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4,673贴子:350,477
  • 6回复贴,共1

伊露海尔各民族的构建【伊露海尔相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系列基于伊露海尔主世界观正史的概念设定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18 08:23回复
    李纪明小童鞋、镜花水月落流水、天蝎sfa56.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民族名称——海云之民
    构建形式——普世公民民族主义
    构建完成度——较高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海默雷亚语标准化运动与统一的全国教育、选官标准、无障碍地域流通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海默雷亚帝国的军事、经济优势;海默雷亚帝国作为一个客观整体的持续性存在
    定义基础——拥护海默雷亚帝国宪法、说海默雷亚语、使用海默雷亚历法、接受安德烈卡王朝的统治
    重要共同叙事——太父洛希宁迁徙至天原神土、十一次焦南战争、数次对外战争的同仇敌忾
    重要文化符号——江神节、自治议会、贯穿帝国的世纪大铁路、金百合纹章
    重要存在依据——海默雷亚语和海默雷亚帝国
    主流语言——海默雷亚语
    主流宗教——无
    主流文字——海默雷亚文和高地奥利安特语
    宣称的民族疆域——当代海默雷亚帝国
    控制的民族疆域——当代海默雷亚帝国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北四州、中四州(受控于月华煌国 )
    民族人口基数——22亿
    基础介绍
    SC1375年,随着海默雷亚帝国在菲廉一世手中的重建,海云民族认同的重新构建便从古典海默雷亚帝国的普世主义基础上开始发展。即使从未有过刻意的引导,这片土地上的各个民族也依然按照过去的习惯共同生活于一片土地之上,在相同的政框架之下平等的接受统治,至前王朝正统安德烈卡家族的统治终结也没有发生变化。
    直到SC1526年,随着“大战士”麦德拉特再次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全面政权后,海云民族主义才得到了第一次较为成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海云之民被定义为“所有在金百合旗帜之下认同海默雷亚帝国宪法的非敌对分子均为海云之民”。这一宽泛的塑造在后续历史里伴随海默雷亚的经济繁荣和奈希娅时代后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活力——他们甚至在客观上融合了一部分月民和雅倪尔特人认同自身为海云之民。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海云之民的认同本身缺乏真正的共同依据,这甚至不能被称之为一种真正的民族主义。随着SC1772年北龙大革命后全球范围内的思潮爆炸,海云之民的身份认同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遭受了相当程度的挑战。但这种挑战最终却随着三场战争的胜利而得到了克服——其一为SC1841年的第十一次焦南战争(落雷战争),在彻底解决南方海岸线上三百年来的威胁后,海默雷亚彻底成为奥克塔玛大陆之上唯一的强权;其二为SC1869~1875的永仇之战,海默雷亚帝国自此彻底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其三则是随后而至的万圣太虚事件与伊凯罗萨战争,这场与神话无异的伟大抗战彻底让海云之土上的各个民族获得了第一个能够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
    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蓬勃发展的海云之民塑造无论是在事实还是理论上都彻底成熟,这个看似松散的多民族普世帝国已彻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IP属地:浙江4楼2025-03-18 08:35
    回复
      2025-08-04 22:07: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民族名称——底忒离斯人
      构建形式——经济驱动型分离主义
      构建完成度——萌发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底忒离斯文化复兴、底忒离斯宗教复兴、底忒离斯文字艺术复兴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底忒离斯地区在海默雷亚地区经济地位的下降、底忒离斯地区安德人和东海云人民族占比的下降
      定义基础——信仰底忒离斯宗教、使用底忒离斯习俗、穿着底忒离斯服装、反对安德烈卡王朝统治
