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修行人吧 关注:146贴子:980
  • 3回复贴,共1

中观妙法真诀:八不中道离诸戏论,不落有无两边见,即证般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法究竟是有还是无?"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求道者。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说:"若说有无法,即堕于有无;离于有无法,即得般若智。"
在南印度那烂陀寺的经阁里,藏着一卷玄妙的经文,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道出了超越有无两边、直证中道的奥秘。
这个故事,要从一位寻找般若真谛的年轻修行者说起。

那烂陀寺的藏经阁里,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名叫善护,正在专注地研读经文。案前的油灯在夜风中微微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面容。
"善护,你又熬夜看经了?"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善护抬头,看见戒明长老站在门口。
"是的,师父。"善护合上经卷,恭敬地说,"弟子最近在研习龙树菩萨的《中论》,但越读越觉得迷惑。"
戒明长老走近,在善护对面坐下:"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迷惑?"
"弟子读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这八不偈颂,心中充满疑问。既然诸法因缘生,为何又说不生不灭?若说诸法空寂,又如何解释因果轮回?弟子觉得自己好像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戒明长老抚须微笑:"你的困惑,正是许多修行人会遇到的。来,我给你讲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智光的修行者,他博览群经,精通因明论理。但他始终在有无、生灭等概念中徘徊,找不到真正的解脱之道。一天,他来到一位大德面前请教。"
"大德问他:'你说瓶子是有还是无?'智光说:'瓶子当然是有,我能看到它、触摸它。'大德又问:'那么瓶子打碎了,瓶子还有吗?'智光说:'碎了就没有瓶子了。'大德继续问:'既然瓶子会碎,说明它是无常的,那么现在的瓶子真的有固定的实体吗?'"
善护听得入神:"智光是怎么回答的?"
戒明长老说:"智光陷入了沉思。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有'与'无'的概念中打转,却忽略了更深层的真相。"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钟声。戒明长老说:"你看这钟声,能说它是有还是无吗?声音一响即逝,却又确实被我们听到。这就像你说的因果轮回,既不能说它实有,也不能说它全无。"
善护若有所思:"那龙树菩萨说的八不中道,是不是就在指引这个道理?"
"不错。"戒明长老说,"但这只是皮毛。中观的奥义远不止于此。传说龙树菩萨在南天竺时,曾遇到一位特殊的大德,为他揭示了更深的秘密。"
"是什么秘密?"善护急切地问。
戒明长老说:"这位大德通过一个特殊的方便法门,帮助龙树菩萨当下见性,最终促成了《中论》的撰写。这个法门,也正是八不中道的真实义。"
善护的眼睛亮了起来:"请师父开示这个法门!"
戒明长老站起身,走到窗前。月光如水,洒在他的身上。他说:"这个法门虽然简单,却能直指人心。当年那位大德是这样开示的..."

善护正要继续追问,突然看见戒明长老的神情变得异常庄重。
"善护,你方才说要了解中观妙法的真诀,可知这其中有个极其重要的关窍?"
"什么关窍?"
"八不中道离诸戏论,不落有无两边见,这既是法门的名称,也是修行的关键。"戒明长老的声音变得深邃,"你可知为什么说'即证般若智慧'?悟得这个,便能直入般若境界。"
善护心中一震:"请师父明示。"
戒明长老忽然站起身,走到经阁深处,从一个古旧的木箱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经帙。他轻轻展开,指着其中一段说:"你看这段偈语..."
就在这时,一阵清风吹过,经卷无故自动卷起。戒明长老微微一笑:"妙哉!连天意都在指引。善护,若要明白这般若真谛,得先参透一个极深的密义。"
"是什么密义?"善护急切地问。
戒明长老双目炯炯有神:"八不中道,离诸戏论,究竟蕴含何等玄机?这密义..."
善护定睛看去,那段偈语正是: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
不来亦不出,是说缘起法。"
戒明长老轻声说道:"这就是那位大德教给龙树菩萨的法门。你知道为什么说它能直指中道的真实义吗?"
善护仔细读着偈语,忽然有所领悟:"师父,我明白了!这偈语不仅道出了八不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缘起性空'的深义!"
"说说看。"戒明长老鼓励道。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3-22 08:37回复
    "以前我总是执着于要将一切法定性为有或无,现在我明白这正是落入两边见。就像月光,既不能说它是实有的,因为它依赖太阳的光芒;也不能说它是全无的,因为我们确实能见到它的光明。它是因缘和合的显现,超越有无两边。"
    戒明长老点头:"你已经触摸到了一点真实义。《中论》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个空,不是顽空断灭,而是显示诸法的缘起性。"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进一步开示:'般若波罗蜜是诸法实相,实相中无生无灭,无断无常,无一无异,无来无去,无有无无。'这就是告诉我们,八不中道不是否定现象界的存在,而是指出现象界的真实面目。"
    善护又问:"那为什么要专门强调'八不'?"
    "八不是针对众生的八种执着而说的。'不生不灭'是破除对存在的执着,'不常不断'是破除对时间的执着,'不一不异'是破除对关系的执着,'不来不出'是破除对空间的执着。当这些执着都放下时,般若智慧自然显现。"
    "就像月光映在水中,水中的月既不是实有的月亮,也不是虚无的幻影。它是缘起的显现,既不落有边,也不落无边。这就是中道的活泼展现。"
    善护豁然开朗:"我明白了!八不中道不是一种理论,而是直指我们的心性。当下放下一切执着,不落两边,般若智慧就在这里!"

    戒明长老欣慰地说:"不错!这就是龙树菩萨说的'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诸法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万事万物才能存在。如果执着诸法是实有的,反而会陷入矛盾。"
    这时,晨钟响起,东方泛起鱼肚白。善护看着窗外渐渐褪去的月光,心中豁然开朗。他终于明白,八不中道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直指本心的妙法。放下有无两边见,般若智慧自然显现。
    后来,善护将这个契悟写成偈语:
    "月落水空月不空,
    一轮明月耀心胸。
    不生不灭原无相,
    般若真空处处通。"
    这个故事在那烂陀寺广为流传,启发了无数修行者。正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八不中道的真谛,就在于帮助我们超越一切执着,直见本心。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3-22 08:37
    回复
      若“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因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那么,诸法如何从缘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3-22 13:57
      收起回复