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上期聊了加拿大产检的香,今天必须泼点冷水——加拿大产检的隐藏坑点,真的能气哭新手妈妈!😤
作为一个二胎在加拿大生的“探险家”,我踩过的雷,绝不让你们再踩!全程大实话,开扒!👇
坑点1:免费医疗≠全免费!这些项目自费到肉疼!💸
你以为的免费:产检、生产、基础B超
实际要自费:
NT筛查/无创DNA:500−500−1000加币(国内医保能报!)
私立医院服务:想指定产科医生?加钱!
急诊等待:除非大出血,否则等4小时是常态!(国内挂急诊更快)
避坑指南:提前买补充医疗保险,覆盖基因检测和私立服务!
坑点2:佛系产检=心大?高风险妈妈慎入!⚠️
国内:频繁B超监控,孕酮低立马保胎
加拿大:
早期不查孕酮,医生名言:“自然淘汰,干预没用!”
B超仅2-3次,玻璃心妈妈焦虑到失眠!(尤其胎动异常时)
真实案例:我朋友因B超间隔长,差点错过胎儿生长受限!
避坑指南:自费加做B超,或选择华人医生(更懂中国妈妈焦虑)!
坑点3:沟通全靠自助!医生不会“追着”你!🗣️
国内:医生主动告知所有指标,甚至叮嘱饮食
加拿大:
报告异常?医生不打电话=没事!
想问细节?必须自己主动追问!(英文不好更崩溃)
吐槽:我有次尿蛋白偏高,医生轻飘飘一句“多喝水”,结果差点子痫前期!
避坑指南:每次产检前列问题清单,脸皮要厚!
坑点4:交通不便+冬季暴雪,产检像渡劫!❄️
住在郊区:去一次医院开车1小时,孕晚期颠到宫缩!
冬季产检:零下20℃暴雪天,摔一跤能吓出冷汗!
血泪经验:二胎我直接租市中心公寓,步行10分钟到医院!
坑点5:双国籍≠一劳永逸!后续麻烦超多!🛂
换证坑:中国旅行证每2年需更新,境外办理耗时耗钱!
教育坑:想用加拿大身份回国读国际学校?部分城市不认!
移民坑:父母想依亲移民?需满足收入要求+漫长排期!
真心话:如果只为国籍赴加生子,可能血亏!
最后,给想赴加生子的姐妹3条建议!
1️⃣ 提前调研:选有中文服务的,避开“甩手掌柜”医生!
2️⃣ 心理建设:接受“没人围着你转”的医疗模式,学会自我监测!
你遇到过哪些产检坑?评论区一起吐槽!👇

作为一个二胎在加拿大生的“探险家”,我踩过的雷,绝不让你们再踩!全程大实话,开扒!👇
坑点1:免费医疗≠全免费!这些项目自费到肉疼!💸
你以为的免费:产检、生产、基础B超
实际要自费:
NT筛查/无创DNA:500−500−1000加币(国内医保能报!)
私立医院服务:想指定产科医生?加钱!
急诊等待:除非大出血,否则等4小时是常态!(国内挂急诊更快)
避坑指南:提前买补充医疗保险,覆盖基因检测和私立服务!
坑点2:佛系产检=心大?高风险妈妈慎入!⚠️
国内:频繁B超监控,孕酮低立马保胎
加拿大:
早期不查孕酮,医生名言:“自然淘汰,干预没用!”
B超仅2-3次,玻璃心妈妈焦虑到失眠!(尤其胎动异常时)
真实案例:我朋友因B超间隔长,差点错过胎儿生长受限!
避坑指南:自费加做B超,或选择华人医生(更懂中国妈妈焦虑)!
坑点3:沟通全靠自助!医生不会“追着”你!🗣️
国内:医生主动告知所有指标,甚至叮嘱饮食
加拿大:
报告异常?医生不打电话=没事!
想问细节?必须自己主动追问!(英文不好更崩溃)
吐槽:我有次尿蛋白偏高,医生轻飘飘一句“多喝水”,结果差点子痫前期!
避坑指南:每次产检前列问题清单,脸皮要厚!
坑点4:交通不便+冬季暴雪,产检像渡劫!❄️
住在郊区:去一次医院开车1小时,孕晚期颠到宫缩!
冬季产检:零下20℃暴雪天,摔一跤能吓出冷汗!
血泪经验:二胎我直接租市中心公寓,步行10分钟到医院!
坑点5:双国籍≠一劳永逸!后续麻烦超多!🛂
换证坑:中国旅行证每2年需更新,境外办理耗时耗钱!
教育坑:想用加拿大身份回国读国际学校?部分城市不认!
移民坑:父母想依亲移民?需满足收入要求+漫长排期!
真心话:如果只为国籍赴加生子,可能血亏!
最后,给想赴加生子的姐妹3条建议!
1️⃣ 提前调研:选有中文服务的,避开“甩手掌柜”医生!
2️⃣ 心理建设:接受“没人围着你转”的医疗模式,学会自我监测!
你遇到过哪些产检坑?评论区一起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