      重要共同叙事——四次底忒离斯战争、底比斯王室的黄金时代、安德烈卡王室的背誓
      重要文化符号——底里苏尔符文、底忒离斯传统服装、底忒离斯饮食传统
      重要存在依据——SC470~1473的独立底忒离斯文明区、重新发明的底忒离斯传统文化
      主流语言——底里苏尔语、海默雷亚语
      主流宗教——地祖正宗
      主流文字——底里苏尔文
      宣称的民族疆域——大底忒离斯地区、安德州、南林州
      控制的民族疆域——无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大底忒离斯地区、安德州、南林州
      民族人口基数——1.75亿
      基础介绍
      现代意义上的底忒离斯民族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因为经济、地缘政治等原因而重新被发明出来的分离主义,其实质是海默雷亚帝国经济中心向西转移以及世纪大铁路贯穿后底忒离斯段航运价值下降导致底忒离斯地区在帝国地位的下降。
      与之相比,SC1750前后赛诺希帝国的现代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十八世纪后期海默雷亚的考古风潮的确很难说真的帮助了多少底忒离斯的民族构建。
      在现代,底忒离斯民族主义和底忒离斯分离主义是两个相似而不相同的政治运动——前者意在完成对于底忒离斯自身的独立构建,其目的在于将自身剥离出海云之民的普世构建并试图以此获得在帝国体系下的独特优先性地位;后者则更加激进,其力主让底忒离斯地区彻底从海默雷亚帝国独立,以求跳过帝国的统一调度独立掌握整个奥克塔玛中部的交通网络并对农作物出口进行关税保护。
      不过考虑到在这一时代下海默雷亚帝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以及底忒离斯身处海默雷亚帝国正中央核心区域的地理位置,后者的诉求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IP属地:浙江5楼2025-03-18 08:37
      回复
        民族名称——新港民
        构建形式——地方自主性民族主义
        构建完成度——萌发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无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新港帮作为半独立政治实体的客观存在
        定义基础——《1718新港特别敕令》
        重要共同叙事 ——新港独立运动和新港帮自治实体的构建
        重要文化符号 ——几乎同海默雷亚帝国没有差别
        重要存在依据 ——新港独立运动和新港帮自治实体的构建
        主流语言 ——海默雷亚语
        主流宗教 ——西方烁阳教会和三月正教
        主流文字 ——海默雷亚文和高地奥利安特语
        宣称的民族疆域 ——新港自治邦和新界群岛自治领地
        控制的民族疆域 ——新港自治邦和新界群岛自治领地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焦南、雷煌宗国、法洛士群岛
        民族人口基数 ——4.2亿
        基础介绍
        新港作为独立地理概念的萌发始源于第四次焦南战争结束后的领土割让,但在此之前,新港地区已经存在大量海默雷亚定居者存在。
        作为最晚加入帝国体系的地区,新港因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肥沃平整的土地、丰富的自然矿藏以及边疆地区特有的自幼优势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二百年你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云都-天门-北东林都市圈之外的另一大经济最繁荣地区和整个帝国的创新发展之乡。
        新港是伊露海尔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近现代历史上最先发生共和制度构建的地区之一,受到赛诺希革命的影响和帝国政策的偏向性问题,新港在十八世纪早期曾爆发过大范围的分离主义运动,这种抗争最终换来了签署自1718年的《新港特别敕令》。这份文件正式承认了新港同帝国四都十一城一样在帝国境内拥有优先地位地位,并最终确定了新港地区拥有特殊自治的权利——他们不向皇帝效忠,而是效忠于宪法和身为政治实体的帝国本身;他们有权组建独立的共和政府与议会来决定境内的一切事物,除去独立外交权和军事权利外,他们甚至有权利自行决定上交帝国的税款。在当代的史书中,这一敕令被认为是新港民作为民族的正式诞生。


        IP属地:浙江6楼2025-03-18 08:39
        回复
          民族名称 ——娑倪瓦尔人
          构建形式 ——工具性民族主义
