果真是至心,又怎么可能以后退转呢?退转,就意味着当初的信心,不是至心,对不对?
纯他力,基本是无门槛,看似更易往生。但若无真实信愿(如自欺性信心),或退转疑悔,反不得生。
纯他力,理论往生率极高,实际往生率极低,因为“纯他力”,违背佛教缘起法则。
纯他力,是对净土教义的极端化重构,根本不符合佛教理论。
最后补充一个极少人知道的史料: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的净土真宗要求,信徒需反复检验自身信心是否真实纯粹,由此衍生出“信心检验”运动。
这一运动在部分信徒群体中引发了严重的精神危机,甚至导致大量信徒因无法确认信心真实性而陷入焦虑、自我怀疑乃至崩溃。文献记载,部分村落因集体参与“信心检验”导致多人出现癔症、抑郁甚至自杀。例如,越后地区(今新潟县)曾发生信徒因无法通过检验而集体绝食的事件。
从这个史料就能看出:纯他力,经不起检验,是个“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伪命题!
转自朱亚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