          构建完成度 ——中等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 ——议会中的娑倪瓦尔党派联合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 ——娑倪瓦尔传承有序的自身历史、娑倪瓦尔人顽强的地域认同和
          定义基础 ——共同的娑倪瓦尔文化传承
          重要共同叙事 ——天羽神人信仰、拜影教会、十一次焦南战争、娑倪瓦尔音乐
          重要文化符号 ——娑倪瓦尔交响乐、娑倪瓦尔绘画、娑倪瓦尔雕塑
          重要存在依据 ——娑倪瓦尔境内的政治实体、娑倪瓦尔艺术体系
          主流语言 ——海默雷亚语、帕仕塔特语、勒特语、托瑟敦语、樊尊语、信铎语
          主流宗教 ——拜影教会、东方烁阳教会
          主流文字 ——海默雷亚文
          宣称的民族疆域 ——娑倪瓦尔半岛和信铎地区
          控制的民族疆域 ——娑倪瓦尔半岛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信铎、北四州、东林州、东海州、新海默雷亚
          民族人口基数 ——2.7亿 ~3.2亿(因统计方式差异)
          基础介绍
          作为海默雷亚帝国体系内事实上的非本族被征服者,娑倪瓦尔人幸运的并没有遭受太多歧视和奴役。
          这一方面是源于娑倪瓦尔地区的海默雷亚移民数量长期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里在后王朝时期长期作为和雷煌宗国和信铎人对峙的第一线,娑倪瓦尔地区拥有相当高的地缘战略价值,哪怕是为了维稳也不能让娑倪瓦尔对帝国有太多不满。
          这种“长期的温和”让娑倪瓦尔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对帝国的统治缺乏认知,其传统文化、语言、文字、美学风格因此都得以保留。
          一直到第五次焦南战争之后,海默雷亚帝国取得了在东线的全面优势,对娑倪瓦尔的同化才终于得以开始——但到那时,娑倪瓦尔长久以来的地域族群认同已经根深蒂固,哪怕是在一百余年的强制教育里被迫接受了海默雷亚语和共同市场,他们的面容也无时无刻诉说着自身作为异族的事实。
          然而就在娑倪瓦尔民族几乎选择暴力对抗之时,随着夏琳琪乱政期间帝国军事力量的相对下降以及此后菲廉六世复辟期间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代表娑倪瓦尔的利益集团在帝国中央获得了巨大权利,娑倪瓦尔境内的各政治实体也因此获得了巨量议会席位,他们突然从被压迫者变成了既得利益者,反而成为了帝国体系的重要拥护者。
          时至今日,娑倪瓦尔民族主义确实存在,但他们更多希望通过议会斗争以及政治妥协的方式维持自身在帝国内的优势地位并获得利益和部分自治,而并非直接脱离帝国——他们很清楚,背靠着海默雷亚这个世界最大的工业体和共同市场,娑倪瓦尔的发展远远比独立更有潜力。


          IP属地:浙江7楼2025-03-18 08:51
          回复
            民族名称 ——正统月民(奥利安特安纳)
            构建形式 ——宗教泛民族主义
            构建完成度 ——完善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 ——普及型的社会化抚养、三月教典框架下的社会结构、三月正教的普及和无处不在的三月教会组织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 ——月族文化提供的社会保障、千余年的三月生活习惯以及三月教宗
            定义基础 ——信仰三月正教、认同三月教宗的领导、属于三月正教会名箓所载。
            重要共同叙事 ——三月教典、华月圣典、泰父经
            重要文化符号 ——三月宗教信仰、教名、月民的饮食禁忌、社会化抚养、女性武士阶级
            重要存在依据 ——月华煌国和三月正教会
            主流语言 ——奥利安特语(高等、高地、低地、南方、古典、西方)列么忒语
            主流宗教 ——三月正教会
            主流文字 ——奥利安特标准字母、低地奥利安特字母、东方奥利安特字母
            宣称的民族疆域 ——全世界
            控制的民族疆域 ——以月华煌国为主体的整个三月世界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全世界
            民族人口基数 ——6.4亿
            基础介绍
            "正统月民"(奥利安特安纳)作为伊露海尔最早的泛民族主义构建体,其历史根系深植于前圣战时代泰父伽罗宁创立三月正教会并统合东湖诸部推翻历旭那尔帝国的史诗篇章。
            这种基于纯粹文化认同的独特民族概念,理论上包容所有皈依三月信仰并践行月民生活方式的社会融入者,其实际构成则经历了从琼部与列么忒部原始核心,到吸收辰砂族、厉旭那尔族、北海霜族,东方霜族、云潮族、昙花族这些原本在帝国体系下的民族,以及此后千年圣战时代对奥利安特大陆以及亚德兰大陆南部的征服同化。在千年圣战结束后,西土月族的大分裂客观上造成了正统月民概念的强化,甚至这个概念一度朝着真正的民族主义构建发展过近百年——在那个年代,萨尔斯兰德和现在的奥利安特大陆一同竞争着”奥利安特“这个词的使用权,双方的关系甚至恶化到几乎兵戎相见。
            但这一构建过程却被赛诺希帝国的崛起所打断,为对抗这个空前强大的新生势力,西土月民再次同东方的同胞握手言和,三月正教会的势力也得以再次合法进入奥法怜帝国和莫雷洛特帝国;靠着这一历史机遇,三月教宗的概念正式从三月至尊中分离,三月正教会也正式成为了维系整个三月世界共同认同的最重要依据。
            此后数百年里,正统月民这一词汇被越来越少的提及,取而代之的则是”加列斯鲁安纳“,其意为”伽罗宁和列么忒的子孙“。在历史上列么忒和伽罗宁的结合曾经促成了两个始祖三月部落的联合,而今天,这个共同的历史记忆也已经成为了维系更庞大三月民族的最重要象征。
            无论国家的边界如何变化,无论君主的世系如何更替,悬于苍穹的三月始终照耀着传承古老信仰的子民,那些往日的盟誓仍旧在新时代里熠熠生辉。


            IP属地:浙江8楼2025-03-18 08:58
            回复
              民族名称 ——奥法怜月民
              构建形式 ——宗教泛民族主义
              构建完成度 ——完善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主动) ——三月教典框架下的社会结构、三月正教的普及、骑士团演变而来的国家计划基建体系
              进行与维持的方式(——被动) 月族文化提供的社会保障、相对公平的阶级流通途径、奥法怜帝国在奥利安特大陆市场内的优势、三月正教会的影响力
              定义基础 ——信仰三月正教、认同怜月圣人的领导、属于三月正教会名箓所载。
              重要共同叙事 ——三月教典、华月圣典、奥法怜契、怜圣经
              重要文化符号 ——三月宗教信仰、教名、月民的饮食禁忌、奥法怜科举制、骑士团国企
              重要存在依据 ——怜月圣人信仰和奥法怜帝国
              主流语言 ——奥利安特语(高等、高地、低地、古典)
              主流宗教 ——三月正教会和怜圣教会
              主流文字 ——奥利安特标准字母、低地奥利安特字母、东方奥利安特字母
              宣称的民族疆域 ——奥法怜帝国
              控制的民族疆域 ——奥法怜帝国
              非疆域内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月华煌国、赛诺希帝国、西莫雷洛特
              民族人口基数 ——9.7亿
              基础介绍
              现代奥法怜人与奥法怜帝国的正式定义毫无疑问的源自SC720年的全领大公会议。自这一年起,三月至尊的名号彻底被废除,奥法怜帝国获得了完全独立自主权利,三月圣人中怜月圣人的名号也就此被规定永久让渡于奥法怜教会自行选举。尽管月华煌国依旧得以保留月华煌国之号,“三月帝国”却依旧在事实上永远迎来了分裂。
              自此之后,奥法怜人一直在尝试同东方的”起始之地“萨尔斯兰德大陆争夺”奥利安特“的名号——在那个时代,经过七百余年的同化开发,奥法怜人口超过两亿,经济总量更是占据整个三月世界的75%,相较于所谓的正统月民,他们显然才更配得上奥利安特的名号。
              尤其是在千年圣战彻底结束后的最初百余年里,由于对外扩张的可能性彻底消失,东西两块大陆上的各个月族国家无一例外地开始对昔日的同胞虎视眈眈,月华煌国同奥法怜的世纪大论战正是这一时代的最重要符号。
              那么,双方最终谁胜利了呢?
              答案是都没有赢。
              因为他们很快就不得不开始面对以北龙帝国崛起为代表的一系列外部压力,不得不再次重归于好。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东西两大月国因四次烈月战争的并肩作战和三百余年的同盟关系重新构建起了缓和的桥梁,尤其是自SC1690年起,以奥法怜努斯和奥诺菲丝家族两个皇室家族的世代联姻彻底为标志,双方正式达成了互利互惠的全面合作关系,一个名为”加列斯鲁联盟“的超国家组织几乎让两国重回到了三月帝国时代的互通有无。
              无人再在意奥利安特的名号应属何人,他们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更是本就从未产生过太大隔阂。
              在如今,他们依然自称为奥法怜人,但他们并不介意被外人称呼为加列斯鲁安纳。
              当历史的清风吹去一切尘埃后,只剩一句铭文依然熠熠生辉——“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家”。


              IP属地:浙江9楼2025-03-18 09: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